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90的小生
01
国庆节回家,我从老家带回了一筐土鸡蛋,一大袋番薯。
鸡蛋是奶奶亲自养的老母鸡下的蛋,番薯是奶奶亲手下地种的。这些纯天然无污染的东西,奶奶听我说了以后就上心了。
她慢慢吞吞地走进鸡窝,忙下田地,像蚂蚁搬家一样囤货,摆满了老家仓库一溜一溜的物件,等着我放假回去。
回去她立马展示所有的宝贝给我看,用手抹去鸡蛋上的杂草泥巴,番薯上的泥尘也被她吹的满屋子滚滚浓烟,介绍完后,她兴致勃勃地找那尼龙袋打包,让我全部打包回去吃个够。
我连忙拒绝了,说,“这东西城市里有的卖,鸡蛋番薯几毛一斤很便宜的”
我这快90岁的老奶奶思想层面估计还是停留在旧时代,未曾体验过外头交通之快捷,物资之齐全的经济世界,这些东西根本不值几个钱。
我便苦口婆心的说,“奶奶啊,我回来你就别那么忙乎了,好好享受生活,别那么操心,我在城里想吃什么都可以买,带着这些东西也不方便。”
奶奶眼神一霎,拉着我的手放慢了动作,靠在我耳边轻声地说:“奶奶年纪也大了,也没什么能耐,这就是点心意,你就拿着。”
我的心一抖,强忍住了涌上心头的泪光和泛红的眼框,利索地帮着奶奶将那些土特产收拾整齐。
原来在奶奶的心目中,这些不值钱的小东西,都是老人家们默默表达爱意和自我价值的方式,是多么纯朴多么温暖啊。”
奶奶这些行为,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她“人老心不老”的付出渴望。
02
同学的父母,为了儿子结婚买房,将大半辈子的积蓄付了房子的首付。
老两口都是农民出身,在外工地搬搬抬抬,工资虽高,但都是汗水换回来的,如今退了休还到处忙着摆摊挣养孙钱。
同学与妻子商量着接他们来住,妻子也双手赞成,一家人可以共享天伦之乐,互相也有个照应,可他父母一再的推脱,偶尔来了,没几天,又闹着要回老家。
同学劝他们:“你们别老想着回去啦,在家里享享清福,别走来走去,也别去拉私活了,在这吃好喝好。”
父母却说:“没事干才让我们难受啊,我们回老家在街边摆摆摊能动动还能挣几个钱。”
同学无奈之下只能买车票,让他们回去。
今年5月,同学的孩子呱呱落地,他父母在家里忙前忙后,欣喜若狂地说:“我们来了,你们也不必担心没人照顾孩子,可以安心去上班了”,这话怔住了同学,差点泪奔了。
我把这事情告诉了我的妈妈,听了我妈的一番话,我寒心酸鼻,就差没哭出来。
我妈说:“人老了,最怕给孩子负担,都想在孩子面前多忙乎,就怕被孩子嫌弃没用。”
那一刹那,我感觉最能够体现孩子孝敬的,原来是在他们还剩余力的时候多去感受他们付出的余温。
03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吃饭,朋友奶奶做了一大桌子菜,我是个广东人,所以对那道“蒸咸鱼”的菜特别敏感,那一阵咸鱼飘香完全盖过了所有菜的味道,有种回到家的感觉。
朋友的奶奶小声道了个歉,指着那条咸鱼小声说:“不好意思,我们老人家爱吃那咸鱼,如果熏到你了,别怪奶奶呀。”
在奶奶上桌时,我却乐淘淘地赞赏着那条咸鱼,说这才好吃,奶奶涛涛大笑看着那丁点大的咸鱼,怕不够立马说到:“你喜欢呀?我再去蒸两条过来。”
看这温馨的场面,我们乐以忘忧地互相夹起菜来。
这场面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妈妈,一次,我请了几位朋友来到家里吃饭,我还提前跟妈说:“妈,我朋友来了你别太累了,太累我们就不做饭了,出去吃,待会你腰又不行了。”
我话还没说完,妈就忙着出去掂量整理一下屋里的垃圾,边拿起抹布擦桌子椅子,边唠叨说要弄干净点别丢人。面对老妈的举动,我一脸无语。朋友来的那天,我看到焕然一新的大厅,惊叹不已啊。
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桌上那四个人相当于十个人的菜量时,哑口无言,朋友们更是目瞪口呆地看着我。
这才发现,真正懂得行孝的人,都会适当的给老人机会表现表现,哪怕是一件九牛一毫之事,也足以让老人有足够的自尊心和存在感。
不论你是年轻还是年老,往往最渴望的是被人需要的成就感。
04
曾经著名的教授马斯洛,提到被需要的五个层面,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也就是说,一个人除了向往着平安顺风的矫健体魄和富丽堂皇的人生价值外,更需要的是活在世上被人认可的那一时刻。通俗地说,就是证明自己的存在。
一个人的成就,就是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应有尽有,而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从别人眼中的超凡脱俗到别人眼中的凡夫俗子。
我很明白老人们“想帮孩子多做点事”的心态,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对孩子爱意,一方面是体现自己的价值。
我一朋友的奶奶,已经年迈90了,还每日上街买菜,回家切菜做饭,整理家务,精神十足,身边的亲戚都说她必过百岁,因为每当孩子回家吃到她做的菜竖起大拇指时,奶奶脸上洋溢出的是千金难求的欢快之声,这也算是活到老的最高境界了。
其实人老了,就像一个小孩,人会皮,心爱闹,需要你们多加的照顾和认可,才能让他们有个安然度过的晚年。
所以,真正的孝心,是对老人不时的称赞,更是在偶然间轻声地为他们送上一句:“我需要你。”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