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格物致知”,我也曾对自己的小伙伴们说:“要善于格物,把格物当作一种学习方式。”既然我这样说了,那么就以身作则,就从格物的角度来谈两点学习方面的自我认知。
首先我们格“热力学第二定律”吧。学文科的可能不知道这个定律,学理科的应该知道,如果学理科的不知道,那么当年一定没有好好学习。凡事当年学过的知识都是有用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为我所用,不是所学的物理知识就用在研究物理上,也不是所学的化学知识就用在研究化学上。同样的,不是所学的哲学知识就用在研究哲学上,也不是所学的历史知识就用在研究历史上。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转换或拓展,这样你就会获得新的认知,这也是格物的一个方式或途径。我就曾经通过格计算机的CP∪,为我小伙伴设计他的事业未来组织发展架构,这也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
那么"热力学第二定律”是什么?这个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个定律,克劳修斯表述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开尔文表述为: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换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熵增原理:不可逆热力过程中熵的微增量总是大于零。在自然过程中,一个孤立系统的总混乱度(即“熵”)不会减小。读了这些定义还不明白的话,那么我就说一句大白话,这就是说:对于一个孤立的系统,不持续输入能量都是死路一条。比如,如果一个炉子里不添加柴火、一个人不吃饭、一块绿洲没有雨水,那么这些孤立的系统会逐渐坍塌,最后变成了一种稳定的低活跃状态,即灰烬、死亡、沙漠。因为所有系统都有一种自毁趋势,往“熄灭”或者“圆寂”方向发展,这个趋势就叫“熵增”。为了维持系统,需要持续输入的能量,这股能量我们就叫“负熵流”,柴火、食物、雨水都是负熵流。阳光对于地球来说也是负熵流,如果太阳熄灭了,地球也完了,因为负熵源没了,地球生态系统也就自毁了。你不吃饭,你就废了,因为饭就是你的能量输入,是你的“负熵流”。同样的,知识的获得也是你认知系统的负熵流,如果没有持续地学习和思考,你的认知系统就不能迭代更新,最后不仅仅是止步不前、固步自封,而是落后于时代发展,并不断做出错误的选择或决定。在这里,专用名词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领会这种“变low的趋势”。我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其实,前半句说的是趋势,后半句说的是一种“非常态”。当我们跟趋势较劲的时候,需要额外添加志意力和精力才行。为什么你看抖音不知不觉一小时就过去了?为什么背一段英语小短文一个小时就跟受酷刑似的?这就是因为前者是顺应变low的趋势,后者却是“逆趋势”的,逆趋势的时候,你基本上都会感到不舒服。
这种持续输入的能量,还有另一种状态,叫信息,一个系统里不能持续输入信息,也会变成灰烬。如果一个人不再能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不再去接受新挑战,以为自己懂了或者以为自己懂不了,不再持续学习和改进,依赖已有的知识存量,那么终会像炉子里的火焰一样,最后熄灭成灰,也就是自毁前程。所以,一个人要想有个好前程,就要走上坡路,要敢于面对外部的挑战,要去学习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只有持续输入的系统或者个人才在世间有活路。通过格“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知道“为什么要持续不断地学习”的道理所在。
第二个我要格的是“涌现”效应。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会使用抽水马桶,在冲水的时候你会看到出现一个漩涡,单个水分子是没有漩涡这个属性的,但是聚集在一起,在一定的条件下就有了。这种漩涡现象在桥下的河流中、飞流的瀑布下面也会出现,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涌现”效应。上世纪90年代,在“复杂适应系统”(即CAS)研究的基础上,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霍兰完成了《涌现一一从混沌到有序》一书,书中将“涌现”作为一门跨学科、具有普适性的科学理论进行初步系统论述。霍兰认为涌现是普遍现象,发生于很多看似不相关的学科领域,比如种子生长、受精卵发育、蚁群活动、神经网络活动、棋类搏弈、因特网运行、全球经济系统运行等都具有涌现特征,都展现出系统性和“简单生成复杂”。我们举蚁群活动这个例子。一只蚂蚁,它没什么脑子,没有欲望,没有计划,但如果是很多蚂蚁聚集在一起,它们就变得相当聪明了。一个蚁群可以组成一个复杂的结构,你看一看蚂蚁洞穴就知道了,它们分工协作,有的负责真菌农场,有的会照料“牲畜”,还有的会发动战争。我们不禁想问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什么都不懂、没有脑子的笨蚂蚁聚集在一起后却能做出如此聪明且分工明确的事呢?这就是典型的涌现现象,个体的群集出现一个集体特征,而每一个个体却没有。霍兰说:“ 涌现现象是以相互作用为中心的,它比单个行为的简单累加要复杂得多。” 涌现性告诉我们一旦把系统整体分解成为它的组成部分,这些特性就不复存在了。系统科学把这种整体才具有,孤立部分及其总合不具有的性质称为整体涌现性,涌现性就是组成成分按照系统结构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而激发出来,是一种组分之间的相干效应,即结构效应。
通过了解涌现效应,我们在学习上会得到什么认知呢?王国维曾经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在学习上,突然有了“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的突破性进展,那是因为他的突破是在他的积累上“涌现”出来的,是规模的产物。知识越多,涌现效应越明显。
我经常对自己的属下说,每天挤出一点时间读书吧,哪怕半个小时也行。我们每天强迫自己看几页书,开卷有益,只要坐在书桌前能够翻开书,学习的问题就解决了90%。实际上说是看几页,一旦坐在书桌前打开了书,一二十页也就读下来了,坚持每天读,用不了多少天,一本书就读完了,然后有了读书的兴趣,一本又一本,你获得的知识点不断累积,在累积之中,有的知识点就会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在不断地迭代之中,形成了自己的知识树,构架起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比如,我想写宋词,那么我就去读宋词,读了一万多首宋词,发现真正好的词没有多少,从中选出自己认为可以深度研究和学习的一千八百多宋词,并给它们从高到低一一打分,在这个累积学习宋词的过程中,掌握了宋词的特点和要求,并不断自己动手去写,写出来的词也多少带些宋代人的味道来。这也是“涌现”学习法,用哲学的术语说,就是量变到一定程度会达到质变,因为你将一首一首单个的词用某种规则或特性串联起来,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宋词这个文学形式的认知,并将这些认知运用到写词这个实践之中。在学习中,没有一定量的积累,哪里会有什么认知的提升?这世上,任何知识的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如果有捷径,那么它也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今天我在这里示范一下格物,其实,获得认知,除了读书,还有格物,格物也能致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