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召南,这是一年的秋天,满目树叶都在更换着秋装,满耳虫声在不知疲倦地鸣叫着;一位妇人正在摘蕨菜和薇菜的嫩苗,她的手虽然东采西摘一直没有闲着,可目光却不停地向远方张望。又是一年了,她的丈夫出去行役,还没有回来,这相思相见何时了?满腹的忧愁又向谁诉说?她站起身来,从山颠向来路望去,所见最显眼的就是秋风的凉意,见到衰败的秋草,枯黄的树叶……她的心里无比的忧愁与凄凉,你若在我身边,此时我必依偎在你的怀中,细数你鬓间的白丝,轻抚你额头的沧桑。不知远方的你是否也在登高远望?什么时候才可以与你团聚?万千的相思又该从何说起?她满目忧伤想着想着不觉清泪两行,低低的吟唱起来: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
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
未见君子,我心伤悲。
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这是一首妻子思念丈夫的诗歌,全诗三章,每章七句。第一章写思妇秋天怀人的情景,第二、三章分别叙写来年春天、夏天怀人的情景。全诗以时间换空间,表现了跨度很长的相思之苦。
诗首章将思妇置于秋天的背景下,头两句以草虫鸣叫、阜螽相随蹦跳起兴,这是她耳闻目睹的,也可以说是赋。丈夫行役在外,他的妻一人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也。画面之内如此,画面之外的她此时也许还感受到秋风的凉意,见到衰败的秋草,枯黄的树叶,大自然所呈露的无不是秋天的氛围。“秋风秋雨愁煞人”,秋景最易勾起离情别绪,怎奈得还有那秋虫和鸣相随的撩拨,妇人埋在心底的相思之情一下子被触动了,激起了心中无限的愁思:“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此诗构思的巧妙,就在于以下并没有继续写自己的忧愁和强烈的思念,却改用拟想,假设自己的丈夫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将会是如何的情景。“亦既见之,亦既觏之,我心则降。”见,说的是会面;觏,当指男女情事而言。降,下的意思,指精神得到安慰,一切愁苦不安皆已消失。古人质直,即使是女诗人也不作掩饰。这里以“既见”、“既觏”与“未见”相对照,情感变化鲜明,欢愉之情可掬。运用以虚衬实,既新颖、具体,又情味更浓。
第二、三章虽是重叠,与第一章相比,不仅转换了时空,拓宽了内容,情感也有发展。登高才能望远,诗人“陟彼南山”,为的是远望“君子”。然而从山颠望去,所见最显眼的就是蕨和薇的嫩苗,诗人无聊之极,随手无心采着。采蕨、采薇暗示经秋冬而今已是来年的春夏之交,换句话说,诗人“未见君子”不觉又多了一年,其相思之情与时俱增,心中无限伤悲,难道只有在甜蜜的梦乡里,才能平复那无尽的相思之苦?“惙惙”表明心情凝重,几至气促;“伤悲”更是悲痛无语,无以复加。与此相应的,则是与君子“见”、“觏”的渴求也更为迫切,她的整个精神依托、全部生活欲望、唯一欢乐所在,几乎全系于此:“我心则说(悦)”、“我心则夷”,只要有你在我身边,我就开心,多么大胆而率真的感情,感人至深。
此诗言简意赅,纸短情长,构思巧妙,重章叠句,音韵和谐。虽是重章结构,押韵却有变化,首章一、二、四、七句用韵;而二、三章则是二、四、七用韵。全诗以虚衬实,既新颖、具体,又情味更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