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388444/f3e33cb363fd9db3.jpg)
无论是中国的教育家魏书生,还是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都指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一个真正的人,应该是集“德智体美劳”于一身的。而我却遗憾地发现,我家俩小子并没有养成热爱劳动的美德。
在学校,老师会为每个同学安排值日,每个人都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便好。我想,对于值日这件事,许多同学都是被迫完成任务吧,如果改为自愿劳动,恐怕没几个孩子会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吧。在家里,能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反正我家俩娃子基本属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型的,这让我多少有点忧心。
平时买菜做饭的事儿基本包在婆婆身上,刷锅洗碗拖地的活儿大都由我“大包大揽”,洗衣服都是洗衣机的事儿,茶几上的物品摆放基本就是杂乱无章的代表,俩儿子对于家务活儿是没有概念的。后来,我开始把拖地的任务往爷儿仨身上推,“你们爷儿仨分工,谁拖客厅?谁拖卧室?谁负责厨房餐厅?选吧。”这爷儿仨眼里没活儿,安排一次拖一次,我也只好勉为其难,每次提醒!
婆婆惦记老家已久,一放暑假,我便给婆婆放了假,让她回了老家。婆婆做饭的手艺一流,我是赶不上其万一的,用我家大宝的话来说,跟着我三天可以饿九顿,虽说有那么一丢丢夸张吧,但也基本属实。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婆婆一走,正好给了我使唤两个儿子的机会。如果婆婆在家,场景一定是这样的:他们能刷干净?再把碗打碎了;你看看,让他们刷碗不够浪费水的……
“吃完饭把自己的碗放到水池里去。”一开始,我只是从最简单的要求提起,把碗放水池太简单了,两个小家伙很乐意照做。头几天,每顿饭都需要我提醒,一句“放碗”,或一个眼神、手势,俩儿子便心领神会,立马捧着碗放水池。
把碗放水池这样简单的小事儿已经养成习惯,是时候加码了。“从今天开始,自己的碗筷自己刷。”我提出新的要求。“什么?还得刷呀?”大宝有点不大乐意,这家伙最是眼高手低,大懒蛋。不过只刷自己的碗筷也不是多大的活儿,大宝还是照做了,小宝倒是爽快,屁颠屁颠搬个小板凳刷了自己的碗筷(虽然刷的不是太干净)。
下午,去外面办事,回来时正好碰上阵雨,把我淋了个落汤鸡。一进家门,我抱怨道:“哎呀,早不下晚不下,偏偏这会儿下,看给我淋的。”“妈妈,你这都湿透了呀。我去给你做杯奶茶暖暖吧。”大宝突然体贴起来。虽然我知道这家伙肯定自己想喝奶茶了,但有这句话我还是蛮高兴的。于是,我去洗个热水澡,大宝去厨房做奶茶。等我出来,奶茶已经做好,大宝刷了三个杯子,我们娘儿仨一人一杯,嘿~别说,味道真不错!我走进厨房一看,哇,大宝收拾得干干净净,茶叶和白砂糖已放回原位儿,锅碗漏勺都已刷好放规矩,我忍不住夸赞道:“哇,收拾得这么干净?好棒。”依着以前的经验,大宝做完奶茶的厨房一定是杯盘狼藉,因为这事儿,婆婆没少跟大宝置气。看来这几天对大宝的“使唤”还是效果显著的!
引导孩子做家务这件事,我做得并不好,哪位高人有好的建议可以告知一二,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