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流之名士王济

作者: 战国客 | 来源:发表于2016-10-19 09:44 被阅读220次

        王济,字武子,西晋太原人。此人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王浑,西晋开建以来的第五位司徒。因为父亲的关系,王济攀上高枝,娶了常山公主,做了皇室的乘龙快婿。他聪明睿智,风姿英爽,善骑射,通《庄》《易》,文武双全。他的名气,与姐夫和峤以及裴楷相当。二十岁的时候,起步就拜为中书郎,后来又拜为骁骑将军、侍中,可谓少年得志。他的前途,本该一片光明,但是终其一生,始终未能像父亲那样位列三公。

        王济生于富贵人家,从小便锦衣玉食,生活奢华。当时洛阳地价高涨,普通人家一年收入,也就够买步尺之地,王济豪爽,一出手就买了一大块儿,不是用来盖房住人,而是用作马埒,里面存满了金钱,时人称之为金沟。

        晋朝风气比较单调,名士清谈,富家斗钱,王济两样兼备。晋武帝的舅舅王恺富贵逼人,曾经与石崇斗富斗个难分难舍。他有一头牛,号称日行八百,赶得上千里马,称为“八百里驳”。王恺曾经靠这头牛,在跟石崇斗富的时候赢了一个回合,因此对此牛非常喜欢,让人在牛蹄牛角缀上莹石,夜晚看起来荧光闪闪,宛若牛魔王。

        王济去找王恺,愿意拿出一千万为赌注,跟王恺比赛射箭,输了,钱归王恺,赢了,牛归自己。王恺除了有钱,也有才,尤其箭术更是超群,于是答应了。王济先射,他搭箭引弓,一箭中的。他马上往胡床上一躺,大声喊左右,将牛心挖来。很快牛心便被呈上来了,王济大笑而去,王恺怅然若失。

        和峤为人,比较吝啬,与当时另一个吝啬鬼王戎有一拼。他家有一棵李树,味道绝美,他视若珍宝,就算武帝索要,他也只给几十个。有一天,和峤去上班,王济领着一帮人闯入和家,将树上的李子给吃了个精光,然后将大树砍倒,扬长而去。和峤如同被挖了心头肉,可是敢怒不敢言。

        王济如此盛气凌人,他对武帝的舅舅和姐夫都是如此,别人就更不用说。他出任河南尹,还没正式封拜,就鞭打官吏,结果此事被捅上朝廷,他被免官。武帝也渐渐对王济有了看法。

        让武帝更为生气的是,在齐王攸的问题上,王济跟老子王浑都站错了队。司马攸是武帝的亲弟弟,出继给了他们的伯父司马师。司马师死后,司马昭嗣位,一度打算将位子传给司马攸,因为羊祜等人的反对,才未能成行。但是司马攸曾经对武帝构成威胁,这一点武帝一直没忘。司马昭和妻子临死之前都一再嘱咐武帝,要他善待司马攸。在最初的几年,武帝一直对司马攸不错,但是他的太子是个白痴,而齐王攸则深得朝野的拥护,声望在当时,无人能出其上。武帝左右的人,贾充、王紞、荀勖等人都劝武帝,让齐王攸镇守地方,不要呆在朝廷了,否则会威胁到太子的地位。于是武帝便答应了。

        诏令一出,举朝哗然,很多大臣纷纷反对。王浑一再上书,要求留齐王辅政。而王济做得更绝,他一面不断上书,一面让妻子常山公主跟甄德的妻子长广公主跑到宫里去哭谏,哭得天昏地暗,如丧考妣,这让武帝非常恼火。他怒气冲冲地对侍中王戎说:“这是我的家事,王济跟甄德也太过分,天天让公主来哭,我还没死呢,哭什么哭!”

        武帝对王济渐生不满,他对和峤说:“我想先大骂王济一顿,然后再给他加官,不知可否?”

        和峤对王济的脾气很了解,说:“只怕王济不会屈服。”

        武帝把王济叫来,臭骂一顿,然后说:“现在你知道羞愧了吧!”

        如果王济赶紧跪下,叩头不已,连称死罪死罪,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该是封官了。但是王济没有这么做。他说:“尺布斗粟之谣,我经常为陛下觉得可耻。别人能让亲人疏远,而我却不能让亲人更亲密,所以我很惭愧。”

        尺布斗粟,这是西汉时候的故事,汉文帝贬黜他的亲弟弟淮南王刘长,结果刘长在流放的路上自杀了。时人编了歌谣讽刺汉文帝:一尺补,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弟兄二人不相容。认为是汉文帝故意逼死了弟弟。王济此言,正是此意。武帝被戳中心事,沉默不语。他本想羞辱王济,反被王济羞辱。当然,王济的仕途也就因此暗淡。

        王济四十六岁死去,最终未能因为父亲和跟皇室的关系坐上三公之位,这对出身高贵的他来说是遗憾的,但是对于他本人而言,似乎并不觉得可惜。因为在他的丧礼之上,名士齐集,这对于他来说是一种荣耀。名士孙楚善于学驴叫,王济生前很喜欢听。在丧礼上,孙楚来得迟,面对故友灵柩,他痛哭不已。哭过之后说:“你喜欢听我学驴叫,我就叫给你听。”然后在灵堂前扯长脖子,啊呜啊呜叫个不停,引得众人哄堂大笑。孙楚叫完了,看着王济的灵柩,又看看众人,说:“你们不死,却让王济死,老天真是瞎了眼!”

        如此,足矣!王济若泉下有知,可以含笑了。

相关文章

  • 魏晋风流之名士王济

    王济,字武子,西晋太原人。此人是一个典型的官二代,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王浑,西晋开建以来的第五位司徒。因为父亲...

  • 风度

    魏晋风度,在很多人看来,是一种真正的名士风范,所谓是真名士自风流,由正始才俊何晏、王弼到竹林名士嵇康、...

  • 魏晋风流名士茶

    且让我们就着这清风明月,摹想着魏晋名士们洒脱超俗的风范,饮这一盏香茶​​​ 1700多年前的一天,西晋文学家、大名...

  • 魏晋名士,风度,风流……

    说到魏晋,人人都会想到一个乱世,但是与其他时候不同,魏晋时代最出名的不是一群打打杀杀的英雄,反而是一群文雅的学士。...

  • 魏晋名士为何仙风道骨,原来是服用它的功劳

    当人们提及风骨时,时常会想到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说到魏晋名士就不得不提到“竹林七贤”。这七位大才子常常流连于竹林之...

  • 真名士自风流,乘风破浪的谢安,从隐居不仕到东山再起

    如果要谈风流名士,魏晋时期恐怕是涌现最多的。魏晋时期名士们的生活方式也称之为“魏晋风度”。这个词最早出现于鲁迅先生...

  • 真名士自风流

    真名士自风流 谈名士,说风流,总让人不禁想起魏晋时期常在一起畅饮清谈,抚琴咏诗的“竹林七贤”...

  • 王瑶

    魏晋名士的风流倜傥,一直以来都备受人尊崇,但是真正具有魏晋风度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王瑶在身边人的眼中,就是一个“魏...

  • 古体诗丨名士

    魏晋之际,名士风流,其中轶事,流传者甚多。论其时之风尚,美姿容,好清谈,言语狂放之,行为怪诞之。虽杂以鱼目,然博学...

  • 2016.4.19 《美的沉思》

    唯美的时代—魏晋名士风流 面对生命的变灭,流行于魏晋名士间的虚无放诞,便对汉代群体生活架构起的伦理产生了彻底的怀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魏晋风流之名士王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fx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