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文社科读书读书
用逻辑思考提高沟通能力——《麦肯锡教我的谈判武器》

用逻辑思考提高沟通能力——《麦肯锡教我的谈判武器》

作者: edwardzhang24 | 来源:发表于2017-05-25 19:14 被阅读95次
图片网络

作者高杉尚孝,沃顿商学院MBA,纽约证券交易所认证主管,认证分析师。在麦肯锡任职多年。在逻辑思考、商务写作与谈判等领域经验丰富。

我原意是想读一本关于谈判的书籍,但通读全书,发现其关于谈判部分比较理论化。就谈判书而言,远不如《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谈判课》、《绝对成交》等。

但其关于逻辑思考部分比较实用,简单掌握以下三点,就能有效提高沟通能力:

1.陈述结论,然后陈述论据。论据能支撑结论。

2.明确主语和谓语

3.表达尽量具体,降低表达的抽象度。

1.陈述结论,然后陈述论据。论据能支撑结论。

从结论来说,要想做到有逻辑性,首先要观点鲜明,清晰明白地让别人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然后恰当地陈述能支持主张的论据。

最简单的逻辑结构可以是:

苏格拉底会死。(结论)

凡是人都会死,(论据)   苏格拉底是人。(论据)

所以,苏格拉底会死。(结论)

图片网络

比方说,你要求房东降低房租(结论),可以举出如下论据:

A.经济呈现通货紧缩的趋向,所以目前的房租行情正在逐渐走低。

B.附近的房租都降价了

C.自己的房租之前就偏贵了

D.自己收入下降了,负担起来有点困难。

E.自己一向爱惜房屋,按时交房租,从不给房东找麻烦。(举出具体事实)

通过以上论据,你要求“降低房租”的主张在逻辑上就是有道理的。不过,房租能否减少还得取决于供求关系,如果房东很容易租出去,恐怕降价会很难。有时,也得看房东的为人和你与房东的关系。虽然未必一定成功,逻辑性的思考还是能帮助你增加房东降价的概率。

再比方说,朋友问我,国庆节能否去青海湖旅游?

我的结论:国庆节去青海湖旅游是一个好的选择

论据一:相对于其它人山人海的景区,青海湖游客相对少,不拥挤,自驾路上不塞车。

论据二:因为不是热线,机票早一点订的话,还可以打折。住宿除了在青海湖稍微贵一些,其它西宁等地方价格和平时也差不多,没有被宰的感觉。

论据三:青海湖景色很美,附近塔尔寺、茶卡盐湖、清真寺等都很有特色。远途风光有异域风情。

青海湖,2010年国庆

论据四:羊肉特别好吃,烤羊肉串,羊肝、羊排骨、手抓羊肉等,鲜嫩爽口,价格也公道。

论据五:气候宜人,阳光明媚。10月初在青海湖,并不冷,也没有高原反应。

综合而言,人少,价格公道,景色美,食物可口,气候宜人,值得去。

用这样的方式给朋友提供建议比起干巴巴地说,“我觉得国庆节去青海湖不错,好玩”,有说服力得多。因为我的观点,有详实的论据做支撑。

可是,生活中,很多人都习惯性地只说观点,这本书(电影)很好看?哪里好看?反正就是好看,你自己去看吧。

网上喷子很多也只会说观点甚至谩骂,“你的文章很烂”,“哪里烂?”,“反正就是烂”。

这些就是没有逻辑的说法,很难令人信服。

2.明确主语和谓语

要想确保清晰表达,首先就应该使用主语明确的句子。说话不具备逻辑性的人,说的话常会缺少主语,或者即便有主语也多用代词来指示。比如,“这个,那个”之类,让人迷惑不解。

分析一下“这一企划应该积极推进”这个句子。

这个句子的主语是什么?不可能是“这一企划”吧,因为“这一企划”不可能生出手脚,自己推进自己。谓语则很明确,就是“推进”。那么,做出“推进”这一动作的主体是什么呢?

这个句子没有主语,显得很含糊。改成“本公司应该积极推进这一企划”就简单易懂了。

有逻辑表现力的信息,都是包含了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如果非要把“这一企划”作为主语,就只能改为“这一企划应该被积极推进”,尽管语法上没错,但做出推进行为的主体仍然不明确。

图片网络

我们经常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意无意省去主语,“应该解决这个问题”,这句话就没有主语,该谁来解决?没有主语,责任就没有归属,问题也永远得不到解决。

因此,我们在写作和口头交流中,要尽量避免被动态,那样会削弱语言的力度和可能导致误解。

作者闹过一个笑话,他看到张贴在车站内的海报,上面写着“色狼不能原谅”,困惑了好一会:“到底色狼不能原谅什么东西啊,怎么没写完?”。从逻辑表现力来说,因为缺漏了主语,让人困惑。

当然,我们都知道这句话想表达的是“我们不能原谅色狼”,我们已经习惯于生活中各种省略主语的说法了,这也是沟通发生误会的原因之一。

3.具体表达,降低表达的抽象度

比方说,假设你是生产负责人,当营业部门提出如下要求时,你会采取怎样的行动?

供需缺口越来越大,请调整生产!

问题在于,“供需缺口”和“调整生产”都属于高度抽象的表达方式。“供需缺口”到底是供大于求呢,还是供不应求?“调整生产”可以理解为减产,也可以解释为增产。

因此,为了避免误解,应该用具体的表达方式——

供给大幅超过需求,请减少产量

使用抽象语言最多的莫过于国企、政府机关等,“我们要大力推进XXX”, “落实”,“促进”,“重新评估”、“强化”、“合理化”等等,这个列表可以写一长串。如果没有具体的说明,这些口号式的语言要么让人无所适从,要么让人误解。

我家里的领导也曾让我,“帮我拿一下那个柜子里的那个东西”,我真不知道“那个柜子”是哪一个柜子(我家有好几个柜子),“那个东西”是哪个东西?我不得不一而再地纠正她。当她改说,“帮我拿一下卧室衣柜里的红色毛衣时”,我就能马上明白。

不过,我却被她调侃为,“没有悟性,缺乏心灵感应”,这让我很无语。

其实,高深的逻辑知识对大部分人来说都用不上。很多时候,麦肯锡的商业精英们使用的也是这些基本的东西,Back to basic(回归基本面),只要简单学会以上三点,你的沟通能力就能得到有效提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满满月:回想起学生时期老师讲的论述文了😊
    edwardzhang24:@满满月 哈哈哈,又接受了一番教育
  • 雨蓓蓓:逻辑知识很有用啊,谢谢分享!
    edwardzhang24:@雨蓓蓓 是的,我们的教育缺失了逻辑这一块,造就了很多非理性、狂热,人云亦云的人。

本文标题:用逻辑思考提高沟通能力——《麦肯锡教我的谈判武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cj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