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书评和书目、影评与剧目跟着张文质写作
艺术和生命的哀悼——《人琴俱亡》教学随笔

艺术和生命的哀悼——《人琴俱亡》教学随笔

作者: 小苹果树 | 来源:发表于2020-05-30 08:34 被阅读0次
砚池初夏

今天上《人琴俱亡》的阅读课。在疏通文意以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王子猷哀悼自己的兄弟逝世,为什么要“取琴弹”?学生们只是回答,因为他的兄弟王子敬喜欢弹琴。我追问到,是怎样喜欢的,在文中有哪些语句?“素好琴”,是一向喜欢弹琴。

选择逝者生前最喜欢的事来做,这是哀悼逝者的一种方式。比如相声表演艺术家侯宝林举行葬礼的时候,播放的除了哀乐之外,还有侯老的相声录音。这种方式除了表达对于逝者的悼念,还表达出了什么感情?弹琴思人,睹物思人,弹奏起子敬的琴,浮现在子猷脑海中的是子猷子敬兄弟在一起抚琴谈笑的情景。斯人已逝,琴却还在。但是,“弦既不调”,不过,子猷弹琴,子敬的琴是喑哑的,怎么回事啊,子敬,你的人走了,你的琴居然这么忠于主人,殉情而去啊!兄弟啊,这个世界留下了我一人!这时候,子猷心中的悲情再也无法抑制,奔流而出。“恸绝良久。月余亦卒。”是的,这是兄弟深情,这是生命的悼念。

小结一下,王子猷悼念其兄弟,第一次是艺术的哀悼,是美的哀悼,第二次,是生命的哀悼,是至情的表达。

“玄心、洞见、妙赏和深情”,冯友兰先生在论魏晋风流的时候,列举出了四个关键词。从这一篇伤逝的短文,我读出了一种深情,对于艺术,对于生活,对于生命的深情。当我和学生们在阅读中看到了这一种深情,我又觉察出了一种惊心动魄的美。

在拓展阅读中,我引用了王戎的一段名言来小结本课。王戎丧儿万子,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简曰:“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相关文章

  • 艺术和生命的哀悼——《人琴俱亡》教学随笔

    今天上《人琴俱亡》的阅读课。在疏通文意以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王子猷哀悼自己的兄弟逝世,为什么要“取琴弹”?学生们...

  • 人琴俱亡

    人琴俱亡 【释义】比喻对知己、亲友去世的悼念之情。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

  • 生命 (哀悼)

    生命是流烛,短暂的一生,换来瞬间耀目的辉煌,和灰烬湮灭后的沉寂。 心里冲斥着浓浓的忧伤,有什么想要...

  • 走在微处停一停——《人琴俱亡》教学偶得

    在教学《人琴俱亡》的时候,有一句“取子敬琴弹”。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有的将此句里的“取”解释为“取下”,有的解...

  • 全国哀悼

    向失去的生命哀悼

  • 教与学的概念

    教学活动是一项生命艺术,用教学的方法让不同的生命个体在课堂上产生有效的沟通。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日...

  • 提升

    说到“提升”教学随笔,也就是策略和坚持这两个方面,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最近,每周都要写教学随笔,...

  • 哀悼

    哀悼指我们深深地和过往未满足的需要进行连接,借此重新去连接这些需要的能量。 生命与哀悼的需要断裂的...

  • 教学随笔和教学评论

    平时我比较喜欢写教学随笔,因为他很随意往往从某一个感悟出发。今天看到了这本书当中有这两者的评论,我觉得对自己的随笔...

  • 【14】课堂教学:教师课堂教学是贯彻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

    一、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一种技术加艺术,那么这种技术和艺术主要表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术和生命的哀悼——《人琴俱亡》教学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xqc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