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遇见美文兰溪作协(文学会)历史阅读
青春记忆——我编的校报第三十二期

青春记忆——我编的校报第三十二期

作者: 东方一任 | 来源:发表于2024-03-21 12:5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作为一名编辑,阅读时,除了分析来稿的意义,还要辩味它的价值之处何在?不懂得人家作品好在哪里,自己怎能写出好的作品来呢?并且,好坏都看不出,还怎能修改投来的稿件呢?所以,在审稿的时候要分析稿件。这篇稿件的主题如何,用词、用句如何,等等等等。

    本期报纸一版“唯实”栏目的《大兴勤奋学习之风》写得很有水平,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惜笔名杨禾不知道真名是谁了。读到勤奋学习,我想到宋濂冒雪访师的故事。说的是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1310—1381)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文章写得漂亮,被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而广为人知。宋濂非常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喜欢刨根问底。一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闻人梦吉(1293—1362)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由于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大家!

    二版钱煦老师的《咬文嚼字刻不容缓》一文指出的错误,也是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如今却‘物事人非’,更是黯然神伤。”“事”显系“是”之误。“物是人非”这个常用成语中,“是”和“非”是一对反义动词,“物”和“人”是两个相对的名词,“物是”“人非”两个主谓词组对举,有力地表达了人们面对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的沧桑感。

    三版头条《落泪是金》的作者是吕晓懿,我们在1997年夏天就认识了,当时她是大学生中的优秀志愿者,我是作为新闻报道老师去的。她说的普通话带有盱眙口音,电影的“影”总是说第四声。《落泪是金》选题重大,聚焦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导向是提倡贫困生自立自强。吕晓懿的资料在网上找不到,只了解她刚毕业时在盱眙中学做教师,后来成了著名作家徐则臣的夫人。真希望她有时间到母校来能够联系我。窃以为,这里有她的青春,也见证了她青春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这所学校无时无刻不在给她影响,让她变成更好的自己。

    三版李湛渠教授的《切莫轻议“立言”》读后获益很大。古人将“立言”与“立德”“立功”并列,称为“三不朽”,可见“立言”之重要。

    我编的第32期报纸,时间定格在1999年1月5日,1999年第1期,校报出版总期数达到156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春记忆——我编的校报第三十二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abf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