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洞见·历史生活整理兰溪作协(文学会)历史
阅读散文——我编的校报第三十一期

阅读散文——我编的校报第三十一期

作者: 东方一任 | 来源:发表于2024-03-06 05:26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期报纸最突出的特点是一版出标题,二版出内容。对于《跨越》这样回顾学校二十年发展历程的长篇通讯这样特别重要的内容,因为长,一版不可能排上,就采取这样的处理方法,当时反响很好。

三版有一条不起眼的消息“胡健散文集出版”。中文系胡健教授的第一本散文集《船票与客船》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胡健老师,出生于行医世家,在极左的年月里因海外关系而常遭冷眼看待。也正是这种海外关系让他在幼小之时就受到西方文化的需染。中学毕业后,胡老师进了一家小厂当工人,业余时间搞点创作,17岁时就在大报上发表诗作,还出版过唱片。尽管他身为工人,并且被认为是“可以教育好的对象”,尽管他有才华,可是还是一次次被剥夺了上学的权利。但是,他却从文学中找到了心灵的慰籍。或许因为运气,他被调到地区创作室任创作员。后来他考入淮阴师专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于北山、周本淳、萧兵等大师对他影响极大,帮助极大。

我因工作关系,与胡健老师交往较多。胡老师人很坦陈,学识渊博,你向他约稿,多数时候答应非常爽快,而且按时交稿,不需怎么修改。1998年9月25日,校报第四版整版发表他写的长诗《长江:1998》,他私下和我说,你是否读出了音乐的感觉。该诗想象丰富,大气磅礴,一气呵成,有一种史诗的感觉,当年赢得全省高校校报好新闻评比一等奖。

有几次,我们吃过晚饭一同走回交通路71号,聊天让我更多的了解胡老师的日常生活。他和我说过,领导讲话说难写也难写,说简单也简单,关键看你怎么写,在照抄上面讲话内容的同时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要有一点新意,真是精辟。原来胡老师不仅美学研究好,散文写得好,对如何写好领导讲话稿也有他的心得。有一次,他讲到了他八十四岁、卧床不起的父亲,亲口对他讲:“遇到大好时代,我不想死,我还想活”。

胡老师以美学见长,业余喜欢创作。他的散文实实在在,是他思想情绪、生命感悟、情感律动的真实纪录。他那较为丰富的人生经历,对生活的热爱,特别是他对古今中外美学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吸收,在他的散文里呈现出与一版散文作者不同的色彩。他以极大的热情拥抱生活,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寻找灵感的触发点。读他的散文,你会看到大师的风采,会有一种美的享受。通过他的散文,我们更加了解周本淳、于北山、萧兵、闵抗生等教授的风采;通过他的散文,我们更加了解淮安的历史文化,淮安的美食文化;读他的散文,一遍是不够的,要反复读,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我编的第31期报纸,时间定格在1998年12月17日,1998年第12期,校报出版总期数达到155期。

相关文章

  • 新朋友

    “威廉………”“到…………”“威廉,可以嘛!学院报第一期,你就发表了一篇散文,才子’啊!”通讯员张先瑞拿着学院的报...

  • 早起05:00

    完成校报的明星老师简介 打卡英语,薄荷阅读和番茄英语,地铁完成

  • “梁山泊”一词,为什么在林冲的故事里才出现?

    (2009年《新水浒传》林冲剧照) 我读《水浒》,第三十一篇。 以前在大学我当过校报记者。我其实很不喜欢一种新闻报...

  • 致谢校报

    致谢校报 文/愚牛侠 我是无意间与校报《陕西师大报》结识的,...

  • 重返简书

    我是在2017年12月16时注册简书的,当时只上了三篇散文,只因校报编辑的催稿,出于无奈,只好以简书的形式发稿...

  • 最好的时光

    这篇文章写于2011年,应校报编辑室老师邀约所写,校报创刊400期,刚好昨天写了关于校报的事,特意翻出来回味。 台...

  • 我校校报在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获佳绩

    江中新闻网讯(记者 张安然)近期,2016年度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江西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校报取得优异...

  • 林清玄:孩子,你要和时间赛跑

    用经典作品滋养孩子的心灵,让阅读为孩子的成长添色。 今日小编与大家分享散文大师林清玄的三篇散文作品,它们有的关于时...

  • 再见,我的校报,我的青春。

    文|千若鸢 来不及挥手,便要与你说再见离别的话语咽在喉中,再也说不出口未曾想过分别的今日,是如此快的到来。再见,我...

  • 校报杂记

    将近两年以前,我加入到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组织——校报编辑部,当年是个空有理想却对工作流程一窍不通的懵懂少年,如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散文——我编的校报第三十一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iqj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