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不是那么简单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忘忧社
跟不懂教育的人谈教育,很累! (《教育,不是那么简单》之社会

跟不懂教育的人谈教育,很累! (《教育,不是那么简单》之社会

作者: 探索前行 | 来源:发表于2018-10-27 05:42 被阅读2次

对于教育的基本常识,应该来说,是每个人都要知道一点的,因为每个家庭都有小孩,每个小孩都需要教育。因为每个小孩从爸爸妈妈开始播种造人的那一天,就已经开始接受了教育。不管那个教育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也不管那个教育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总而言之,“教育”无处不在!

只是遗憾的是,一部分人不愿意接受教育,也不愿意对教育去探索和研究。即或是有的家长愿意接受教育,也愿意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之中去,却又有一些迷迷糊糊,却又有一些盲目和武断。

好象都片面的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教育就是学校老师的事。好象都片面的认为,家长仅仅只是家长,却不知道爸爸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就拿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给小孩断奶的小问题,许多家长都各持己见。

有的说,一岁左右的时候,断奶最好。

有的说,现在社会上的奶粉质量令人担忧,还是妈妈的奶水最为安全,那么就让孩子吃到三岁左右吧。

有的说,他好不容易才得一个儿子,连吃一点奶水的要求都不能满足,那还象话吗?所以他的儿子就是要让他吃到他不想吃为止!什么叫不想吃为止啊,其实奶水已经早就没有了,只剩下一个空袋而已。我曾经见过一个小孩因为吃奶,吸了半天都没有得到奶水吃而大哭不止,妈妈无可奈何,爸爸也无计可施。

有的说,她哪有那个时间啊,她要尽早让孩子断奶,她要出去打工挣钱养家啊,所以她的孩子才半岁的时候就已经断奶了。把孩子丢给爷爷和奶奶带,有什么就吃什么吧。

呵呵,只是一个断奶的小问题哦,就有这么多的观点,而且可能还不只这些观点呢。但是有谁能够做出一个准确的判断,得出一个准确的结论,究竟是哪一种断奶的时间是正确的呢?

也许从专家的角度来说,六个月到一岁左右断奶比较好一点。医院产房的宣传标语是:纯母乳喂养六个月。那些让孩子吃到三岁左右,或者是吃到不想吃为止,你能说他有错吗?不能啊,他有什么错呢,只是不科学而已。有经验的妈妈都知道,奶水到了后期是没有多少营养的,即或是有营养,也远远跟不上孩子成长的营养需要啊。

就是这么一个小问题,无论你是什么专家,无论你怎么解释,他就是不听,他就是听了,但就是不执行,你能有什么招?而且从整个社会现象来看,断奶的方法千奇百怪,断奶的时机有早有晚,但是小孩成长的区别从表面现象上来看,并不是很大,所以“专家”的意见就更没有什么说服力了!

还有一个小孩上幼儿园读书的问题,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思想和标准。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小孩读书就跟吃饭一样,吃饭是为了成长,读书也是为了成长,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省略。

可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将小孩上幼儿园的这个过程直接而简单地省略掉,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尽管现在的交通比较发达,基本上都已经达到了村村通公路,而且基本上都是水泥路,幼儿园的校车也基本上开到了家门口,但是这并不能保证让每一个幼儿都有上学的机会。即或是有很少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他们的观点,孩子送到幼儿园来,就是要读书写字的,而且三五天就要看到明显的效果,急功近利的思想十分严重和普遍。来幼儿园一段时间以后,如果不能写几个字,如果不能背上几首诗,通过简简单单地比较,与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好象没有任何差别,心中便开始怀疑和动摇,结果就没有结果了,孩子入园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一些幼儿园为了自已的生意正常运转,只好迎合家长的心理需求,而不顾教育部门的再三强调——不准提前抢跑,要实行“零”教育!过早地、过多地教孩子读书和写字,给孩子的将来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可以说,幼儿园也是被逼无奈啊。

可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小孩上完初中以后,就辍学去打工,急于进入社会,省略了继续读书深造的机会,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读书无用”论,正在抬头和漫延,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都被眼前的现象所迷惑:大学毕业即失业,本科生毕业以后,工资待遇还不如一个中职技工,有文化的,没有文化的,都在同样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几乎所有的人,都被生活折磨得筋皮力尽、伤痕累累!

读书的人为了生活那么累,没读书的人,为了生活也是那么累。这时候,没读书的人就有可能开始对读书的人冷嘲热讽:你花了那么多的钱,读了那么多的书,还不是跟我一样那么累!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读书的人找不到目标和方向,又经不起措折和风浪,“读书无用论”又怎能不抬头呢?

所以说,跟不懂教育的人谈教育,很累!

就象跟一个不会养猪的人谈养猪,也是很费力的事情。

有一天,我让一个朋友去饲料店,帮我问一下:“大猪料多少钱一包。”

朋友很奇怪地问我:“什么是大猪料?”

我说:“就是大猪吃的饲料啊。”

朋友又问我:“什么是大猪?”

我只好无奈地说:“你到饲料店,就问大猪料多少钱一包,就可以了,卖饲料的人会懂的。”

朋友一脸茫然,说:“我还是不明白。”

我开始给朋友上课了:“猪饲料分为小猪料、中猪料、大猪料和笨猪料!”

旁边的人听了,笑得不得了,可是我的朋友却还是一脸茫然。

我的朋友并不笨,而且还比较聪明能干,只是他是那种“吃过猪肉,但没见过猪跑”的人,从来就没有接触过养猪,他哪里懂得关于养猪方面的事情啊,你就更没有必要去跟他谈关于养猪的防病、治病、消毒等知识了,因为那很累!

当然并不是我就懂得养猪,虽然我也曾经养过猪,虽然我也曾经因为养猪而买了很多关于养猪的书,虽然我也曾经成功的养了几批猪,但是那并不能说明什么,不要小看养猪,里面的学问同样很深啊!我只是比我的这个朋友在这一方面多懂了那么一点点,但是比起我的另一个办养猪厂的朋友,在养猪的常识和技巧方面,我就差得太远了。

我想教育差不多也是同样的道理,仅仅只是看了几本关于教育方面的书,仅仅只是听了道听途说的有关教育的理论,没有长时间的跟踪和观察,没有长时间的学习和研究,没有长时间的忍受孤独和寂寞,就敢对教育指手划脚,就敢在教育的领域里面独树一帜、另搞一套。与其说是“另搞一套”,倒不如说是“乱搞一套”可能更为恰当一些。

养猪可以失败,最多也就是损失几头猪而已。

可是教育又怎能失败?

教育一旦失败,就是误人子弟,就是误人前程,就是误人一生,就是耽误整个社会的进步,就是耽误整个民族的发展!这个罪过又有谁能担当得起?

有一个家长送一个小孩来,我看那个小孩都差不多四岁了。

家长问我:“我的孩子送来你的幼儿园,你们帮喂饭么?”

我说:“没有吧,你的小孩长得这么大了,还要喂饭啊?”

家长说:“我的小孩在家里都是我们喂的,他自己吃哪里吃得饱啊,他只顾着去玩。”

我说:“你放心吧,来到幼儿园一段时间以后,他会自己吃的,而且也会吃得饱!”

但是这位家长还是不信任,在没有得到我的肯定回答以后,最终还是放在家里,自己慢慢地喂饭。这个小孩好象也没有送去别的幼儿园。

后来这个小孩大了一点以后,直接去了小学的学前班,个子好象还比较高大,但是有的时候,我见到那位家长还是用背带背着小孩去上学。家长的个子并不是很高,小孩在家长的背上,他的双脚离地面的距离已经没有多少了,小孩的那一双脚在家长的背后一甩一甩的,从背后看来,真的是有点儿滑稽和搞笑!

请问,你能给这样的家长谈教育吗?当然可以谈,但是很累!

难怪我曾经看到一篇报道,说是某校搞了一次夏令营活动,本来是想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的能力,而且也明确要求不准家长陪同。结果呢,家长真的是忙坏了,提前准备了大包小包的东西,真是面面俱到,样样齐全。结果呢,竟然还有十岁左右的学生,不懂得系鞋带,不懂得剥鸡蛋……

我们的社会需要教育知识,特别是家长,如果社会上能举办一些家长的学校就好了。家长不要以为,教育应该是学校的事;学校不要以为,教育应该是全社会的事;社会不要以为,小孩是家长的,教育就应该是家长的事。要知道,小孩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未来,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啊!

跟不懂教育的人谈教育,都觉得很累。那就不用说,让不懂教育的人来做教育了。

可是我们的这个社会,就是存在着一些不懂教育的人正在做教育。

不懂教育的人做教育,能教育什么呢?

除了误人子弟,还是误人子弟!

自己都不懂的东西,能让学生听得懂、学得懂?

自己都分不清对与错的道理,能让学生分得清对与错?

如果让一个不懂炒菜的人来教你炒菜,你能学到炒菜的高超技艺?先不要说他有没有那个厨师证,首先他炒的菜在方圆十里八里,大家都能认可,大家都觉得口感很不错,你才有可能去跟他学几招。如果他炒的菜,家常而普通,说不上好吃,也说不上不好吃,总之难登大雅之堂,但是,他牛逼哄哄地说,要来教你几手炒菜的绝招,你信么?

有一个小比方,可能比较形象地说明老师与学生的关系,说:老师给学生一碗水,那么老师就必须拥有一桶水;老师给学生一桶水,那么老师就要拥有一条江河和大海!虽然也有“抛砖引玉”的说法,但是作为一个老师如果没有渊博的知识,如果连最起码的“砖”都没有,请问你能抛什么砖、引什么玉呢?请问你如何掌握“抛砖引玉”的最佳时机呢?

我们的老师在知识方面,又能拥有多少,又能做到多少呢?即或是拥有了很多的知识,是不是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时时刻刻地更新新的知识呢?“学习无止境”,“知识无止境”,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让不懂教育人的做教育,虽然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但是其负面的影响还是很大的,关键是耽误了未来人才的成长和发展,给家庭、民族和国家带来的损失,永远无法挽救和弥补,值得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不懂教育的人谈教育,很累! (《教育,不是那么简单》之社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bur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