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受过的那些教育教育,不是那么简单每天写1000字
教育,要与时俱进(《教育,不是那么简单》之社会篇1)

教育,要与时俱进(《教育,不是那么简单》之社会篇1)

作者: 探索前行 | 来源:发表于2018-10-23 05:38 被阅读0次

作为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民族,教育是一定要重视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而这些所有的竞争,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都是“教育”的竞争。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又何谈教育?!

邓小平曾经做出重要指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可见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一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教育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啊!

现在把教育的一部分职能推向社会以后,也有非常积极的一面,让拥有实力的民营资本进入教育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看起来是把教育的事业搞得红红火火,遍地开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可能也有比较消极的一面,做教育,不仅仅需要资本,不仅仅需要基本的文化知识,而且还需要精神、理想、信仰和追求。对于教育半路出家的人,也许拥有一些资本,也许拥有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但是却不知理想、信仰为何物,却不知道精神、追求是什么,所以在有些地方就出现了教育的偏差。

教育,也许是一门生意,但是它绝对不可能等同于其它的任何一门生意!

我不知道,这个政策好与不好,也不敢多说什么,因为我只是一个小小的老百姓而已,而且文化水平也很肤浅,真的不敢枉谈国事。

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只是个人感觉这种与时俱进,可能没有把太多的优势表现出来。也许是我所看到的现状,十分片面,所以我的观点就有可能完全是错误的。

本着“位卑不敢忘忧国”的思想和理念,也本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常常对教育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

也许这个政策是好的,只是由于社会的大气候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风气日渐腐化堕落的情况之下,教育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教育又怎么可能独自纯洁?

把教育推向社会,必然就要以做生意的标准来做教育,必然就要以做生意的标准来衡量教育的质量。做生意有赔有赚,而教育可能就会因为做生意的赔赚而赔赚。

但是,教育能够允许有赔有赚吗?

什么是赔,什么是赚?

赚,要赚多少才是合理?要赚多少才能彻底满足?

赔,又有谁能赔得起?!

家长赔不起,赔了,就代表家长的人生,满盘皆输,哪怕你拥有家产万贯,哪怕你拥有豪车别墅,都无法弥补孩子教育的失败。

学校赔不起,赔了,所有的投资就会打水漂,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要么关门倒闭,另谋生路;要么就会想办法拼死抗争,只是有的人在想“办法”的时候,未必就是凭良心、凭人品,未必就是走正道。如果把生意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运用到教育之中,如果把生意人的精明与狡猾也运用到教育之中,真的就合适么?!

社会赔不起,赔了,人才就无法成为人才,更不用说栋梁之材,而是有可能成为社会的包袱和祸害,和谐稳定的社会就会受到威胁和破坏,科学技术无法发展,民族素质无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就会堪忧。

把教育推向社会,允许你轰轰烈烈地的进来,也允许你悄无声息的离去!

“教育”是一个终身都在学习的职业,“教育”是一个终身都在改造自我的职业,但是以做生意的标准和想法,来做这个职业,就不可能有“终身”这两个字,注定了“进来”和“离去”都是一种正常的选择,注定了“进来”和“离去”都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在这急功近利的年代,谁又愿意把教育当作长期的生意来做?生意人经商的头脑是非常理性和精明的。生意好做,有利可赚,立马投资进来,生意不好做,无利可图,立马撤资转向。

有的人也确实想把教育当作长期的生意来做,但是也要有机会能够生存得下去才行啊!有的人既要做教育上的研究和探索,又要应对生意场上的激烈竞争,有的时候真的是有点力不从心啊。有的人就是做了十年的教育,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之下,也有可能终于支撑不下去,在万般无奈之中,也只好含泪离去。

教育绝对不是一个“短平快”的生意项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的原文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比喻人格的培养、人才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

那种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的思想,那种打一炮就走的行为,又怎么可能把教育办好?

可是有投入,就要有回报,这是生意场上的规律和法则。

国家的政策虽然规定,教育不能以盈利为目的,这样的规定似乎就是先天不足。不盈利,老板的投资怎么收回?不盈利,老板的贷款谁还?不盈利,老板一家老小的生活怎么办?不盈利,老师和员工的工资怎么办?再说了,幼儿园的一砖一瓦,幼儿园的一草一木,幼儿园的柴米油盐,都是遵循生意场上的规律和法则而得来,到头来,你说教育不以盈利为目的,又怎么说得过去呢?如果真的能够做到以不盈利为目的,我想就不可能出现象“集体喂药”的事件了,就不可能出现“提前抢跑”的现象了!这些事件和现象的本身,不就是幼儿园的投资者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么?

国家的政策还规定,教育盈利的部分,要继续投入到教育中去。有的老板在教育盈利以后,也确实继续投入到教育中去了,但是有的老板就可能有点难说了,因为钱是老板赚来的,所以钱也就由老板自己做主。在盈利以后,至于怎么使用,则要根据国家政策的导向,则要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律 ,再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决定是继续加大投资呢,还是有可能要进行战略转移。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一种英雄气概,值得欧歌和赞美。“明知山有虎,避开老虎绕山行”,又何尝不是一种清醒而理智的选择,又有什么过错呢?所以,教育盈利的部分,要继续投入到教育中去,也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定、因势而为啊!

国家关于教育的政策规定比较多,但就是没有规定,幼儿园一旦出事,倾家荡产的结局,又有谁愿意?!又有谁来可怜?!

教育,要与时俱进,俱进在哪里呢?

教育,要与时俱进,应该是人才的俱进。

把教育推向社会以后,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同时进入教育的人才素质也参差不齐。给教育的管理和引导带来了一定的被动和难度,也给教育的最终结果带来了一些偏差。

我本人就是这么半路出家而进入教育行业的,没有正式的教育身份是肯定的,但是有没有正式的教育能力,我也不知道。

说是没有正式的教育身份,是因为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之中,是因为在教育不断地深化改革之中,也许有一天,我的身份会发生改变,无法再继续做教育而走上搬砖的道路。因为在偏远而贫困的农村做教育,想以做教育的收入来扩大教育,走上做大做强的道路,几乎是不可能的。能够保本经营,保持微利,已经很满足了。如果不是因为梦想,也许我早已支撑不下去,我已经感觉到“搬砖”也是一个不错的行业,不用投资,身体就是本钱。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不用操心,也不用担风险。

怀疑自己的教育能力,是因为在教育的市场中,我还是一个弱者,不过我还在继续努力,希望有一天也能够成为强者。要想成为一个强者,还要有一个小小的前提,那就是不要那么过早的就急着改行走上“搬砖”的道路。

教育,要与时俱进,应该是思想观念的俱进。

学校和幼儿园的一些教学观念、方法,真的是与时俱进了么?

这两天又要高考了,那些被称之为“高考工厂”的学校,“老师苦教,家长苦帮,学生苦学”,学生认为备战高考就象是在“坐牢”,难道这就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能不能让学生认为备战高考,那是人生的一种刺激和挑战?

认为是“坐牢”,是何等的消极和被动,认为是“刺激和挑战”,是何等的积极和兴奋!这体现在人生价值、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的层面,要达到这个层面,就必须对教育要有一个深度的分析和思考。

教育,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教育还是被教育,都应该是开心的、快乐的、阳光的……

而不是“老师苦教,家长苦帮,学生苦学”,一个“苦”字就概括了教育的全部,何苦呢?如果再加上学校的伙食很差,那么学生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真的是“苦”上加“苦”啊!

而且这个“苦”已经下移到幼儿园了,极少数的幼儿园将“以游戏为主,教学为辅”的政策随意变通和改变,以学习的名义将游戏减少,甚至取消。

至于这个“苦”在未来的日子里,会不会继续下移到胎教,按照现在教育忽悠的规律,也是说不定的啊!

教育,要与时俱进,无论怎么俱进,不能让理想和信仰的精神追求丢失了!

“理想和信仰”,是一个民族的魂,是一个民族的根!

人心浮躁,功利至上,社会诚信差,人与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也许这是“理想和信仰”丢失的一个具体表现。

退一万步来说,就是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把“理想和信仰”丢失了,只要老师的“理想和信仰”还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就还有希望。因为老师可以把“理想和信仰”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理想和信仰”就不可能完全消失。

所以作为老师,承担着太多太多的历史重任!

曾经有一个老师的观点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读书是为了赚大钱,娶美女!

这个观点,从理论上来说,从现实的生活上来说,也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发大财、当大官、娶美女、嫁帅哥,是常人之所愿,有什么不可以呢?

但是,作为教育,一定还有比这个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确的“理想和信仰”!不能在与时俱进的时候,把这个“理想和信仰”的精神追求弄的没有了。

基础的东西,暂时没有学会,没有关系,只要后天用得着的时候,一定很容易就能学会,而“理想和信仰”丢失了,后天有可能就找不回来了。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电脑还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记得在那时候满大街都是“电脑培训”、“电脑打字”的招牌,而且学费收得还不低。可是现在呢,电脑已经普及了,现在还能在大街上看到“电脑培训”、“电脑打字”的招牌么?没有了这些电脑的培训和学习,是不是人们就不会使用电脑呢?不是的,铁的事实已经证明,大多数的人都会使用电脑,而且有的人还成了电脑高手和专家。

还有智能手机,刚开始的时候会使用的人也不多,可是现在就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也能发微信、玩QQ、逛淘宝,玩得溜溜转。就是在前两年,有个战友让我加他微信,我说:“加你个头啊,我还没有智能手机呢。”战友说:我是一个老古董!可是现在呢,我也差不多成了一个“手机控”。

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新鲜“玩意”会越来越多,人们都很能很快地熟悉和掌握。

这些基础的东西,难不倒我们人类,只要在用得着的时候,就一定能够学得会。但是在与时俱进的时候,如果把“理想和信仰”弄丢了,即或是再找得回来,也会有一点点变味,也不会象原来那样坚定和刚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要与时俱进(《教育,不是那么简单》之社会篇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tqo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