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中国桥》

作者: 南宁唐方 | 来源:发表于2019-02-22 17:35 被阅读15次

    对于阅读一部皇皇40万字的报告文学,我愿意以技术手段去阅读报告,再以情感方式去阅读文学。曾平标著《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以下称《中国桥》)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用技术的手段,从艺术的高度,以如诗的语言完美结合,造就一部宏大的惊世作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情景交融,引人入胜。

    作品讲述了港珠澳大桥从梦想到现实,从空想到科学,凝聚了项目参与者的智慧、坚定的信念和闪光的人格魅力。作者曾平标擅长以感人故事和细腻情节展示港珠澳大桥这一历史性、标志性国家工程,从论争、立项、建设到开通的全过程。《人民日报》(2019年1月18日20版)这样评论:《中国桥》“线长面广,历史翔实,凸显史志品性。”

    近日,《中国作家》杂志社与广东省作协联合花城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中国桥》研讨会,专家们给予《中国桥》极高的评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认为,《中国桥》写得很扎实,是今年广东最出彩的报告文学作品,可作为介绍港珠澳大桥工程的一部百科全书,因为它内容的丰富性和翔实性达到了一个新境界。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认为,《中国桥》反映了国家的巨大成就,是一部史诗性作品,是讲述中国故事的典型作品。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张知干认为,《中国桥》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厚重之作,以崇高的艺术追求书写中国故事,以文学的工匠精神书写大国重器。张书记说,作品纵横捭阖、气魄雄阔,用艺术的眼光捕捉创造之美,以恢宏的视角再现被称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交通工程界“珠穆朗玛峰”的港珠澳大桥建设历程,记述粤港澳三地合作共筑中国桥的精彩故事,生动展示激荡人心的创造奇迹、创业英雄和创新故事,讴歌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民族之魂,以高度热情和理性思辨深刻反映了时代社会进步的必然性和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性,给人以大气磅礴的艺术震撼。

    书中写道:“8年的烟云一一飘过。从协调到管理,从设计到科研,从施工到监理,港珠澳大桥汇集了中国乃至世界桥梁建设的精英团队,有超过100家建设单位的10000多名建设者为之奋斗了近3000个日日夜夜,他们在世界最繁忙的航道上共同开启了伶仃洋上‘百团大战’,书写着世界桥梁建设的‘中国名片’。”在这里,我只摘书中的话来表达我对这座世界超级工程的肃然起敬。“隧道沉管安装是一项‘走钢丝’的过程。一个人走钢丝不难,难就难在3000人一起走钢丝;一次走钢丝不难,难就难在4年都在走钢丝……33次壮行,每一次如临深渊。33次安装,每一次都如履薄冰。从2013年5月2日首节沉管安装,到2017年3月7日最后一节沉管成功对接,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33节沉管安装历时整整1400天!1400天乘风破浪。1400天背水之战。”其中,安装第一节的E1沉管,整整用了96个小时,五天四夜!而安装E15沉管从2014年11月16日开始到2015年3月24日历时近半年的时间!

    随便举个例子,书中不乏这样的专业术语:“考虑接头的细部构造,节段接头止水带、CINA止水带和Ω止水带的不同特点,得出完善的在弯矩、扭曲、剪切的轴向力等作用下,管节与节段接头张开量的计算公式或计算方法。”丁文其介绍,研究团队建立了基于荷载—结构法的三维沉管隧道管节精细化计算模型,模型考虑了管节(4个)、管节接头(3个)、CINA止水带、节段、节段接头等细部构件;计算了7种不同地基处理情形下的沉管隧道整体沉降、不均匀沉降量和各管节与节段接头的张开与错位量,计算了29组工况,分析节段接头的构造对管节接头的张开量影响规律、管节与节段接头的位移量控制标准……在此基础上,沉管接头设计了双重防水装置Ω密封和CINA止水带,这是370毫米高的橡胶衬垫,与前一节管对接时,衬垫会被挤压至190毫米,这确保了沉管的水密质量。”诸如此类,在这部报告文学中的技术术语每一个方块字都认得,就是不明其义,读三遍之后仍然一头雾水,但并不影响我读下去的欲望和兴趣,和建造大桥的难度相比,这又算得了什么。

    沉管、钢结构、钢箱梁、钢圆筒、墩台结构、整平船、桥面铺装……外海、跨境、超长、岛、隧、桥一体……甚至政治、经济、文化迥然不同。计量单位大到用多少万平方米、多少万吨级,小到用毫米来计量,为了让读者看得明白,作者常常以多个篮球场、多少个足球场、多少架A380空中客车、多少层楼高来表示到底有多大、有多重、有多高,让人想象着这些没有生命的钢筋水泥即将构建一座具有历史使命的世界超级工程。

    这些数据、这些词语、这些知识点于我而言是浮在表面上,他们在我的脑海里纠缠不清。然而,令我惊喜的是,作者曾平标是一个不平凡的作家,执着写作三十年的他对于文字的运用是何等高超,他在报告文学领域已经是炉火纯青。繁重的工作之余写下16部专著,400多万字,其中13部就是报告文学的曾平标和所有的文学爱好者一样,开始是写诗,写散文,写小说,还出了小说集和散文集。之所以这部《中国桥》的语言充满灵性,就是他能用如诗的语言清晰地梳理出港珠澳大桥30年间波澜壮阔的历史,使这部作品具有了史诗的品格,让整本书具有文学可读性,阅读起来让人心情十分愉悦。正如他在《后记》里所写的那样,我的任务就是“深深地弯下腰,以拾穗者的鞠躬,捧起伶仃洋上那些大桥普通建设者的一个个精彩故事,留给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后人。”

    当然,除开这些技术名词之外,我更愿意从书中读到温情的一面,于是我选择了《中国桥》中令我为之动容的片断来说说自己阅读的感受和对作者的崇敬。在第四部分,作者曾平标这样写大桥建设者的感情、亲情和爱情。他说,没有家国情怀和敬业精神,谁耐得住这份寂寞?没有严明纪律和高超技艺,谁担得起这副重担?

    林鸣是《中国桥》所写到的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作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总经理,林鸣和他的团队在这个超级工程干满整整8年。领到全国劳模奖章后,林鸣含泪把它挂在了港珠澳大桥的模型上,他说:“这座大桥上的建设者们都是劳动模范,我们是一支铁打的团队,这枚奖章属于每一个团队每一个大桥人……”。2013年年底,在岛隧工程项目筹备E8节沉管安装关键时期,林鸣因劳累过度导致鼻腔大量喷血。为了止血,他在4天内进行了两次全麻手术。病床上,他醒来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沉管安装准备工作进行得怎样了?”在手术后第7天,他披着毛毯离开了医院,沉管昼夜连续施工的全过程,他始终在安装船上指挥、决策。整整8年,林鸣瘦了40多斤,而他说喜欢现在的样子。读到这里,泪眼朦胧。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让他如此坚强,是怎样的一种情怀让他如此执着,是怎样的一种精神让他如此坚守。刘红梅是书中写到为数不多的女性大桥人,也是一名普通的年轻妈妈。六一儿童节早晨8点,刘红梅没接到儿子的电话。再拨过去的时候,电话那头的儿子听到是妈妈的声音,立刻号啕大哭。听到儿子带着委屈和伤心说出的话,刘红梅心头一酸,血气凝在脸上,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儿子刚4岁,出生后就没有离开过她。港珠澳大桥建设开工后,刘红梅和丈夫服从组织安排,一起来到港珠澳大桥Ⅲ工区一分区工地。还有许许多多的青年建设者在这里挥洒青春,用爱用情去建设港珠澳大桥。作为女性读者,读到这里我热泪夺眶,为刘红梅们的付出而感怀。是啊,50000多名大桥建设者,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爱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

    在长时间的阅读中,我犹如一个探索者被这些名词带入浩瀚的星空,每一个建设者的情怀、每一段桥路的延伸、每一个日子的更迭,就像那些闪烁的星星构成灿烂的星河,让我魂牵梦萦,让我手不释卷。为了能直观地认识这些矗立在伶仃洋上的庞然大物,我专程去珠海,去朝拜港珠澳大桥,去体验作者采访走过的路途,去抚摸建设者留下的余温,近距离感受这座历史丰碑的震撼与荣耀。这座绵延55公里长的大桥,横亘在南中国海上惊天动地,同样让西方国家为之而震惊。

    走近作者创作这部长篇的心里,不难发现在5年的采访中同样也是历尽艰辛,但你能感受到他对亲历参与见证这座大桥的骄傲与自豪。作者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用笔、用心、用情讴歌一代大桥人的情怀,自己人生也得到升华。说到大桥人的科学匠心精神,作者以严谨的态度来完成这部巨著,又何尝不是匠心精神呢。在这里,“匠心精神”有了更丰富的意义,它是一种态度、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力量。作者在采访中的感悟也可以看到他对这座大桥的期盼:“采访完毕,我买上一束野姜花,搭上开往铜锣湾的叮当车。回到盛捷维园酒店,我推开门,打开电视机,电视里正在直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见面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此时正在答记者问,只见他铿锵有力在回答:港珠澳大桥年内一定开工!真是无巧不成书。岁月,终于像一条穿梭于珠江两岸之间的渡轮,把港珠澳大桥的好消息摆渡到春暖花开的季节码头——”

    我为《中国桥》骄傲,我为中国骄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国情怀《中国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aae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