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梁》的创作特色

作者: 高丘上 | 来源:发表于2019-10-16 02:26 被阅读0次

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一反描写抗日战争的传统创作方法,独创了一种颖的手法。这就彰显了这部作品的创作特色。

记得西欧有位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拿破仑用剑达不到的,我用笔来达到。”这句话,气魄非凡,表现出了作家亢奋的主体意识。作家就应该是这样,要征服读者,就必须要有统帅的气度。纵横捭阖,运筹幄帐。调动自己的语言和材料,用鹫一般锐利的目光和虎一样的捕捉力,操纵材料,调动读者,把自己心中的话,出人意料的爆发出来,让读者心服口服。

《 红高粱》就是这样的。

《 红高粱》是讲一场对日寇的伏击战。小说情节也大体上以这场伏击战的顺序展开。行军——等待——战斗。但莫言并没有“泼墨于战争”,也没有重点描写战争的过程。看起来作者好像写的很随便,信马由缰。却不知,作者是匠心独运,在充分积蓄力量之后,来了次潇洒的井喷。把一部不太长的《红高粱》,写成了一部强悍的民风和凌厉的民族正气的混合大合唱。

我们在读小说的时候,可以感觉到,作品主要描写了处于战争状态下的环境,和处于战争环境状态下的人。但莫言并没有满足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物外在性格的描写,而是把笔触向了人物的内心,充分展示了人物心灵的秘密。从而写出了人物的情感世界。

作品中,余(占鳌)司令和奶奶的风流韵事,占了相当的篇幅。在这段描写中,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正在进行的伏击战,而是对“过去的事”浓墨重彩,笔锋细腻,楚楚动人。而恰恰是这一点,使作品产生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余司令和奶奶发生的关系,本来是不合法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但作者却把这段“风流韵事”,写成了为追求爱情自由,不甘屈服的叛逆赞歌。

正是这种叛逆和不正常的关系,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余司令从卖苦力的轿伕,到混世的土匪,再到参加抗日活动。这种变化的起因,正是那段“风流韵事”。

也就是说,作者选材和组织材料的角度非常独特。从反抗封建伦理道德起步,到走上反抗异族侵略,不仅有性格的原因,更有着社会的历史的原因。这种“喧宾夺主”的描写方式,应该是作者的刻意追求。要不然,怎么能把一场完整的伏击战故事打碎,切割,随后又重新组合呢?

当然《红高粱》的血腥味还是很浓的。其中没有写明的故事,也给读者认识当时的历史背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日寇对群众的镇压,冷支队收编余司令未果,余司令举枪击毙任副官,以及奶奶,罗汉大爷,余大牙的死。

但厌倦之后。我仍然佩服作者的想象力和表现才能。不得不承认,《红高粱》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必定要占一席之地。所以,对莫言的作品,我还是首推《红高粱》。

相关文章

  • 《红高梁》的创作特色

    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一反描写抗日战争的传统创作方法,独创了一种颖的手法。这就彰显了这部作品的创作特色。 记得...

  • 红高梁

    文署名雨林季风 红红的脸蛋 健美的身姿 婉如一位少女 守望在那里 守望她心中的梦 红红的高梁 红透了心 恰似朵朵烈...

  • 红高梁

    红高梁是乡村最优秀的庄稼 每一穗都有蓄满了丰富的农事 在夏日的晌午 阳光照进高梁林 使种植的纷繁和辛酸看得十分清晰...

  • 红红的红高梁

    今秋9月,山东高密红高粱影视城迎来了50多位全国各地的画家,有许多是老画友,好友商金明担纲策划了本次活动,接待...

  • 莫言创作的特色

    莫言获奖了!莫言获奖了!当这样的欢呼声响彻大地,多少人跟雀跃,国人精神为之一振,文人亦喜形于色。 莫言“将魔幻现实...

  • 作品

    作品创作要紧跟时代潮流 特色小镇

  • 从《红高梁》里面的”杠子工”到即将来临的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有如

    作者:浮在空中 1 前几年,有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叫《红高梁》。《红高梁》本身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小说,拍成电视剧之后,...

  • 祖孙三代“孩子王”

    有人说,“家有二斗红高梁不当孩子王”。我父亲生在旧社会,虽然没有家徒四壁,但红高梁不足二斗,所以这才当了“孩子王”...

  • 名家评《红高梁》

    《红高粱》是一个具有神话意味的传说。整个小说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赞美生命是该书的...

  • GC4S02E01: 周生生

    演员设定: 周生生: 姜文 (红高梁时期的) 秀娘: Natalie Portman 郑和: 吴秀波 郑爽: 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红高梁》的创作特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kqe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