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的男人年纪轻轻就走了,留下母女过日子。女儿是英的全部,她把所有的目光全都聚在女儿身上。
在英的不懈努力下,女儿长大,给她买房成了家,并且添了小外孙,英终于完成“任务”。
按理说,孩子养大了孙都有了,以后应该为自己打算打算,存上一笔钱,好好养老。作为母亲,不在经济上拖孩子的后腿,那就是爱孩子的最高境界。周围人如此说,她也认可地直点头。
三年前的特珠时期来临,家家户户都被关在家里,英与女儿也分别关在各自的城市。为保障基本生活物资的供给,有许多的小区通过业主群售卖蔬菜和水果,并且是送货上门。
女儿的房子是英买的,英作为购房者理所当然地在女儿的业主群,并且随时关注业主群的动态。见群里有生活物资售卖,英动了心,并在微信上跟女儿语音:妹儿,我看见业主群有卖沙糖桔的,要不要给你买一点?
女儿:不要,我需要的话自己晓得买。
英:我给你订了五斤,有人敲门时注意收货。
女儿:你是买来干啥呢?家里没人吃!大冬天的冷又冷,不想吃,放烂了是浪费。
英:水果还是要吃的,我已经买了。
女儿打过来两个字:无语。
又一天,英在女儿的业主群看到一个卖蛋的,说新鲜得很,除了鸡蛋还有鹌鹑蛋,她又动心了,在微信上问:妹儿,我看群里的鸡蛋挺好的,给你买点!还有鹌鹑蛋,我也买点!
女儿:不要买!家里还有很多鸡蛋,多了吃不了放坏了。
英:没事,冬天放得!有备无患,我下单两排鸡蛋(60个),另有两斤鹌鹑蛋,你注意收货。
女儿:你是买那么多干啥呢?我说了不缺鸡蛋,家里还有很多鸡蛋,冰箱放不下,放外面小家伙会拆家,翻出来打破了又是浪费,跟你说了又不听,恼火得很!
姑娘的脾气随父,在手机那边咆哮起来。声音窜进了姨的耳朵里。(英在姐姐家过年,因特殊时期被困,就一直在姐姐家里)
姨语重心长:姑娘好好说话,那是你妈妈,她是关心你!
姨侄女:姨,我妈恼火得很哪!我说不要不要,非得要买。我又不是三岁的孩子,家里缺啥我自己晓得买。虽然限制在家里,什么东西都能买。我妈不管你需不需要,喜不喜欢,都自作主张地买来堆起!
英:妹儿,别生气嘛,我是担心你!
女儿:你再要买我不需要的东西,我就不收货了。恼火,一点儿都不听我的想法,啥子都自作主张、我行我素的,不跟你说了!
手机屏一黑,姑娘挂了。
英她姐:妹呀,你不要拿她当三岁的孩子,都三十几的人了,她晓得照顾好自已,你担心那么多干啥呢?她又不领你这个情!大过年的,一个二个搞得气哼哼的,费力不讨好。
英:我是担心她呀!
英她姐:不管对朋友、对父母、对儿女,哪怕是白送东西也要投其所好。人家需要,人家喜欢,我们才买,我们的钱花得才值当。像你这样,钱花了,惹得姑娘不高兴,自己也憋屈,这是何苦呢,真是不理解!
英:好吧,以后不买了,不服好!
英她姐:说不买你做得到吗?我都不信了,不晓得的人呢!
作为笔者,我希望英别把所有的目光都投在女儿身上,孩子已经长大成家,自己就要得体地退出。女儿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和对事物的选择权利,大人该放手时就放手,铜墙铁壁的爱太过强制,让孩子窒息。把对孩子的关注度移到自己的身上,养好身体,好好活着,不成为女儿的负责,就是孩子之福。作为女儿,要理解母亲的苦心,多一些耐心,不要冲母亲发火。毕竟,人世间,除了自己的父母,再不可能有如此关心自己的人。
可怜天下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