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菩萨道摘抄(14)佛陀的任务

作者: 92bb4fa8da61 | 来源:发表于2020-05-25 00:10 被阅读0次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在这三类觉者之中(即一切知佛、辟支佛与弟子),一切知佛被称为济渡者;他是至上者,在自渡后再渡他人脱离娑婆苦海(即生死轮回)。

辟支佛在佛陀与其佛法住世时是不会出现的,他们只出现在两尊佛住世之间无佛的时期。

佛陀无师自通地觉悟四圣谛及有能力教导他人觉悟它。

辟支佛也是无师自通地觉悟了四圣谛,却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教导与使他人觉悟。

在亲自觉悟了道、果与涅槃之后,他无法解说这些证悟的体验,因为他没有掌握对于这些出世间法的恰当文字。

因此辟支佛对四圣谛的智慧(法现观)被论师们譬喻为哑巴的梦或文盲农夫无法以文字来形容的生活体验。

因此辟支佛已自渡,然而却不能渡他。

辟支佛可以为那些出家为比库的人剃度,他们也可以教人“等正行仪学”,说道:“你应该如此平静的向前走、向后退、看、说等”。

但是却不能教人如何分辨名色法以及关照他们的三相(三法印:即无常、苦、无我)等等,以使他人觉悟道与果。

弟子被称为受渡者,因为他们是受到佛陀之助与解救而得越渡娑婆苦海的。

当乌婆帝沙(后来被称为舍利弗)听到阿说示尊者说:“由因而生之诸法,世尊已说出他们之因。”他即征得了须陀洹道果。

从这一点,有人可能会以为弟子可以同时是受渡者与济渡者。

但是弟子的教法是源自佛陀,而不是自己的。

他不能不借助佛陀的教法去弘法。

因此弟子被称为受渡者,而不是济渡者,因为他们是不可能无师自通地觉悟四圣谛,而且只有在佛陀之助力下才能证得道与果。

因此,辟支佛是自渡者,弟子是受渡者。

自从他们证得阿拉汉道与果后,他们时常进入果定和灭尽定,以体验寂静之乐,而不是时常致力于为众生带来利益。

在另一方面,佛陀是不会只停留在为自己带来快乐而已。

事实上,在他圆满波罗蜜的时候,他以下定决心:“在我明了四圣谛后,我将使他人同样地明了它。”等等。

因此,他日以夜继地执行佛陀的五项任务。

由于必须执行这五项任务,佛只在用餐过后休息一阵子。晚上时,只用后夜的三分之一时间来休息。其他的时间他都用来执行任务。

只有佛陀才有“独特与至上的精进力”,这也就是佛陀的多种成就之一;所以只有佛陀才能执行这些任务。

执行这些任务并不是在辟支佛与弟子的能力范围之内。

相关文章

  • 南传菩萨道摘抄(14)佛陀的任务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在这三类觉者之中(即一切知佛、辟支佛与弟子),一切知佛被称为济渡者;他是至上者,在...

  • 南传菩萨道摘抄(13)佛陀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如前所述,三类菩萨(未来佛)在各自的期限里圆满了诸波罗蜜之后,即会无师自通地证得彻...

  • 南传菩萨道摘抄(7)菩萨的任务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只空想获得财富而不事努力的人将会一无所成。只有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我们才能期望达到目...

  • 南传菩萨道 摘抄(3) 菩萨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菩提(觉悟)是指四个道智。一切知智可以有或没有跟他一同生起。 菩提有三种: (1)...

  • 南传菩萨道摘抄(15)省思佛陀的稀有出世

    深入地省思菩萨与佛陀的四方面,即:菩萨、菩萨的任务、佛陀、佛陀的任务,能够让我们醒悟到佛陀的出世是一个非常稀有的现...

  • 南传菩萨道 摘抄(1)

    本书的作者是缅甸已故的近代三藏大师,一般上人们都称他明昆三藏持者大长老。(略述)。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 南传菩萨道摘抄(23)出家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做了此大布施之后,妙智就出家,希望当天可到达喜马拉雅山脉的如法山。 帝释天王看到他...

  • 南传菩萨道摘抄(20)妙智菩萨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在不死城里住着一位名叫妙智(须弥陀)的婆罗门。 他的父母都是婆罗门,家族的后裔。因...

  • 南传菩萨道摘抄(22)大布施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以譬喻的方式省察了出离之后,妙智继续想:“累积了这许多财物之后,我的父亲、祖父,以...

  • 南传菩萨道摘抄(8)菩萨的道德素质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正自觉者! 当看到无助的众生在艰苦的生命旅程里没有皈依处,必须面对种种无可忍受的痛苦,譬如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南传菩萨道摘抄(14)佛陀的任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ixe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