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过去的2018年,相信大家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寒冬的冷酷。在国内经济下行、企业流动性危机增加、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内政策的不确定等内外因素交加下,极大影响了组织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内外部矛盾突显,市场动荡加剧,这些都会在2019年的组织内部开始显现。
那么做为从事组织战略、组织发展的引导师,在引导项目中将面临何种的挑战呢?
变革:拥抱不确定性,倡导开放、共嬴与协同
在已经过去的一年,我们听到最多的词就是“不确定性”。引导师首先要理解,“不确定性”的本质特征:那就是更多的可能性。这种可能不仅带来负面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可以为经营带来更多机会。因此,就要求引导师在流程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如何引发团队从更加开放的视角、更多融合与协同的维度进行思考。形成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构建利益共同体间的开放、共赢、协同的问题解决模式。
人们一直以来的行为习惯,都是希望用自己的世界观和知识结构去理解这个世界,如果它可以解释过去和现在,那么即使未来并没有按照特定的路径展开,团队也会在面对未来时,有了足够的从容和信心。开放、共赢、协同恰恰是面向不确定性因素时,各级组织文化中至关重要的内容。
当人们都意识到不确定性已经成为确定的时候,如何帮助参与者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情绪,消除焦虑找到自信,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将成为第一个挑战。
创新:只有产品的创新是不够的
经济繁荣的原动力在于人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的努力,而这种改变需要以科技创新为前提。在组织内部,我们所提倡的创新,不仅仅是某款产品、某项技术的革新与领先,更重要的是创造与传统模式完全不同的组织文化。
创新型的组织要有更多的包容、给年轻人更多的试错机会、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质疑假设、敢于将憧憬变成目标,只有这样的组织才更有活力,它的创造才更有价值,才能够真正帮助团队成员消除焦虑、生发自信。
如何在创新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检讨过往的组织模式,形成真正能够促发全员创新的组织机制,而不是换汤不换药的口号式创新模式,是考量创新体系有效建立的关键挑战。
有效:战略一致性的检验标准
组织战略确定之后,从战略规划到落地的过程中,形成上下一心,是保障战略有效执行的必要条件,如何促进组织战略一致性的达成,也是引导项目中的挑战。
有效的第一步:聚焦;
2019年整体市场经济下行的状态下,是搞大水漫盖式的资源分散投资,还是将优势资源集中于核心战略,聚焦、聚焦再聚焦的模式?当核心战略予以聚焦之后,哪些成果是支撑目标达成的关键成果?这些都是每一个组织、每一个项目都应该认真思考的。
有效的第二步:澄清;
很多时候管理者,会把目光着注于如何设定合理的战略目标上,却忽略了如何让团队中的每一位伙伴理解战略。
当核心战略确定以后,到有效执行,还有很多个环节。其中,自上至下对核心战略的澄清与理解,是很多组织忽视的内容。大多数情况下,高层管理者们要么认为战略与层面理解程度无关、要么认为层层贯彻很麻烦,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成本。但却忽略了,组织末梢神经对战略的理解和贯彻程度,直接决定着战略执行的有效性。
做为执行者,团队中的每一位伙伴是否了解战略,是否能够明确地说出:组织当下最重要的三件事是什么?从很大程度上,验证了团队成员对战略的理解程度,也验证着战略的执行有效性到底如何。这不仅可以帮助组织打破部门墙,更重要的是,当末梢神经在面临事件决策时,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
有效的第三步:赋能;
赋能这个词,在2018年被玩坏了。因为很多管理者尤其是培训管理者,对赋能的理解是赋予能力。于是赋能变成了一个个的培训项目(具体阐述详见:《原来赋能我们都搞错了》)。
真正的赋能,不仅仅是指能力提升。更重要的是对组织流程与管理者角色的重新定义。管理者要在组织内部推动共享意识的建立,以保证团队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获得胜利。同时,管理者不再谋求成为最终决策者,而要成为下属资源、信息的提供者,让下属在了解背景信息,并且互相沟通之后,能够主动做出决策。
每一个冲杀在一线的团队,都应该对整个组织所面临的情境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洞察,清晰地了解战略意图,掌握行动尺度。只有这样才能具备果断决策、果断行动的能力。
在每个引导项目中,引导师要认真考量如何与团队一起产出真正有效的成果,以帮助团队争取更大的可能性。
静心:比“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是什么”
引导师的专长是协助那些不知道如何处理复杂问题、带有情绪的团队,引导团队成员展开重要的对话,为这些会议提供独特的推动作用。
当我们面临这样的团队时,可以感受到这个场域中,因市场变化、政策调整、业绩下滑、内部冲突、流程冗长、管理效率低下、相互质疑所带来的各种焦虑。这个时候在场的伙伴们更关注于“怎么做”才能够改变这样的局面,“怎么做”才能够让我们走回正轨,“怎么做”才能够让我们团结一致。
参与者们急于知道一些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迫切希望引导师能够分享出一个答案,可以按照这个答案演化出属于他们的结果。没有多少人有耐心愿意对“是什么”、“为什么”进行探询。人们更愿意引导师带来点西药,最好一付见效。
因此,当引导师了解自己的工作,是要将有专业知识人们聚集在一起,走向同一个目标,并调动和发现他们的智慧与能量时,每个人之间知识结构、世界观的差异,是无法让团队凝聚的一个重大挑战。
面对这样一个炙热的群体,引导师需要时刻保持冷静、清醒和内在的勇气。帮助团队成员对其所要表达的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运用正确的干预方法,启发团队从单纯的寻找“怎么做”,转而开始认真澄清与梳理,每个人观点中的“是什么”与“为什么”。
如何帮助团队成员慢下来,真正开启有质量的对话,探询到属于团队自己的解决方案。是引导师在前期访谈、项目设计、现场执行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2019年已经缓缓走来,引导在战略规划、组织发展、组织变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做为团队引导师,唯有紧随市场潮流,密切关注未来趋势,才可能为组织提供真正有效的帮助。
如何帮助团队走向目标,深入对话引发思考,永远是一个动态的话题。期待有更深入的思考生发。(本文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