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648043/1d8a227c65eaba93.png)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释义】:
看遍了世间的人情冷暖,才认识到旷达洒脱的可贵;
尝遍了世间的种种滋味,才知道清净淡泊的真切内涵。
![](https://img.haomeiwen.com/i3648043/db72e45c86a4cc95.png)
【人物志】:嵇康
嵇康旷达狂放,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
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
懒散与自由里孕育了嵇康的狂放和旷达。
嵇康年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
向秀曾叙述其与嵇康的友谊:“余与嵇康、吕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
钟会陷害嵇康时,给其安上的一个罪名就是“言论放荡,非毁典谟”。
钟会身出名门,是钟繇之子,“敏慧夙成,少有才气”,年少得志,十九岁入仕,为秘书郎,三年后又升为尚书郎,二十九岁时就已进封为关内侯。
嵇康拒绝与其交往。钟会对年长其两岁的嵇康,却敬佩有加。
《世说新语》记载:钟会撰写完《四本论》时,想求嵇康一见,可又怕嵇康看不上,情急之中,竟“于户外遥掷,便回怠走”。
显赫后的钟会再次造访嵇康,嵇康不加理睬,继续在家门口的大树下“锻铁”,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钟会觉得无趣,于是悻悻地离开。
嵇康在这个时候终于说话,他问钟会: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回答:
“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钟会对此记恨在心。
![](https://img.haomeiwen.com/i3648043/44446fb95d775a8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