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较无聊的报告文章。排名不分先后,仅以各人了解程度排位。
中国电影界常说的话是——跌落神坛。在电影早期(电影诞生于1895年)的20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上占据一席之地。相当有底气。
虽说最早的中国电影表现的是杂耍和戏剧。而且因为条件所限,演员们非常辛苦。不过在电影高速发展的20世纪二十年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电影已经与国际上的电影相比,已经没有显著的差异了。而且它以自身国家特有的特点成功打动了其他国家。据著名影星胡蝶女士说,作为一名电影人,她非常荣幸参与到二十年代的中国影坛。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中国电影如今的面貌呢?罗马不是一日建成,中国电影也不是一日毁掉的。长达十多年的战乱给中国各行各业都带来沉重打击。电影行业当然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了,我们自由了。却再也不可能自由发展电影了。
很多人都知道文字狱的危害。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电影被层层把控。不允许出现任何当局者不愿意看见的因素。历朝历代的最高领导人都无比详细地清楚从文化方面把控人民是怎样的行为。“文化大革命”时期,无数优秀艺术家被打成不良分子,受尽苦楚。似乎在中国,给人们带来欢乐的艺术家一直都处于低下的阶层。“文化大革命”结束了。它对中国电影造成的伤害却没有得到弥补,永远也得不到弥补。
经历长达数十年的把控。再也没有导演敢导反应社会问题题材的作品,也再也没有编剧敢写敏感话题的剧本,没有演员敢出演反应歌舞升平以外话题的电影。长久以来,我们就这样麻醉着自己。一代又一代。终于到了连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地步了。
不过,在21世纪以前,还是有艺术家醉心于艺术。另辟蹊径,打造了一些经典之作。而如今,许多人连敬业都谈不上,也没有什么天分可言。只懂得用大牌明星的效应和炫目的特效,美丽的场景去勾着国人掏腰包。全然忽略了对于电影来说,最重要的故事和内涵。
电影篇幅短小,最多不过两三个小时。这就要求它必须在这么点时间里把想要表达的全都表达清楚。故事必须引人入胜,内涵必须发人深思。从前,一个团队为了一部作品耗上一年或者几年是常有的事,用心拍了也未必能上映(每年上映的影视剧是有限的)。但整个团队都认真对待。而如今,多少人在拍着一部戏的同时在背着另外好几部戏的台词?团队以赚钱为唯一目标,观众大多是奔着某位爱豆或者只是图一乐。也就不要怪中国电影成为名副其实的笑过即忘的爆米花电影。实在闲的发慌时用来塞时间的泡面电影了。
不能由制作团队到观众整体检讨,中国电影就没有起来的可能性了。
坊间有句话说的好——最会讲故事的是英国人,最会拍故事的是英国人。英美本同源。如今有许多英国人正进军好莱坞。在电影的艺术水平上,美国人稍逊一筹。但是在电影受众面和票房上,美国人强上一些。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全世界戏剧爱好者的天堂。即使如今国际地位大不如前。贵族做派也不能少。二十世纪时,不少欧洲国家的电影都相当不错。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大师们陆续辞世,而后继乏人。如今的世界影坛上,能够与美国一决高下的似乎只有英国了。
英国演员的地位极高。他们甚至可以被政府褒奖。因为丰富的戏剧土壤。以及得荫于莎士比亚,这里的许多演员都有舞台剧表演经验。而且舞台剧演员比影视剧演员还要受人尊重。具有良好的表演经验和职业道德。英国演员中的很大部分是真心喜欢这一行业。所以即使一生都只能演演小角色。在无戏可拍时要去打零工养家也无怨无悔。
英国的编剧业也拥有悠久的格式化历程。也许某位不起眼的工人和家庭主妇就是一位编剧。而因为其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身份,也导致了许多电影得欧洲人或者本国人才能真正明白想要表达什么。这就限制了观众人群。从而导致了票房弱于美国人的电影。
英国人的商业片做的没有美国人好。他们的电影以文艺片为多。正如他们独特的英式发音和英式做派,很有腔调。
美国大片总有强大的吸金能力。狂揽全球XX亿不在话下。特效和商业片是美国人的拿手好戏。我始终觉得,美国人的电影,从内涵上比不上英国人。但是,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已经够了。和固执的英国人不同,有鸡尾酒之国称号的美国一直致力于推测观众的心理。比如那些为人津津乐道的cp和情节。事实上,都是电影人故意打造出来的。他们十分清楚这样做的效果如何。美国人的电影不论是题材还是观众受众面上来说都比英国强上不少。或许,他们一开始就致力于打造属于全球观众的电影。
在这里我就点出来《功夫熊猫》。这个火遍全球的系列曾令不少中国电影人气愤不已。从名字来看,功夫是中国的,熊猫也是中国独有的。美国人居然用一个四川的故事来大挣中国人的钱。他们大呼这是文化入侵,痛心疾首。
能怪谁呢?客观地说,就算中国人有拍的打算,能拍出这样吗?没有崇洋媚外的意思,比不上就是比不上。夜郎自大和一味地贬低中国,跪舔外国一样的恶心。如果这系列的电影能给中国电影人震撼的话,我希望这震撼可以再大一点。让中国电影人真正意识到不足,再登神坛。
著名导演李安,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者,慧眼识人的导演。他曾经历过相当长的落魄时期,不曾被人认可。而如今,他的坚持得到了回报。电影是技术,但更多的是艺术。不能赋予艺术品灵魂,那终究是个死物,算不得什么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