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4日晚图书馆 阴雨
文/冷涩
(写在前面:打开简书,首页的推送清一色的全是有关考研,有关毕业的文章,不禁感慨大数据真可怕,在它面前,我赤裸着,毫无隐私可言。)
距离考研仅剩十多天,这一年即将结束,2018年成为了最特殊的一个年份。大半年的青春献给考研,大半年的奋斗马上要终结画上句号,所有的付出只为最后的两天。
因为忙于备考,近来了简书,它的变化让我有些许陌生。我曾经想把这里当作是一个记录心情的地方,但我发现其实很多的心事,我并不愿意写下来,那些支言片语,就这么藏在心底,伴随我跌跌撞撞走到了今天。
有人说能“形之于手”写出来的,往往不是完全的心里话,我还是很同意这个观点的。罢了,就这样写吧,管它真真假假,虚虚实实。
时间太慢太快,令人捉摸不透,也难以把握,看剧的时候一溜烟一两个小时过去了,而摊开书本的时候,时间就像“一沟绝望的死水”,仿佛被下了静止的咒语,无比漫长。
从最初的摩拳擦掌满是期待,恨不得今天复习明天就冲上考场把竞争对手全部干掉,到现在的佛系和平静。是时间让人成长,让人学会了独自做出选择。
每次打开Timing的计时软件,总会看到铺天盖地的励志分享,各种人发着各种各样打鸡血的内容,给我一种错觉,感觉这世上除了自己,所有人都在呐喊,都在用力,都在拼命。
我听说有的人在大一便开始准备考研,买辅导书,报班,背一大堆头疼的资料,提前进入浑浑噩噩的“魔鬼”模式。说实话,实在是太夸张了,我并不欣赏这种“做作”的行为,明明一年可以完成的事,没必要去浪费四年的时间。战线拉得越长,人会越累。
我没有办法写出真实的心境,或许是言语本身携带的意义太多太复杂,遮蔽了甚至歪曲的“意”的原本表达。
我没有什么鼓舞人心的经历,也不会慢火“熬鸡汤”,更没有使人潸然泪下的文字,我好像写不出自己的故事。我现在的状态就是心血来潮,即兴码点字,想不起来就让它废着,近半年来,我的粉丝数就这么一直不温不火,不死不生。
世俗的平凡是最大的日常与温暖,流光仓促亦温柔,我记得行途中那些明净的风景,忘记一些薄冷的片段。人生所有的故事,即使在喧嚣中错节纠缠,也会在谢幕后放下所有芥蒂。
发现自己最近过得挺养生的,每天中饭晚饭后都会悠闲地在操场上走个三四圈,夜晚从图书馆出来也会去散散步。这段时间一个人潇潇洒洒,我特别习惯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按点来图书馆,按点回寝室,偶尔去浪一下,毕竟远方有好多好吃的。
“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而当你独自走过艰难险阻,一定会感激当初一声不吭咬牙坚持着的自己。”
虽然很疲惫,虽然每天单调枯燥,一睁开眼就开始“嚼”着课本重复的内容,翻来覆去,虽然图书馆的人开始变得零散、稀松,但仍旧不能放弃。接下来的几天应该是这一年里最难熬的,黎明破晓前的黑暗,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宁静,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快点到22号了。
我知道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成为美好的现实,但这段过程,这段时光依然是美好的,就像是清淡持久的诗意和长情却不急迫的表白,让人迷恋,让人回味。
网友评论
还好你可爱
你忠实的读者
一直等着等着等着啊
过了这个冬天就春暖花开啦
熬过这半个月就天明云开了
加油!挺住~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