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史记·刺客列传》

作者: 奋笔疾书的待业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23-04-25 01:27 被阅读0次

    这个月的陪伴营文学史作业是汉的文学史讲义。汉的文学相对于先秦来说,少了不少。

    而且这个月看到友友们写的先秦文学讲义,每一份都太棒啦!有对整个先秦文学史进行梳理的,也有对某一部作品进行整理概括的,也有对个别文章进行赏析的。在学习友友们的先秦文学讲义时,也大概定下自己的这个月目标——《史记》。

    《史记》的内容非常多,从三皇五帝到汉,上千年的历史被融入一本书中,司马迁着实是个怪才。

    司马迁为了完成心中的《史记》,甘愿受刑。也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文化非常包容。我们可以包容忍辱负重之人,同样也包容为理想而献身的人。不论是什么样的人,只要对我们的生活有正面意义,我们就去推崇。英雄不问出处,说的就是我们的包容。

    不同的学家对包容有自己的解读,比如孔子解读为中庸,墨子解读为兼爱非攻,老子解读为道。

    也正因为包容,才能够让《史记》中记载的内容包罗万象。

    我想,《史记》应当是第一个为刺客做传的正史吧,通篇被命名为——《刺客列传》。

    《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了五位刺客,其中最熟悉的一位刺客名荆轲,荆轲刺秦王。

    我们自古就有刺客,何为刺客?刺客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百度百科对刺客给出的释义如下:

    刺客是人类历史中一种特殊职业,在现代指杀手。常由于政治、私怨等原因,负责对某个目标人物实施谋杀或暗杀。有的刺客是单独行刺,有的则是多人协作;有的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专职刺客,有的则受客观环境影响偶然成为刺客。刺客行刺或受人指使,或出于私恨,或为钱财名声,或为国家人民;等等,不一而足。

    站在不同角度,对刺客都有不同的解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刺客都有着舍生取义,义不容辞的精神。特别是《刺客列传》里的那五位刺客,可以称得上是侠肝义胆的勇士。

    书中收录的第一位刺客是曹沫。原文不是很长,在这里原文摘抄如下: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矢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其后百六十有七年而吴有专诸之事。

    讲的故事,是说曹沫身为鲁大将,在与齐的战时,始终不敌。于是鲁庄公议和。在鲁庄公议和的过程中,曹沫直接手持利器威慑齐桓公,让齐桓公当场宣布归还原本属于鲁的地方。当齐桓公宣布后,曹沫面不改色继续自己的事情。齐桓公很愤怒想毁约,被管仲劝阻。曹沫达成目标。

    在我看来,曹沫是五位刺客中最幸运的一位,因为他不但达成目标,还保全了自身。特别是那些失地本质上来说其实是因为他自身失败造成的。因为自己的失误挟持别人,这位刺客很难让我喜欢。

    不过就事论事,曹沫的胆量值得我们敬佩,特别是在达成目标后面不改色的勇气,的确很难做到啊。还有他敢于直面霸主的气魄,难道身为弱小的鲁就不能够勇敢的争取自己权利吗?

    《刺客列传》将五位刺客按时间进行排序,于是在一百六十七年后,有了专诸的故事。

    专诸的故事原文记载较长,这里只摘抄具体实施的原文,如下:

    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白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间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前面的内容简要概括就是,专诸被公子光优待,于是在公子光遇到困难,专诸提议灭掉王僚,并实施了这件事情。

    专诸做刺客这件事情时,整个区域的都是王僚的亲信。但是专诸为了报答公子光对自己的优待,将凶器藏在鱼腹并呈上。也正因为专诸的面不改色让王僚的人都忽视了,因此专诸才能够得手。但是专诸得手后却未能保全其身。也或许在专诸决定做这件事情时,就已经报定舍身取义的信念。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专诸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专诸之后的七十多年,晋国有了豫让。

    在豫让的故事中,有三个主要人物,除了豫让,还有豫让曾经侍奉的智伯,以及豫让的目标赵襄子。其中,豫让与智伯原文记载不多,原文摘抄如下: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

    原文仅提到智伯尊宠豫让,而智伯被灭后,赵襄子对智伯的不尊重。

    豫让与赵襄子的故事则着墨甚多,有两个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

    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

    赵襄子因感动于豫让的忠诚,放过了他,于是有了第二个故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厉,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

    因为赵襄子曾放过豫让一次,于是在第二次行刺时,必须灭掉他。但是也被豫让的行为所感动,于是满足了豫让的一个小心愿,原文如下:

    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曰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曰.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豫让是书中记载的五位刺客中,唯一一位以复仇者的身份出现的刺客。其余四位刺客都是君之安在,为君效力,誓死无悔。仅有豫让,在智伯身去后,凭借初心去行刺。当时的义士风气可见一斑。

    或许这就是强大的内驱力吧,做任何事情,被动永远难以达成目标,唯有主动,靠自身的内驱力才能够成功。

    豫让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可谓是非常艰辛,又是委身刑人去涂厕,以便能够有机会接近赵襄子。又是改头换面行乞于市,为了能够接近赵襄子。做出的牺牲难能可贵,只为心中的忠义。也或许是豫让的愚忠,才能够让赵襄子也为之欣赏。也或许正是豫让的这一份坚守,才能够影响后世更多的人。

    原文对于豫让与智伯的描述仅有短短十一个字——“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我们已不知豫让如何被尊宠,但是从豫让已经安全逃到山林后,依然义无反顾的去行刺。且用上了尊宠二字,想必豫让在智伯这里颇受优待。而豫让为智伯的献身,也算得上是士为知己者死吧。也或许直到豫让刺赵襄子衣服后,终于达到了内心的宁静,不枉曾经智伯对自己的尊宠。

    也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一切事物的价格早已标明。豫让这份尊宠的价格就是他自身。

    豫让之后的四十多年,轵邑有聂政的事迹。

    聂政的事迹更让人唏嘘。在故事中,主要人物除了聂政,还有聂政的亲人,寻勇士的严仲子,严仲子之仇韩相侠累。

    严仲子想找一名为自己办事的勇士,他并没有发布招聘信息,而是亲自上门:

    严仲子至门请,数反,然后具酒自畅聂政母前。酒酣,严仲子奉黄金百溢,前为聂政母寿。

    聂政看到如此巨额的款项,想来不一般。严仲子也直言宾客重礼的目的,希望得到聂政的帮助。

    而聂政的拒绝也于情于理:

    聂政谢曰:“臣幸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以旦夕得甘毳以养亲。亲供养备,不敢当仲子之赐。”

    在当时的人看来,聂政的话或许有推脱在里面。但是后面发生的事情,聂政果然是言而有信之人。

    久之,聂政母死。既已葬,除服,聂政曰:“嗟乎!政乃市井之人,鼓刀以屠;而严仲子乃诸侯之卿相也,不远千里,枉车骑而交臣。臣之所以待之,至浅鲜矣,未有大功可以称者,而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我虽不受,然是者徒深知政也。夫贤者以感忿睚眦之意而亲信穷僻之人,而政独安得嘿然而已乎!且前曰要政,政徒以老母;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

    原来聂政因有母要供养是真,当母逝后,主动去找严仲子。严仲子告之想刺杀之人是韩相侠累。当严仲子提出聂政不论需要多少人,他都能够协助时,聂政一人策马前行,毫无畏惧。

    特别是来到侠累之处——

    杖剑至韩,韩相侠累方坐府上,持兵戟而卫侍者甚众。聂政直人,上阶刺杀侠累,左右大乱,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太果断了!到了侠累的地方,直接过去行刺。行刺之后,自知不敌,将自己毁容后身去。

    接下来的故事更让人动容。因为聂政身去,和聂政就没什么关系了。但是聂政还有姐妹。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市,而死者果政也,伏尸哭极哀,曰:“是轵深井里所谓聂政者也。”市行者诸众人皆曰:“此人暴虐吾国相,王县购其名姓千金.夫人不闻与?何敢来识之也?”荣应之曰:“闻之。然政所以蒙污辱自弃于市贩之间者,为老母幸无恙,妾未嫁也。亲既以天年下世,妾已嫁夫,严仲子乃察举吾弟困污之中而交之,泽厚矣,可奈何!士固为知己者死,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大惊韩市人。乃大呼天者三,卒於邑悲哀而死政之旁。

    这也是五位刺客中,唯一一个详细交代身后之事的刺客。让人动容的是,聂政的姐妹说出这个故事中聂政最让人感动的地方,就是时刻为别人着想的共情。

    聂政太会为别人忧心了。最开始是供养母亲,为了供养母亲,靠自己劳动赚取微薄的薪资,且不接受严仲子奉上的重金。

    而在母亲身逝后,因感动于严仲子对自己的重情后义以及知遇之恩,单枪匹马只身刺杀侠累。

    特别是在完成严仲子对自己情谊的报答后,因为还有亲人在世,不能够被人发现身份而自毁其身。

    这或许就是理想的勇气与动力吧。聂政由始至终表现出的都是高尚的人格——孝顺,忠义,勇敢,即便是到了最后一刻,都不忘身边的亲人,为了不让仍然在世的亲人难堪,将最后的行刺给了自己。这是多么大的勇气啊。

    聂政是五位刺客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位。活得太平凡又走得太伟大。

    聂政之后的二百二十多年,秦国有了荆轲的事迹。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耳熟能详,特别是他在来到秦王殿上面无惧色的勇敢。与荆轲同去的人在书中记载为:

    燕国有勇士秦舞阳,年十三,杀人,人不敢忤视。乃令秦舞阳为副。

    即便如秦舞阳这般,来到秦王殿,依然面露惧色。而在舞阳瑟瑟发抖之际,荆轲依然能够镇定自若的解释道

    至陛,秦舞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舞阳,前谢曰:“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悃。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实在是太勇敢了。特别是荆轲来到殿内,已经很清楚的知晓自己的结局,依然镇定自若。

    那么荆轲这么有胆识的人,是谁给太子丹推荐的荆轲呢?

    对荆轲的伯乐,实在是不得不赞叹啊。

    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曰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盛壮之时,不知臣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图国事,所善荆卿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结交于荆卿,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 田光曰:“吾闻之,长者为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而使人疑之,非节侠也。”欲自杀以激荆卿,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

    引荐荆轲的伯乐为了让自己的推荐更具分量,最后身去。可见田光当时带给荆轲的信念有多么深。也或许是在这条以弱刺强的道路上太过艰难,才能够出现这么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

    在荆轲临行的送行者,也都是披麻戴孝,每个人都预知到荆轲即将面对的存亡,但是荆轲依然前行。这就是古人所推崇的忠义。

    在《刺客列传》的最后有一段简短的评语——

    太史公曰:世言荆轲,其称太子丹之命,“天雨粟,马生角”也,太过。又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五位刺客中,成功的有三位,失败的有两位。不论他们是否成功,他们都态度坚定,勇往直前,不违背自己的初心,让他们的名声流传后世。多么可歌可泣啊。

    也正是因为他们无畏的精神,激励着后世千千万万的人。有重大事故中的逆行者,有保家卫国的负重前行者,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独行者。哪有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为我们承担。读罢《刺客列传》,更觉此中深意。

    他们的勇气,真是难能可贵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读《史记·刺客列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lp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