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到,在齐国历史的漫长岁月中,齐威王无疑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他是田齐王朝最伟大的君王,并可与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相媲美。可以说,齐桓与齐威时代,是齐国八百年历史中独一无二的黄金时代。
齐威王是田齐的第四代君王,在位36年,在他的统治时期,齐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均达到了巅峰,齐国国力强盛,声威远扬,在诸侯国中独占鳌头。
不过,即位初期的齐威王并不像后人所传颂的那样贤明,他一上位,便终日花天酒地,沉湎于享乐,不务正业,不理朝政,并将国家政事全部交于卿大夫们处理。
作为君王,他骄奢淫逸,肆意妄为,行事乖张,然而却无人敢直言纳谏。
就这样,齐国在齐威王手中荒废了九年,君主碌碌无为,齐国吏治腐败国力衰弱,九年间屡屡遭受韩、赵、魏、卫、鲁等国的欺凌。
至此,齐国上下混乱不堪,百姓生灵涂炭,整日惶恐不安。昔日的东方霸主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真是奇耻大辱。
眼见齐国陷入内外交困的窘境,且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齐国的有识之士无不感到焦虑,然而,他们有心劝谏,却不敢当面直言。
齐国有位名叫淳于髡【kūn】的贤人,当时被齐威王用为客卿,他博学多才,能言善辩,多次用隐言微语的方式讽谏威王,使齐威王居安思危,革新朝政。
于是,就在齐国国政慌乱,群臣莫敢谏言之际,淳于髡针对齐威王好隐语的特点,对齐威王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齐威王明白他的用意及其惊讶,用隐语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然而,齐威王这只大鸟迟迟不鸣也不飞,这可急坏了他聪明睿智的夫人虞姬。
《列女传》中就记载了虞姬劝诫齐威王的事。当时虞姬劝齐威王求贤臣,远离奸妄小人破胡,劝他亲自执政。但齐威王却听信了破胡的谗言,冤枉了虞姬。
齐威王非常气愤,他找来虞姬亲自审问:“虞姬你知罪吗?”虞姬答到:“我当然知罪。”威王又反问:“罪在何处?”
虞姬是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她以自己身犯两罪,正话反说。她说:“我的罪有两条:第一,我天天劝您弃恶扬善,您不听。结果我被小人陷害,致使有今日被审之辱;第二,我受到诬陷后,审判官受了贿,然后在我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起草了我所谓的口供交给了您。
基于这两项大罪,我本该自杀的,但鉴于我从来都不是那种沽名钓誉之徒,所以,我觉得有必要跟您解释清楚了再死,现在我解释清楚了,您可以将我杀掉了。”
终于,虞姬的这番话,让齐威王幡然醒悟。
应该说,齐威王胸怀大志,荒淫无度不过是假象,蛰伏不出是为了静待时机,昏庸不治是为了麻痹对手。
当时齐国的政权掌握在亲大夫手中,他需要亲自考察,辨明谁是忠臣,谁是奸佞。而淳于髡劝谏之后,他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开始振作起来,大施拳脚。
幡然醒悟的齐威王,果然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立即派人前往各地进行暗中走访、查看,了解地方官员和各大夫的所作所为,然后做到心中有数。接着,他放了个大招,来了个震惊朝野的大手笔。
那么,齐威王的这个震惊朝野的大手笔会是什么呢?
我们明天继续!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文章部分释义及赏析资料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