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志”和“决定论”

作者: 牛粪茶壶 | 来源:发表于2018-04-24 22:00 被阅读32次

生命很难用物理和人文理论解释,它是DNA经历了无数混沌过程后形成的有序性,机械(数学)物理具有确定性的推理方式,在遇到非线性变化或复杂系统之后(不是量子的不可预测,而是类似蝴蝶效应的非线性不可预测),它便无法运作。物理学告诉我们,世界会走向无序(熵值单增加),但生命的进化走向了熵值减少,走向了更有序,细胞、DNA都有稳定的性状,而且能自我复制,这个发展轨迹很诡异,甚至是跳跃性凭空出现的。

(熵律:宇宙万物从一定的价值与结构开始,不可挽回地向混乱和荒废发展。出自《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第4页,熵律适用于孤立封闭系统的一切过程,小到一个生命体,大到整个宇宙。与熵律相对应的有赫尔姆霍茨的宇宙观:密集能源的大爆炸形成银河系、星体,它们将沿着熵律的方向,走向永恒的死亡与平衡。又有生命的再解释:生命体以秩序和活力出现,以衰亡结束:生命体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与能量的实质是为了减缓内部熵值的增加)

人的进化好像凭空出现,那人的生活如何?某些层面看,人像木偶,上层生命给你的东西是道德,下层生命给你的东西是欲望,人夹在二者中间如同被两根线牵着。人生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自由意志(Free will)指能在各种可能的方案中,进行选择,决定行动的能力),是否是命中注定(决定论)?有些哲学家认为没有自由意志,它受欲望、必需品、外在(内在)力量蔑视等影响,也有哲学家试图调和自由意志和决定论,认为二者可以相容。

如果人类没有自由意志,人们会产生恐惧,似乎一切都被决定,没有未来。但物理学知识告诉我们,一切现象背后都有规律,因果关系是被限定的,这就是“决定论”的物理解释。但现代物理不能解释一切,比如超自然现象等,以波粒二象性为例,光波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至今没有明确认知。量子力学理论中的“薛定谔的猫”处在“生死叠加状态”,使微观不确定原理变成宏观不确定原理,违背了逻辑思维,就能看出物理定律的局限。

看来传统物理、生物和人文无法对超出现实知识储备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于是量子力学延伸出“平行宇宙”理论(按照波的概率,会出现很多平行宇宙),试图超越三维空间,在未知领域进行解释。存在即合理,再小的概率都有存在可能,那按照概率出现的任何现象都是合理的,人生有很多选择(概率),看到的随机现象只是进入了不同的平行宇宙而已。比如很懒和很勤奋的你同时存在,只是在你通过个人意志选择更好的平行世界,这时物理规则并没有限制人们选择一条道路,在这种情境下人的自由意志发挥了作用。

我们一直渴望超时空的体验(知识),时间概念是物理理论没有证实的,时间是因果?因果是认知世界的一种方法而已,那先有因还是先有果?什么又是先后?在时间维度,我们只能看到历史,看不到未来。如果一个注定的结果就在那里,我们为了懂这个过程和结果,需要从头看到尾。看电影也是,如果电影被剪辑的七零八落,我们是看不懂的,虽然它的因果都包含在电影里面,因果顺序的认知要求我们必须顺着来看。物理底层实验并没正面时间的单向性,它可以多维度解释现象,只是人的局限性习惯了顺序而已。

带着这种认知,我们看人生,未来是否注定?现在我们关注的事情,对未来有一定意义,目的已经在未来体现了,整个过程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目的服务的,注定会出现符合规律的后果。在行进过程中,会出现偶然性(多个平行宇宙),从当下看未来,我们努力进入最好的宇宙,降低其它宇宙的概率。回望过去也同样如此,我们有很多过去,只是忽略了或记住了一个而已,这个多维的世界中,在三维世界里很多东西是命中注定的,在高维空间中会产生出各种变化,比如思维领域中的各种假设。

我们私下讨论时,群友虎三曾提出:“人的精神世界有吸附性,它会局限在时空中,所以感情因素来源于特定的时空。可是精神世界又有延展性,自动补足机制,这就是我说的超时空。所以人有想象力,它把未来时空展现出来(虚拟时空),所以有期望,所以会期待会爱上一个陌生人。当时空变换成为个人世界的一部分或者构建元素后,它会形成特有的感情,这些感情会随着构建体的优化而加固,也会随着坍塌而消逝。”

人的精神确实很神奇,它可以主观建构一些东西,甚至一些不存在的东西,虚幻各种角色,甚至能超时空体验,能瞬间回味几十年前的历史,跨越最远的距离。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个决定关系存在,但不能解释意识产生的根源,情感、意志、超验、第六感等神秘现象的出现,意味着或许真有更高维度存在,在那里才有真正的自由意志。三维空间里很难自由,如果人体每个细胞都很自由的情况下,人就瓦解了,但意识领域无禁忌,可以天马行空,来去自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牛粪茶壶:虎三:@二进制诱惑

    一段关系,始于幻想(基于个人当前时空的状态所幻想的时空状态),经过碰撞,终于和谐(时空需求协调),留下回忆(基于构建体的感受)

    因为精神世界是超时空的,所以有虚拟时空,就是说无限种时空可能性。可是现实只有一个时空。个人时空的塑造,会不断根据现实时空调整,拓展调整和崩塌。人的想象空间来源于超时空,因为个人时空是现实时空的映射,所以个人时空可以被自己篡改掉,修正掉。

    感情,感受而有情。情感是精神世界特有的,它的基本元素有喜怒哀乐,最单纯的情绪。它依附于个人时空的特定时空,就是说只有特定范围内它才存在。人在回忆中旅行,情绪会不断变化。人在未来(后时间的时空,虚拟时空,又叫幻想时空中),也会有情绪,比如期待,比如恐惧,比如沮丧。当离开这个特定范围,情绪不复存在。。。
    牛粪茶壶:鹤舞乱青天:在农村,精神病的幻想大多是各种精怪,黄大仙啊,观音菩萨啊,玉皇大帝啊等等。在城市,精神病的幻想就变得多种多样,外星人,未来人,机器人等等。所以我认为人的意识会被自身认知局限。意识无法想象出认知以外的东西。

    至于决定论,用薛定谔的猫解释我感觉很合适。把未来看成无数装猫的盒子,未来的不可预测性是因为叠加态太多,择一从之,其余状态坍塌。

    关系,把感情加上去,就没有了客观性。那么我们之前讨论的那套,空间融合剥离的看法就很贴切,自身感情是种带缺覆盖,这种缺失有时候缓慢进行,就像朋友渐渐疏离,有时候直接进行就像失恋。随时间轴不断进行,不断覆盖,这就好比一张圆形的纸不断叠加,呈现圆柱形,经历越多,圆柱越高,但是漏洞和缺失依旧存在,只不过生命太厚,看不透了,生命太重感觉不到了,即使不断翻阅也难历久弥新。
    牛粪茶壶:@牛粪茶壶 虎三:所以目前的结论是,没有强关系。关系需要不停碰撞不停维系,否则就只有停滞(随着个人世界的不断演变,这个构建体每时每刻也都会变化,或许会变深刻,或许会消逝)。好的关系,是在共同经历中彼此构建(满足对方最需要的构建体,留下印迹)。所以陪伴成长式的价值关系才有生命力。

    最深刻的爱情,一定是在彼此交往中极度快乐(深度交融),而在分手时撕裂式坍塌(就是深度构建体还在然而缺失了所有的脉络)。这种坍塌是扭曲个人世界的已有构建体而不是摧毁,所以人才会极度痛苦。这种扭曲以各种方式。所以恋爱的人,在最后如果没在一起,一定给对方一个好的笑脸。另外加一句,当人自己逐渐意识到,有些残缺是自己已经努力构建过达到的极致时,会慢慢接受并且欣赏。这就是成熟的标志,或者说意识残缺式完美了。
    所以,陪伴成长+断臂的维纳斯,就是在关系层面的一个最优选择。
    牛粪茶壶:在物理无法解释的领域,从平行宇宙和高纬空间解释,很多现象就有点门路。在三维空间,我们受时空限制。在高维时空或超验领域,只能意识发挥作用。

    虎三
    这个是无法用经验直接揣摩的,只能去假设推测检验,这个太难去直观感受了。
    牛粪茶壶
    决定论我没仔细研究,人有自由选择的能力,但有时候我们选择的动机来自外在,有时候是被动选择;即便主动选择,也会被机会,趋势,社会,各种因素影响,真正自我选择,并且做到的比较少。人的未来到底被决定多一些,还是主观努力改变多一些,偶然多一些,还是必然多一些,可以私下研究研究。

    虎三
    嗯 一种是意识在主导,一种是非本体意识在主导。个人世界(时空)既然存在,应该也会有一个融合时空。但是这个融合时空究竟只局限于现实时空,还是说意识层面的虚拟时空也可以融合,就不知道了。或者叫共同时空,这里有碰撞,个体和个体间不断交融,谁起了主导,谁不是主导,就是决定论的来源。

本文标题:“自由意志”和“决定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tts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