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有句话:“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在我的心理认知模式中,我以人格,身心的健康,即内在为本,以为这方面不建立,外在也难以立起来。
事实上也有“由外而内”的,即通过外在一些方面的进步和做成某些事情而增强信心,从而改善怀疑,怯懦,焦虑等种种心绪。可是,也许我太过固执了,我觉得我的内在容易变得贫乏,荒芜,甚至干涸,而在这些时刻,也难以把外在的事情做的很好。以至常常令自己犹疑、懊丧、后悔。从而加重内心的无力,无助。上次我以为可以靠自己在城市生活,现在看来,很难。
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属于身心,人格不太健康的那类。一方面,自身带有一些性格上的缺点,比如对陌生事物容易感到怯懦,容易变得心不在焉,常常对内在的心理,情感,心思比对外在的事物更感兴趣,也因此,我常常由情感、情绪做主,在一些思考反思的时刻或也可以尝到理性的乐趣——但通常不是基于某件具体的事情,而是,总偏重形而上。因而,可以说,我有时候表现出“理性思考”,然而,“理智做事”却少的又少。
另一方面,也与成长环境有关系,像是家族中最小的一个,很少需要自己做决定,母亲小时候的关心,焦虑,甚至表现得溺爱,父亲的不解,责备,在家中没什么地位,主张意见少,或者即使有了主张意见也通常需要考虑更多的意见,自主决定的空间少之又少。
故而,我之前长久的一段尝试,有意无意的了解那些哲学,心理学,中国传统文化,诗词,无非是一种身心补救的努力,甚至希望得到指引,救赎,重建,能够在这条路上有一些比较光明的方向。它们基本不是指向现实的,而是更多指向内心,人格,行为教育。我从来不以为在学校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毕业这样按部就班了之后就算得到了良好的教育。不,人格身心的教育,总是欠缺的。
也许我应该早点意识到,人格身心的教育,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主要在于自我教育,而这十分关键。故而,也许在初高中那会儿接触并更多了解哲学,心理学,传统文化这些东西会更好些。而现在,却走到毕业应该面临工作生存的阶段。有时我觉得除了学历之外,我可能不比一些高中生好到哪里去。
我的心理行为中,掺杂着许多因素,在具体事情上往往太幼稚,以至鲁莽,糊涂,而在整体人生观上,又似乎显得苍老,总之,不像这个阶段年轻人应有的心态。缺少了那种新奇,敏锐,希冀,干劲。
对自己关于现实的要求目前并不高,以后也尽量不再逞能,自以为是,听取一下有经验人的建议,考虑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条件。我也许实在不适合一个孤零零地碰撞,何况,也并没有雄心勃勃或者坚定良善的信念支撑着我。
目前这段时间可以暂得休息,等调节的可以些再说吧。目前在家怕难有多大作用,只好来到了医院。总之,基于现实,以后尽可能不要一意孤行了。
本末先后(自我分析)
网友评论
就这篇文章中,我恰好跟你相反哦,很多很多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