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过年。
饺子馅的内容是五花八门,各种肉、蛋、海鲜、时令蔬菜等都可入馅,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让每个人的心中都感到温暖。
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
那么除了吃饺子,过年各地还吃什么呢?从网上搜寻一番,发现了如下的美味。
粘豆包东北民俗中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谚语,所以要吃粘豆包粘住下巴。粘豆包是东北人过冬的美食,现在在许多农家饭庄里依然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主食小吃。
围着火炉吃羊肉,一家团聚贺新年蒙古族人春节第一餐是全家人围坐在蒙古包内的火炉旁,向长辈献辞岁酒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春饼,材料丰富寓意“有头有尾”北京人春节吃春饼,并讲究炒菜,它要韭黄、粉丝、菠菜切丝炒一下,拌和在一起,称为和菜,卷春饼吃。另外还有春饼夹酱肘丝、鸡丝、肚丝等熟肉的吃法,而且讲究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
手抓羊肉,大口吃肉最幸福新疆维吾尔族人春节第一餐吃以大米、羊肉、葡萄干做成香喷喷的普罗,还吃用面粉、羊肉等做成的包子和用带骨羊肉做成的手抓羊肉。
枣饽饽,面食王国花样多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山东人就会在过年的时候,平时普普通通的馒头也多了几分花样。枣饽饽,红红的枣配上雪白的馒头,色泽亮丽,外形小巧,非常讨喜。
“金丝穿元宝”来年一定好河南部分地区,大年初一家家吃饺子煮面,名“金丝穿元宝”,也叫“银钱吊金龟”,又因饺子太像元宝了,子夜时饺子煮熟了捞出食用,谓之“捞元宝”,而且是今年捞到明年,寓意发大财。
如意菜,菜肴必备好意头上海人春节的菜肴讲究好意头,一定要吃的东西还真不少。除鱼肉鸡鸭外,还添上炒塌棵菜和糖醋银丝牙两样菜底,另外必备如意菜(即黄豆芽)和发芽豆,象征着“升”和“发”。
一口生萝卜,防病又吉祥安徽一些地方春节第一餐时每人要咬一口生萝卜,名为“咬春”,可“除菌防病,新年吉祥”。
一家团圆生活好四川祖辈谚语都是说“杀猪过年,样样齐全”过年都是吃香肠腊肉这些。还有就是“正月初一汤圆,初二面,初三四的冷干饭”从腊月到正月都不吃饺子,饺子都是平时的快餐小吃。
扣肉,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是主角重庆的春节餐桌上“扣肉”和“灌海椒”必不可少,为了准备好这顿年夜饭,一些必不可少的传统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备是不行的。
古突在西藏,“古”即九,这里指二十九,“突”即突巴,是一种面,腊月二十九吃古突是藏族的一种风俗,寓意除旧迎新。
面条细又长,寓意长长久久福建闽南人,春节第一餐吃面条,寓意“年年长久”。漳州一带春节第一餐吃香肠、松花蛋和生姜,寓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糍粑,绵软柔韧贺新年糍粑,南方各族小吃,流行于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贵州省过年时餐桌上的必备美食。
腊味,家肥屋润过大年广州的腊味具有悠久的历史,而在新春之际餐桌上少不了腊肠、腊肉、形象肉脯、酱封肉等腊味。
年糕,一年更比一年好湖南人春节第一餐要吃“年糕”,意为“一年更比一年好”,而居住在湖南的苗族人民,春节第一餐吃的是甜酒和粽子,寓意“生活甜蜜,五谷丰登”。
此外,湖北团风人大年初一喝鸡汤,象征“平安”。此外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年轻的学子要吃鸡翅膀,寓意“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荆州、沙市一带,第一餐要吃鸡蛋,意谓“实实在在,吉祥如意”。如遇客人,要吃两个煮得很嫩,可透过蛋白见蛋黄的“荷包蛋”,意即“银包金,金缠银,得金得银”。
江西鄱阳地区大年初一要吃饺子和鱼,意为“交子”和“年年有余”,有的在饺子中放糖块、花和银币,意味着“生活甜蜜”、“长生不老”、“新年发财”。
鱼
为了吃出连年有余的好意头,可以除夕两条鱼,年夜饭吃一条,大年初一吃一条,就是连年有余。如果制作一条的话,年夜饭吃终端,大年初一吃头尾,这样就是连年有余,有头鱼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