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清清
凌清清 第25篇原创文章01 咪咪给自己的课堂表现打2分
“咪咪,你满意自己上课的状态吗?你给自己打几分啊?”
上周,咪咪所在的学校举办开放日。我去听了两节课。一节写字,一节语文。这天,我们一起做手工,闲聊中,我问了她这个问题。
“我打两分。”咪咪抬起头,马上回答了我。
才两分?我很诧异,我对她上课的状态还是挺满意的。
写字课上,虽然老师没有把她写的字作为典范,让全班同学学习。语文课上,虽然老师没有叫她起来回答问题。
但是,我看到,写字课上,老师给她奖励了小红花,足以说明她写得还是挺好的。语文课上,她很投入、很认真地跟着老师的节奏,听、说、读、写。
我对她的期望是,上课认真听课,在课堂当场就把老师教的内容熟记。看得出来,她应该就是用这种标准来上课的。
所以,我很好奇,也很诧异:“咪咪,你给自己打两分,满分是多少分啊?”
“满分是三分。”听到这,我有点释然了。还好,她标准的满分不是十分。
“那你觉得自己是怎样的状态时,才可以打满分三分呢?”
“我想当小老师,上讲台教同学读书。”
我留意到在语文课上,虽然咪咪一直有举手,但是老师的确没有点她的名字。那节课,老师大概点了三个小老师上台带同学读书,也点了4、5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
我记得,期中考之后开了家长会。虽然咪咪的语文、数学单科成绩都排在前十,但老师表扬的“课堂活跃名单”中没有她的名字。
那会我就觉得奇怪,她成绩不错,应该课堂表现还不错,这样逻辑才通顺的呀。
02 怎样做才能当课堂小老师?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要相信一个人想要被主流社会价值认可的天然倾向”。
我很喜欢这个观点。现在看来,果然如同罗杰斯所说的那样,咪咪呈现出来的生命力是向上并且向善的。我很欣赏她有这种朝着主流社会所认可的方向去发展的意愿和期待。
“咪咪,妈妈很谢谢你这么信任我,愿意向我坦白你的心里话。你觉得自己现在做得不够好,还选择告诉妈妈,证明你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哦。妈妈很欣赏你哦。”
我一直在生活中实践6Q教育刘中良老师的《高EQ智慧父母精华班》的精髓“聆听、欣赏、我状况”。
此时此景,我先给她一个大大的欣赏,给她传递正能量,使她处在良好的情绪中。
接下来,我和她一起探讨如何做得更好。
“咪咪,妈妈那天看到你上课时一直有举手哦,证明你很认真听课,而且都听懂了,是吗?”
咪咪点点头:“是呀,我一下就都记住了。”
“那很好哦。妈妈好欣赏你这么认真,而且记忆力那么好,当场就学会并记住了。”
“那你觉得我们怎么做,老师会有可能下次叫你当小老师啊?”
“妈妈,你可以微信给老师,向她介绍一下平时我在家当小老师的情况?让她知道,我当得很好的。”
的确,她很喜欢当“李老师”,我们全家都是她的学生。她会把语文、数学、音乐课上学到的内容回家讲授给我们听。
“你还可以拍一段视频发给她,这样老师就更相信我讲得很好啦。我会在黑板上写上一个提问的问题,然后写上解答的过程…”
咪咪边说边走到她的小黑板前,开始在黑板上设计授课内容。
“嗯,你的提议很好呀。看来你很会想办法解决问题耶。妈妈真的好欣赏你哦。那下次合适的时候,我们就拍一段视频发给老师吧。”
我很欣赏她自己已经想到了两个很好的方法。
文 凌清清03 顺藤摸瓜,找到关键原因
“妈妈留意到,那天老师叫起来的同学,都是之前老师表扬过的课堂活跃人员耶。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那天是公开课,老师为了保证授课的效果,点名的都是老师很信任的,相信他们会做得很好的同学啊?”
“是啊,那个A同学,已经当了5次小老师了。那个B同学,也当了3次小老师了。”看来咪咪真的挺关注小老师这件事情。
“哦,这样啊。所以妈妈推测可能是一开始他们就很活跃,越活跃越经常举手上台好好表现,越好好表现越获得了老师的关注和肯定哦。”
“是呀,都怪我一开始的时候没有举手。”
“哦?为什么你都懂了,但是不举手啊?你是因为害怕上台吗?”
“是的,我有点害怕和担心。因为我的声音老是嘶哑的,所以我怕领读的声音不好听,怕大家会笑话我。”听到这里,我好像突然看到了一束光,照进了我苦恼了很久的困惑黑暗区。
自从咪咪上一年级以来,基本上每天回到家声音都是嘶哑的。虽然之前大班时也会偶尔声音嘶哑。但至少是断续的,还有段时间声音是正常的。
但上了一年级以后,就基本没有听过她不嘶哑的声音。坦白说,我们全家人都很担心,为这个问题没少教育她,不过成效甚微。
现在,她自己提到了这个痛点。我真的有种“天助我也”的豁然开朗的感觉。
“嗯,妈妈真的很感谢你这么信任妈妈耶,连让你这么不好意思的事情你都愿意告诉妈妈。
你知道吗?全家都很担心你的嗓子耶,我们还以为你一点都不在乎呢。原来你自己也是很希望声音变好的呀。那太好了。”
“我们继续一起来想想我们怎么做,才能声音不嘶哑,好吗?”
“多喝水;说话声音小点;早点睡觉,好好休息,保养嗓子。”这些都是我们天天在她耳边唠叨的话。
但此刻,变成从她口中说出来,这让我感觉我仿佛马上就可以再次听到了她清脆的声音。
04 过程可能有波动,接纳她
接下来的好几天,咪咪的声音好了一些。她每天回来都会告诉我,上下午都喝了两壶水,她也注意说话不那么大声了。我很开心她真的已经付诸行动了。
第五天,我很遗憾地又听到了她嘶哑的声音。
关于孩子的改变,6Q刘中良老师有段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话:
“接纳孩子现在的状况,接纳孩子的成长速度。
改变需要有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有反复,家长要温柔地坚持。”
文 凌清清
是的,我能做的,大概就是温柔地坚持,温柔地陪伴她、提醒她变得越来越好。
后来,我和她约定好,每天我出门前,提醒她要“注意保护嗓子”。
有时,她自己还会主动说,“今天我要注意保护嗓子”。
我相信,我很快就能听到她清脆依旧的声音。
我更相信,咪咪很快就会如愿以偿当上她的课堂小老师。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