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历•牟子理惑论

作者: 观自在_演霞 | 来源:发表于2020-04-20 10:46 被阅读0次

《牟子理惑论》通称《牟子》,又叫《理惑论》。唐朝僧人神清在《北山录》中说,该书原名为《治惑》,后来唐代人为避唐高宗李治的讳,才改成《理惑》。可是书里还有其他地方用到“治”字却并未改动,可见由唐人避讳改名的说法并不可靠。

《牟子理惑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论书。全书正文307章,正文前有牟子的传记作为“序”,书末有“跋”。而牟子“教人守恬淡之性,观无为之行。以《老子》之要旨,譬佛学之所说,谓佛道在法自然,重无为,因其重淡泊无为,而视道家(指神仙学)养生之术为诬妄。”

《理惑论》是了解佛教初传中国的情况,研究中国佛教形成和发展的一部重要文献。

《牟子里理惑论》全书共三十九章,首章一般称为序传,最后一章称为跋,正文共三十七章。序传部分,介绍牟子的经历和著书的缘由,所述史事多可与史实相印证,其中一些记述可以补史料之不足,其所言当时社会动乱状况、交州地区思想学术界之动态,以及作者为什么作此书,经学者考察,都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全书均采用自设客主进行问答的形式展开,所假设的问者是个来自北方的儒者,他昔在京师,入东观,游太学,视俊士之所规,听儒林之所论,未闻修佛道以为贵,自损容以为上,对儒道释提出种种疑问;而设置的答者是牟子,根据对方提的不同问题,大量引用儒、道和诸子百家之书给以解释,对佛教教义学说加以发挥阐述,以图论证佛、道、儒观点一致。

~~~~~~~~~~~~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华严经》

相关文章

  • 佛历•牟子理惑论

    《牟子理惑论》通称《牟子》,又叫《理惑论》。唐朝僧人神清在《北山录》中说,该书原名为《治惑》,后来唐代人为避唐高宗...

  • 用心弹得对牛曲

    用心弹得对牛曲 文/石岩磊 东汉学者牟融著的《牟子理惑论》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的弹琴能手公明仪,对牛弹了一...

  • 用心弹得对牛曲

    东汉学者牟融著的《牟子理惑论》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的弹琴能手公明仪,对牛弹了一首名叫《清角》的琴曲,牛仍然...

  • 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出自——汉·牟融《理惑论》 原文如下: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

  • 重读“对牛弹琴”

    典故原文:汉·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

  • 简笔画成语故事对牛弹琴

    成语对牛弹琴出自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

  • 趣味语文——“对牛弹琴”的故事

    成语“对牛弹琴”,是嘲讽说话的人不看对象。这一成语的出处见东汉时期的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

  • “对牛弹琴”的无用与有用

    百度百科中讲,对牛弹琴出自汉代牟融编撰的《理惑论》。原文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对牛弹琴小剧本

    牟融讲佛理, 却用儒家话, 就像公明仪, 弹曲给牛听, 就弹“嗡嗡嗡” “哞哞”与之应! 一、牟融 在东汉末年有一...

  • 《国语》之二百十一

    蔡声子论楚材晋用 椒举娶于申公子牟,子牟有罪而亡,康王以为椒举遣之,椒举奔郑,将遂奔晋。蔡声子将如晋,遇之于郑,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历•牟子理惑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yqri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