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中,很多人都明白一个道理,就是要坚持一种交易模式,比如你一开始就打算做长线的价值投资,但有时候看见了一个比较明显的短线机会,就打了一把短线,当然有时候是打到了,但是更多的时候却是亏损。
又比如你明明是打算做短线的,但往往在自己的股票被套住后,就变成了中线,慢慢的被动变成了长线,最后这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都换人了,你还是这家公司的股东。
面对来自外界诱惑的时候,大多数人选择对抗的方式是“忍”,但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个层次上,说明内心还是被诱惑到了。
佛家讲究“戒、定、慧”,这三个字在交易中同样受用。先要戒掉自己不了解、不擅长的交易方式,只做自己最熟悉的,这样心才能慢慢的安定下来。

只有心定下来之后,才会更加专一的研究一个品种,慢慢生出更多的智慧,等智慧到达了一定的层次,赚大钱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一段描写,吐蕃国师鸠摩智愿意拿少林的七十二绝技来和天龙寺交换六脉神剑的剑谱,本因、本观、本相、本参四僧见了鸠摩智献演三种指力后,都不禁怦然心动。

这时枯荣大师问道:“外魔来时,非得出手降魔不可,该用何种功夫?”
本因道:“若不得已而出手,当用一阳指。”
枯荣大师又问:“你在一阳指上的修为,已到第几品境界?”
本因额头出汗,答道:“弟子根钝,又兼未能精进,只修得到第四品。”
枯荣大师再问:“以你所见,大理段氏的一阳指与少林拈花指、多罗叶指、无相劫指三项指法相较,孰优孰劣?”
本因道:“指法无优劣,功力有高下。”
枯荣大师道:“不错。咱们的一阳指若能练到第一品,那便如何?”
本因道:“渊深难测,弟子不敢妄说。”
枯荣道:“倘若你再活一百岁,能练到第几品?”
本因额上汗水涔涔而下,颤声道:“弟子不知。”
枯荣道:“能修到第一品吗?”
本因道:“决计不能。”
枯荣大师就此不再说话。
本因道:“师叔指点甚是,咱们自己的一阳指尚自修习不得周全,要旁人的武学奇经作甚?明王远来辛苦,待敝寺设斋接风。”
本因在一开始就受到了鸠摩智的诱惑,但枯荣大师以“戒、定、慧”来反问本因,自己如果不能戒掉外面的诱惑,又怎么能定下心来把一阳指练到一品呢?
我身边做交易的朋友非常多,经常听里面的短线情绪博弈选手说,他们每天都能在市场上发现机会。我听完只能报以“社会笑”。如果真能每天都发现机会,那早就成神了,哪还会和我这凡人说话。
生活和交易一样,处处都充满了诱惑,在无法分清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之前,不能只是用“忍”来对抗,一定要想办法从根本上戒掉,专注于自己最擅长,这反而可能是成功的捷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