美文网首页国学经典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国学文化经典
《社会心理学》---- 第二讲,社会心理学概述2

《社会心理学》---- 第二讲,社会心理学概述2

作者: 巨山寺 | 来源:发表于2020-09-13 21:17 被阅读0次

写在前面:心理学研究生课程正式启动,内心无比激动,同时也倍感压力之大。激动源于自己的喜好,压力来自于跨领域而对陌生事物的畏惧。于是决定每次课程结束之后,整理分析所学内容,并将自己的理解加以总结,写在这里。当作对自己的学习的跟踪与监督,在激励自己的同时,如果有感兴趣的简友,可以一起学习、探讨,共同进步。

授课老师:周洁

笔记摘抄与总结:巨山

光看周洁老师的学历(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员,北师大应用心理学学士,中科院心理所应用心理学博士,耶鲁大学心理系博士后),就知道是学霸。听了两讲课下来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周老师讲课生动有趣,虽然学术高高在上,但是特别能体会和理解到同学们的需求,讲到难点会马上切换到“人”能听懂的语言并举例加以解释,也恰恰是这一点无声地证明了周老师的专业高度,能听到这样的老师讲课,真是一种享受。我将老师的课件拆分开来,因为干活太多,自己又没有大片连续的时间,所以就干脆碎片化笔记。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 社会心理学的成长主线

胚胎期:1895年

– Triplette 第一个社会心理学实验室

– 研究介绍:他人在场时个人绩效的提升(骑自行车20%,在钓竿上绕线10%)

– 研究结论的局限性:结论简单(作业类型[智力测验]、环境、人际气氛等)

出生:1908年

– 标志:麦独孤《社会心理学绪论》(个体、本能说);罗斯《社会心理学》(群体、人际过程)

婴儿期:1924-1934年,开始引起关注

– F. Allport(科学社会心理学创始人):实验法与社会心理学

– 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Lapiere, 歧视态度与拒绝行为(华裔夫妻住店)

幼儿期:1935-1945年,现实的助推剂

– 目光转向社会层面:经济危机和战争

– Lewin:场论B=F(PE)

学龄期:1946-1969年

– 现实的混乱以及文化的交融使心理学家开始引入人际过程分析和文化研究

– 举例:权威服从行为的研究

青春期:1970-1980年

– 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反思和怀疑(外部效度,如群体行为的实验室引发)

成熟期:1980年后

– 研究问题广泛性(掌纹与心理特征和行为)、贴近现实性(恐怖主义研究、震后研究)、方法多样性

社会心理学的位置

学心理学的人最讨厌听到的话

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你们学这个是不是因为自己心理不太正常?

那你觉得我有心理疾病么?

你们这个应该不算理科吧,不是只要背背就行了吗?

听说你们老是拿活人做实验,这是真的吗?

你们毕业了是不是只能给精神病人看看病?

你们以后做心理咨询的就是一个“垃圾桶”吧?

那你会催眠吗?

我昨天晚上做了个梦,你能给我解释一下吗?

你们做心理咨询不就是聊聊天吗,怎么收那么多钱啊!

心理学不幸是由西方人创建的。结果,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了太多的变态心理和个性行为。如果心理学是由中国人创建的,那么,它一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英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彭迈克 Michael Bond)

社会心理学与人格心理学

相似点:关注个体或群体及其行为的原因

差异

– 内容:人格心理学,个体内部功能及个体

差异;社会心理学,环境等社会因素(不耐烦的女服务员)——研究视角的结合(加入测量并控制)

– 发展特点:人格心理学,形成较早、理论较多;社会心理学,形成较晚、精巧实验较多

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学

相似之处:研究社会现象;均需考虑社会情境的影响

差异:

✓内容:社会学,关注各种意识形态(社会阶级、结构、制度)与社会现象的关系;社会心理学,关注社会现象产生的个体心理过程——举例:集体行动

✓方法:社会学--文献分析和调查;社会心理学--实验法

推荐书目:《乌合之众》

为什么学习社会心理学

想通过社会心理学学到什么

清晰认识、理性分析

– 自己:为什么自己会在某方面比较擅长?为什么面对某种情境时我会做出那样的反应?

– 他人:应该怎样和内向的人交往?如何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 社会:为什么金钱和幸福感不总是成正比?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给百姓做了很多好事,但却得不到民众的认可?

– 人生:生活最需要的是什么?人生的价值在于哪里?

财富与幸福感

富裕国家的人更快乐么?

– 发达国家感到幸福的人们多于贫穷国家

– 但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的国家间财富和幸福感就没有关系了(中国的位置)

富有的人们更快乐么

– 贫穷的人一定不幸福;富有的人不一定幸福

– 中度财富状态的人幸福感最强(社会蓝皮书)

财富不是幸福感的源头

亲密关系与幸福感

和谐的社会关系使人健康

– 不同合群程度的人患感冒比率不同

友谊与幸福感

– 有5-6个知心朋友的人比没有知心朋友的人报告“非常幸福”的比例多60%

亲密关系与幸福感

婚姻与幸福感

– 相比未婚者(22%),已婚者幸福感更高(44%)

– 是否结婚与婚姻质量(已婚、未婚、同居、离异一次、离异二次)

亲密关系决定幸福感

辨清常识

– 社会心理学结论看似常识

事后聪明式偏见:当被告知结论时,人们会感到早已知道(美国二战士兵研究;911的灾难信号;股市;择偶标准:相似型与互补型;分离与爱情)

– 为什么社会心理学研究结论有时与常识相似

常识的双面正确性(与算命相似)

哪边的常识更正确

• 近水楼台先得月

• 男子汉大丈夫,宁折不屈

• 宰相肚里能撑船

• 人多力量大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 血浓于水

• 先下手为强

• 有备无患

• 礼轻情谊重

• 兔子不食窝边草

• 男子汉大丈夫,能伸能屈

• 有仇不报非君子

• 人多嘴杂

•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 亲兄弟明算账

• 三思而后行

• 船到桥头自然直

• 礼多人不怪

– 社会心理学比常识强在哪里

证明对的常识:由常识到科学的知识

辨别错的常识:放血与医治伤寒;小组讨论中场独立与场依存者态度的改变;在美国,女性律师会更多认同于律师群体还是女性群体?

事先诸葛亮:预测行为(态度和情绪对群体行为的预测,67%)

<上一讲          查看专题          下一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社会心理学》---- 第二讲,社会心理学概述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yt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