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产品思考互联网科技@产品
微信VS支付宝小程序——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

微信VS支付宝小程序——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

作者: 觉味互联 | 来源:发表于2017-08-21 19:30 被阅读11334次

    腾讯、阿里这两大巨头在刚刚结伴发布财报后没几天又一起上了头条。支付宝在上周五也正式发布了小程序公测的官方消息。

    “我大声说我抄的就是你”

    微信用户小程序把市场的胃口着实地吊了大半年。眼下,正当微信持续加温,不断在微信生态内部增加入口,在大家看得稍有些眉目,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之时,支付宝“按计划”抛除了自己的小程序以及一封让事件在短时间加速传播的“致歉信”。

    多人都是从Fenng的这条微博中获得此消息的。目前这条消息的转发量依然在持续上升。

    当天我所在的一个腾讯同事群里也进行了确认。其中一位参与小程序创始的伙伴的名字赫然出现在支付宝小程序的说明文档中。

    对此,连内向的Pony都忍不住不满吐槽。不过也看得出,虽然已经是作用亿万资产的大佬,Pony还是在第一时间对支付宝小程序进行了体验。

    高潮在这里——同一天,支付宝在知乎中正式发布了一封“给微信小程序工程师的致歉信”。

    原文如下——
    “      支付宝小程序团队在编写开发文档的示例部分时,直接copy了微信的示例。我们已经立刻修改了这一部分代码,并向微信小程序团队道歉。
         相对于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在底层采用不同的技术选型,在组件上采用了此前成熟的Ant Design 设计,在开放API上则面向自身特色能力来封装,在框架方面采用开源的React/webpack等技术为基础,结合了支付宝自身的多年技术沉淀来实现。
         在示例部分编写犯下的错误,不会在其他领域重现。
         最后,再次向微信小程序团队致敬。并且,我们会在示例代码中体现。”

    重点是这最后一句,典型的支付宝公关体,火药味十足,强势且目标明确。这封致歉信之所以选择首发知乎,而非微博、官网等公共媒体,说明支付宝从一开始为此事做好了准备——即瞄准了程序员、产品经理这样一帮聚集在知乎的目标人群,也为官方正式渠道留下了博弈的空间。截止目前,支付宝官方渠道对此没有任何回应。

    因为沉默才是最有力的挑战。


    掐点进场,零门槛拉人

    目前可以从支付宝首页下方的“开放平台”进入小程序主页。

    从目前提供的Demo上看,也仅提供了基本的组件与API支持。

    下面两张是微信小程序的开发工具(IDE)。从目录结构上来看与微信小程序基本一致,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学习成本。

    不过也看得出,支付宝团队针对微信小程序开发工具的不足之处有针对地做了些优化。比如上图中的提供的容器界面示意图,以及下图中真机预览的方式就比微信要更方便些。

    甚至连最大页面跳转深度为5这样的细节规则都与微信小程序同出一辙。目前能到看到的最大区别也只是一些命名规范上的区别,比如将“wx”换掉。如果你连这些都不想做,还可以到支付宝小程序的社区来下载一款“微信小程序转支付宝小程序命令行工具”,批量帮你进行处理。但如果看过之前支部宝的内测版本,那么你会发现与微信小程序别无二样。

    另外,细心的你可能很早就发现,ofo一直都没有出现在微信小程序中。看样子是“爸爸”管得严,不准越边界半步。下图这个二维码只支持从支付宝打开。

    总而言之,单纯目前已知的技术策略来看,支付宝还是在迁移的易用性上花了些功夫的。这明显是一次蓄谋已久的“掐点进场”型大动作,旗帜鲜明地表明——这是要在微信开的路上种树了!

    不管小程序有多少,毕竟是份成本投入,那么这几个问题就值得思考——
    · 支付宝此次的这份信心是从何而来呢?
    · 对于小程序而言,这两家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何不同呢?
    · 眼下该如何选择呢?

    两种洞见之争引发的“交易场景”大进化

    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大家都在谈阿里终于醒了,决定放弃社交梦这个话题,甚至还出现不少的文章帮阿里进行盘点总结。甚至文章提到里官方的一些反思与正式决策。但我当时的看法是,阿里根本没办法彻底放弃,而且注定是一场缠身的噩梦。直到今天我依然是这个观点。

    只因为这四个字——“交易场景”

    “交易场景”就是我们从决定交易到完成交易的这段时间内,必须完成度一些列动作。

    让我们简单理解一下互联时代对于“交易”这两个字的特殊要求。互联时代下的交易是一件看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的事情。它不仅包括我们对于商品价值的考量,还包括对交易效率以及风险的预期。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省去了面对面的成本,也让后者成为影响我们购买决策的关键因素。所以,对于任何一家电商而言,尽量地将流程固定下来、重要数据明确下来,并把服务打造得客观标准才能够赢得信任,提升交易效率。“数据清晰、流程稳定”是电商产品最基本的要求。

    阿里的厉害之处在于老马不仅看到了一个电商未来,还在于通过把支付宝剥离出来这个出色的战略动获取到了掌握这个未来的先发优势。支付宝从诞生之日就一直在单纯而专注地构建一个清晰而稳定的“标准交易场景”。这样全国人民在成为享受电商带来的便利之外,将“信任”与支付宝紧紧捆绑。支付宝靠谱,电商就靠谱;哪家用支付宝,大家就去哪家消费。

    支付宝帮助阿里优先拿下了用户心目中“值得信任的支付场景”这个块成本高昂地皮,同时也为阿里的发展上了一把隐形的枷锁。表现上看,是腾讯借助微信让这把枷锁现形,其实背后是两种对于互联趋势的洞见之争。

    简单讲,阿里把互联网当做“工具”,腾讯将互联网视如“朋友”。

    对于阿里来讲,只要“商家”这个角色不灭,阿里不灭;对于腾讯来说,只要人们希望摆脱孤独,腾讯就不会倒。(PS:当人们学会与孤独相伴时,注定会有另外的取代产品产生。我认为微信将被逐渐撕裂,而非被一夜之间颠覆)。

    在这样完全不同的互联洞见下,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关键的差异——

    1. 阿里并没有太多理会在QQ时代推出财付通的腾讯;而腾讯却在全民应用的内部,通过“红包”让微信支付成为支付宝的头号公敌。

    2. 阿里通过沉淀“证据型”消费数据与增强流程健壮性、包容性来提升平台信用;腾讯通过沉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数据明晰彼此关系链的韧性与信任度,并以此形成整个平台的信任基础。

    3. 人们不希望在支付宝变得“未知不可测”,却期待在每次无意中打开微信时能找到一个消灭无聊的好理由。

    4. 阿里的挑战是如何突破“交易场景”的服务商,成为“信任关系”的服务商;腾讯的挑战是如何在随用户不断变化的产品生态之内,为“稳定、客观的信任”留出一个足够稳定的接口。

    阿里毕竟不是一个自由的人,他的“社交梦”不是想放下就能放下的。现在的腾讯不仅让众人看到了他勃颈上的枷锁,还具备了砍断枷锁的能力,因为他可以随时拔出那把“石中剑”。这把“石中剑”就是微信支付。可以预见,未来腾讯的支付业务必将独立出来,而且显然腾讯现在正努力为此做着准备。在微信支付独立前,有一个问题必须被回答——“未来的商业关系是什么?”。比如“商家”是个固定的角色么?毕竟“微商”已经是一个新鲜的物种。

    其实对于未来,腾讯早已有了自己洞见——“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当数据基数足够庞大时,“个人信用”与“社会信用”进行无缝绑定,通过关系网对个人风险进行准确预测时,“支付”这两个字将有新的含义,支撑它快速发展的“支付场景”也将以更加简单、高效的方式来呈现。

    要达到这个效果,眼下繁复的“支付场景”必须近一步变得足够轻盈并且更加可信。这样才能更加容易地融进我们每个人的关系链中,发生在我们的每次无意的互动过程中。这点对于交易来讲至关重要,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直到遇见它。

    阿里最忌惮腾讯的地方就在于此——一个本来无聊打开微信的用户,居然在阅读一篇公众号之后自然而然地进入小程序购买了一件送给自己的礼物。


    结语

    在我看来互联网是一个“逆向游戏”,每一个成功的玩家都从未来获得力量并以此倒推成长路径。你是否拥有更为深远的洞见,意味着你是否能够从更远的未来获得更为充足的成长空间。而且不管你的洞见有何不同,历史的总趋势不会改变,终究在某一点让你看清自己的位置。

    此时的腾讯与阿里正在交汇,我会为更长久的生命体投票——将互联网看作“工具”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正在进入下一个人人互联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将获得来自朋友的广泛连接,在获得并体验不同群体归属感的同时,学习重新与孤独相伴,认识自己。

    “一滴水如何才能不干涸?”
    “融入大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微信VS支付宝小程序——两种截然不同的未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djc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