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共患难几十年的老夫妻了,几十年短暂却又漫长的岁月里,他们是彼此的依靠。
有过一个女儿,那年为了女儿,妻子差点搭上自己的性命,自此,丈夫不想再看女儿一眼,也想不承认有这个女儿。
山里人家的女儿,自小就没有婚恋自由这一说,在那个年代,更是羞于谈论这个话题,只等着年岁稍长点,父母便做主相中一个大人嘴里所谓的“好人家”,便就嫁了,从此开始漫长而又枯燥雷同的一生,和父母辈一样,在山里生活着,在山中老去。
只是她没能等来那样的父母之命,便在一个秋收的傍晚,和着父母还有家中那头不堪负累的老牛,跌落下那条往返过十几年的山路。
是父亲太过辛劳,也正因为辛劳,所以懒的在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再往返一趟天地里去拉玉米,以至于超出每个人都负重,在最陡峭的那个山路上,老牛倒下去了,随着倒下去的还有……他们。
当她醒来的时候,眼前是血淋淋的一幕,父亲母亲还有老牛,还有那带血的玉米,竟然变成了红色的啊。
她想哭,为何将她一人留在这人世间。
可是难过到了极致,竟发不出任何声音来了。
她看着这空旷的不知名的荒野,不知该如何是好,当恐惧遍布身体的每个细胞时,倒也忘记难过了。
突然,听见好似树枝折断的声音。渐渐的,有脚步声,慢慢的在走近,她看见一个人影朝她走来,愈走愈快,好像发现这边的情况了。
看清楚来人的第一眼,她便大声哭了起来,再也止不住的泪水,汹涌而落。
是学校认识的杨博,他是隔壁村的。
尽管他们在小学毕业后就再没见过面了,可是此时此刻此种情况之下,她就像见到亲人一般,想要停止哭泣的,可她就是停不下来,好像在给亲人诉苦一般的。
小孩子般的,遇到事情就找大人。
杨博把她扶起来,眼前事情,不必再问一遍,倒惹她再愈发难受起来。
带她回自己家吧。
想要保护她一辈子。
父母都是善良的庄稼人,会同意的。将她留在家里吧,反正她已经无家可归了。
杨博和他父母都是好人,帮我把父母安葬,我已经孤苦无依了,难得遇到杨博这一家好心人,就算是这一辈子,都该尽力让他们高兴才好。
就这样,他们日久生情。
她喜欢上了他。
他等着她也喜欢自己。
其实杨博自己是什么喜欢她的呢?
在新婚夜那天晚上,杨博说上学的时候看她经常一个人早早的来到教室看书学习,又一个人在放学后急匆匆的离去,很好奇她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这般默不作声,有让人好奇。
后来小学之后她便没有再来上学了,也就没再见过她。
可到底是少年心性。郁郁不闷了几个星期之后,在那个信息匮乏的年代,一段美好爱情刚刚萌芽就夭折了。
是眼看着就夭折了。
或许上天在关上你的一扇门都时候,真的是会给你打开一扇窗的。
只不过这代价着实太大,差点让她难过死。
父母离开了,但她却收获了这一生最美的唯一的爱情。
是真的特别好,他对她。
那是那个年代最美的爱情了吧,也是最朴实无华的感情。
结婚几年,他一直为她考虑,所有累活脏活都是他干,她稍微咳嗽一声赶紧带她去乡里的卫生所去看病,扔下手里的所有工作,任何工作都比不上她健康身体。
就这样过了三年,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朝朝暮暮,极尽天伦美好。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父母安详离去,女儿学习上进,转眼间也上了大学,送女儿离家上学的那一天,她哭的像那天失去父母时一般。
杨博送她上的火车站,再远,他不放心她。
女人戏谑,爸爸爱的只有妈妈哟,其实,这么多年住校的经历,让她独立能力很强,她不怕。
女儿去学校了,匆匆,又是四年的思念与等待,等花开,等雪落。
他陪她等,等女儿学成归来。在老家找个工作,成家。
父辈不都是这样做的吗?
可为什么眼看着毕业将至,女儿却电话越来越少,越来越不愿和自己的妈妈说心里话了呢?为什么要留在外地,为什么要爱上一个大她十几岁的人呢?为什么要为了那个人放弃工作去当什么全职太太呢?
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还说什么这是爱情。
到最后,那个人离开你了,那你为什么不回家找妈妈啊?
她日日哭,夜夜不成眠,终于熬垮了身体,却最终也没有等来女儿的消息。
他担心至极,为她四处奔波,借钱,找大夫,到底,上天是可怜他的,她活下来了,可难过的时候,经常偷偷掉眼泪,他看见了,知道她不想再让他担心难过。
便这样悄悄的,过了几年,谁也不愿去触碰这个伤疤,这种痛。
谁料想,几年后的一天,她带着一个小孩,出现在自家门口,母亲饶是想见,却经不起再难过伤心一次,父亲出现,没多问一字,对女儿说,现在你也是有孩子的人了,该明白当初妈妈对你的期望和所有的希望。
你走吧,过自己的生活去吧。
就让我们这样安稳的这样过下去吧,把这一辈子安稳的度过吧。
就这样吧,你走吧,别惹你妈再难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