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家带娃,有很多感悟,不管对于娃,还是对于我自己,都有新的发现。
四个月的孩子,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在极度安静且保持温度恒定的室内,很难把他哄睡着,在吵闹的街头,却能在母亲的臂弯里一晃一晃沉沉的睡去。
幸福的时刻很多,但仍然无法掩盖其中的艰难。
前几天,总觉得自己的心躁动不安,带孩子时三心二意,容易发怒,没有耐心,内心觉得自己被孩子捆绑住了,缚手缚脚的无法动弹,这种感觉让我非常难受,好像失去了自由,整个人躁郁不安,腰酸腿疼,全身无力。
后来,我慢慢想着这件事,突然我发现,自己并不是太劳累,而是太孤独!
孤独,所以抑郁;孤独,所以渴望躁动;孤独,所以无力!
四个月的孩子,无法用语言去沟通,他会的只是哭、笑、吃、拉,是纯粹的需求,无法给予,每当你无法及时给予的时候,他就会哭闹,会生病。
当你一直在给予的时候,没有任何得到,你便会生病,心会生病。
当我生活在这种纯粹的付出的环境中,没有人陪伴,也没有家人可以有效的沟通时,我就会陷入深深的孤独,好像这个世界仅仅只有我,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丁点瓜葛。
有开心的事想分享时,身边没有人,只有一个四个月的婴儿,他不懂大人的快乐,于是只好等着,等有人能听我说话的时候,那股高兴的劲儿早已过去,没了当时的心境,便无法复制当时的快乐。
快乐与难过一样,没办法分享的时候,便格外难受,难怪心理学家说:人活的是关系,没有关系,人就没办法活着。
我的理解是,人需要活在关系中,如果没有关系的存在,人就没法活着,至少无法正常的活着。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好多年,如果没有那个名叫星期五的小动物,他或许也撑不住那么久。
和久违的好朋友微信聊聊天,了解一下彼此的近况,去一家早就渴慕的餐馆吃一点可口的点心,去超市逛逛新鲜的物品,去阳光下树荫下走走看看,心情就能开朗很多,虽然仍然带着孩子,却不那么郁燥了。
我知道,这不是孩子导致的问题,这是我自己无法适应目前的处境,孩子什么也没错,我自己也没错,只是需要想点办法改善一下,否则不但对自己不利,也无法带好孩子。
于是上面那些小办法,就成了我的拿手活儿,在不影响带孩子的情况下,去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小事情,或者写点东西,让心中的情怀泼洒在文字里,都是不错的办法。
我会继续努力,在对孩子付出的时候,给自己一些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