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美
![](https://img.haomeiwen.com/i8472963/56e536e3db1085be.png)
巢湖美,美就美在巢湖水。
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位于安徽江淮之间。巢湖湖名的由来,有一个文化蕴含十分深厚的历史演变过程:巢湖成湖时间,距今约一万年左右,早期湖大水深,面积是现在的三倍;初称“彭蠡”(经朱熹、纪晓岚等历代著名学者考证确认),是远古时期的洪荒之地,也是大禹治水的一大重点治理区域。
至汉末,时兴“万顷得名高士”,始命名为“漅湖”。所指“高士”,即巢湖流域的先祖有巢氏部落首领巢父,而“漅”则是缘于“巢”加水旁专用于湖名的字,以区别于政名“巢”、城名“鄛”字。
唐代建巢州,置巢县,文字也弃繁从简,巢、漅、鄛三字合一,以巢通用,“巢湖”之名从此正式形成。值得一提的是,定形以后的巢湖恰好状如鸟巢,所以又有“形似鸟巢而得名”的说法,其实巢父之巢与鸟巢之巢源于一义,因此两种说法并存也不相悖,倒是显示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奇特灵性。
当今巢湖,以其风光旖旎而闻世。八百里湖面烟波浩淼,隔岸诸峰青山如黛;朝霞催金浪滚滚,鸥鹭伴渔舟唱晚。滩涂、湿地、岸柳成行;古迹、遗址、临湖酒庄。
1964年初,中央文化工作队来巢。期间,工作队队长、团中央宣传部部长陆进,频临巢湖岸观景,陶醉于水乡天然画图,遂成《巢湖好》歌词一首。工作队队员、中央民族乐团团长李焕之,采巢湖民歌旋律为之谱曲。词成曲就,流传至今。其曲明快清爽,乡风扑面;其词朴实如诉,美景串珠。轻声吟哦,如临其境:
“巢湖好,好风光,水接云天白茫茫,风帆飞越千重粮……”
巢湖美,美亦美在人文之典雅。
巢湖市因湖而名,地辖四县一区,域内景观密布。附雅风骚逐名胜,千古文章留人间。李太白冬游鸡笼山,豪兴大发,醉吟历阳诗四篇。王安石游褒禅山华阳洞,兴犹未尽,挥洒传世美文《游褒禅山记》。和州刺史刘属锡善解民忧,《陋石铭》励志传佳话。明代诗人王召凭吊庐江城周的周瑜小乔墓,留下“东吴名将推公瑾,南国佳人说小乔”佳句。
此外,中华文库中的许多精美词汇,亦萌生于此。市中心的洗耳池,是许由洗耳去声污之处,成语“洗耳恭听”缘此而生。含山县的昭关,是伍子胥弃楚奔吴的历险地,“蒙混过关”的成语故事从此诞生。居巢区散兵镇的楚歌岭,是西楚霸王兵败垓下后的兵马溃散之地,成语“四面楚歌”,刻画出败军之将的万般无奈。和县的乌江口,是项羽拔剑自剜处,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道出了多少失败英雄的凄凉惨烈。含山县城东南的梅山,记载着一代枭雄曹操的统军之谋,成语“望梅止渴”可窥一斑。和县半枝梅旧主杜默,是北宋时与文豪欧阳修齐名的一代歌豪,但他作诗却不合律,后人据此引伸,凡言事不合律者为“杜撰”。
名人名词句,亦名地物。春秋时的铸剑高手欧冶子,曾分别为越王和楚王铸出湛卢、龙渊等8把天下名剑,其铸剑之所庐江的冶父山因而得名。汉末著名孝子毛义,为守母丧,于庐江城东的临仙桥,双手捧还朝廷封赏他为安阳县令的檄文,临仙桥从此更名为捧檄桥。唐白居易赴和州拜会刘属锡,因水阻摆渡生出一句“和州涨水少桥横”,后人便在此架桥,并命名为“白渡桥”。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知无为军时,每于政暇之际,抱笏拜揖宝晋斋墨池中的一玲珑石丈,今此“拜石”名扬海内,价值连城……
巢湖美,美亦美在历史之厚重。
巢湖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期,生活在这里的有巢氏部落,首创“筑木为巢”的人居文明。而有巢氏聚居的今巢城之五里墩,则是有史可考的“中华第一城邑”。从外地迁附有巢氏的皋陶部落,(居今柘皋一带),有一位美丽贤淑的姑娘攸(又名娇),被在此治水的大禹看中,后来成为大禹之妻,生夏启,成为华夏国母。皋陶部落因助大禹治巢汛有功,受赐“涂山氏”而建国。禹妻娇因贤德盖世,后被神话为炼石补天的女娲。
巢湖也是人类演化的摇篮,已发掘的两处猿人遗址,昭示了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原始繁荣并立共存。其中和县猿人遗址发现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是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猿人头盖骨化石。科学家推断,和县猿人的时代,不会比北京猿人的时代晚,至少是同时,甚至有可能和蓝田人相当。另一处居巢境内的银山猿人遗址,其时代与和县猿人基本相同。两处猿人遗址相距仅几十公里,表明这一地区古人类的繁衍已具有较高的密度。
位于含山县铜闸镇的凌家滩文化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遗址,也是中国第一个以地势分层次建筑的聚落遗址。发掘出的大量罕世文物,令考古界极为震惊。专家权威宣称:其影响不亚于西安的兵马俑,其文明程度足可以称它为中国的又一个“殷墟”……
巢湖美,美亦美在山水之富饶。
史载:“巢湖出黄金,庐江太守以献。”
巢湖又是海内闻名的鱼米之乡,资源丰富,物产齐全。农作物五谷咸宜,自古有“天然粮仓”之称。水族有鱼类近百种,其中的银鱼、白虾、螃蟹,世称“巢湖三珍”,巢湖人享一方口福,也不忘远销境外享其利。当年新四军第七师,以巢湖为中心创建了皖江抗日根据地。七师在新四军的7个师中是小弟弟,但却倍受老大哥们宠爱,原因就在于七师能为军部和其他师提供军需给养,在军内有“富七师”之称。推其源,盖因得巢湖鱼米之利……
今日巢湖,胜地已然。一条70公里长的巢湖滨湖旅游观光大道,如同一根串珠的金丝,将巢湖沿岸美如珠玑的景观串连起来,成为目前国内最长的湖岸景观长廊。从省城合肥出发,沿着这条观光大道进入巢湖,即可尽情领略隽雅极致的巢湖风情。汤池、半汤、香泉三大温泉度假休闲中心,自南向北纵贯市境,观光之余沐浴温泉,将会在清新闲适之中留下一片美好巢湖的温馨记忆。
(欧玉文)
注:此书编撰于大巢湖时代,故文中有“四县一区”之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