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拾遗专题精选推文
我曾经以为家乡的那些带着浓浓乡土味的习俗会随着我的远离故乡而慢慢在我的记忆中清除。然而,随着岁月的叠加,年龄的增长,那种种记忆像汹涌的波涛一样翻滚而来,在内心激荡澎湃。
每当我看到身处的这个异乡每到一个特殊的日子举行的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仪式,我就想到了承载着我整个的童年及少年时代的皖北大地会以怎样的方式去庆祝欢度,这样的回忆先是如点点星光,紧接着就变成了浩瀚苍穹中的星河,浓浓的思念和怀恋如江水般滔滔不绝。是诡异的岁月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什么是“落叶归根”。
小区里从昨天开始就挂起了红红的灯笼,大门口,树梢上,房檐下,大红大红的灯笼彰显着喜庆。忙碌的日子让我几乎忘记了时间,这样的喜庆提示着我牛年的脚步近了,那只憨厚忠诚的老牛正迈着稳健的步伐朝人间走来。而今天,就是小年了。在我的老家,这一天也是祭灶的日子。
在我的家乡,不同姓氏的人家祭灶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大部分人家是在腊月二十三,还有人家是腊月二十四。
我家的祭灶时间就是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小时候总是听家中老人说大户人家才能在这一天祭灶,至于我们家是不是大户人家幼小的我并不知晓,但是内心竟因此滋生出一种骄傲和愉悦感。后来在书中偶然看到关于祭灶时间中国民间的确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祀。
自我记事起,我们家族中似乎就没有做官的,几乎全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普通农家人,至于我们李氏家族为什么会在二十三祭灶也就不得而知无从考究了。
这一天的到来对于还是孩子的我来说总是充满了喜悦,因为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喜气洋洋地为过年做各种准备,一年忙到头的父母也放下了手中的各种农活给予我和哥哥全天候的陪伴。
这一天的下午,勤劳爱干净的爸爸妈妈总是给所有的屋子来个大扫除,妈妈的干净整洁和收拾房间的能力是在那个小村庄里出了名的,而且麻利的她做家务事的时候很少让别人插手,尤其是我这样做起事来拖泥带水笨手笨脚的孩子,妈妈总是让我到一边玩去。
妈妈太勤快能干了,而且不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孩子有可能就会在那方面的能力会差些,我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验证了这点。但是父母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会熏陶孩子,那种品质越经历岁月的打磨就越加明显,就如现在的我看不得孩子们随手乱放东西,也看不得家中的物品杂乱无章,否则便会狂躁而焦虑,我想正是因为在成长的时光中耳濡目染了妈妈的良好习惯,它们随着岁月一点一滴烙印在了我的大脑里,成了我思维的一部分。
那时候每家都会打扫卫生,等到了快傍晚的时候,左邻右舍的卫生清扫工作都结束了,我总是发现自己家是最干净整洁的,从屋顶的角落到桌子上的物品摆放,都是那样清清爽爽。小小的心里又因此有了更多的幸福和骄傲,觉得自己的爸爸妈妈总是比人家的厉害。
晚上,祭灶才真正开始。
为了使祭灶更加虔诚,更能为我们的小家庭祈福,祈得来年的风调雨顺,平安健康,爸爸妈妈各有分工。爸爸郑重地把前几天就从集市里买的灶爷爷和灶奶奶的贴画贴在厨房里靠近灶台的墙面上,他总是一边贴一边真诚乐呵地说:“灶爷灶奶,我们一家把你们给请来了,一定保佑我们一家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贴画上慈眉善目笑容和蔼的灶爷爷灶奶奶真是让人感觉喜气洋洋又心生欢喜。
而妈妈那边呢,一直忙着祭灶的晚饭。晚饭特别简单,几乎每年如此——妈妈亲手擀的面叶子。其实家里一年中大部分时候的晚饭都是妈妈做的面条,而小年的晚上不知道为什么家家都是用面叶拜祭灶爷灶奶。
妈妈对面叶的要求极高,因为不仅仅是给我们一家人吃的,更重要的是要献给能够保佑一家人,给一家人带来好运的灶爷灶奶。她总是把面和得软硬适中,揉面的时间不长不短,面片切得整齐好看,此时面叶成了她手中的艺术品。爸爸和小孩子们在她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是不能插嘴的,比如我如果好奇地问:“妈,这个面叶灶爷爷灶奶奶会喜欢吃吗?”妈妈就会赶紧严肃地说:“小孩子不要乱说话!”可是我实在是没有乱说话呀!而现在,当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突然明白:我想,那是妈妈对护佑一家人的灶爷爷灶奶奶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虔诚,担心孩子的话会冒犯了这两位可爱的神仙老人。
妈妈做饭爸爸烧锅的时候,我和哥哥就会四处乱窜,那时候每家每户都敞开着大门,孩子们想去谁家也不用打招呼,直接去就好了。家家都是炊烟袅袅,炊烟从烟囱里慢慢升腾,随风轻舞,村子被笼罩在一片安详和静谧中。再过一会,各家迎小年接灶神的鞭炮声在小村庄里噼里啪啦地响起,此起彼伏,处处洋溢着热闹和喜庆。
这时候,各家大人大声地喊着自家孩子们的名字回家吃饭,比如:“小飞回来吃饭啦!”声音悠长,又极具穿透力。孩子们大声回应着“哎……我回去了”,声音同样悠长而极具穿透力。
回到家里,妈妈已经盛好了六碗面叶,除了我们一家四口的,还有灶爷爷灶奶奶的。她总是恭恭敬敬地把筷子整整齐齐地摆在灶台上,等候一会,然后才让我们端起碗,拿起筷子开始吃。
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的祭灶仪式到此就全部结束了。而这些我曾经似乎并没有过于在意和期待的,竟然在岁月的沉淀下越发的有了生命力。我慢慢从时光的长河中把它们打捞起来,竟然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此刻,在城市里这样的一个傍晚,已经到了该放鞭炮迎灶爷爷灶奶奶的时候,可是四周一片静谧,厨房奶白色的瓷砖上也没了那两位慈眉善目笑容和蔼的老人的影子。不知道爸爸妈妈今天是否打扫了卫生,是否依然还在厨房里贴了贴画,是否准备好了鞭炮,擀了面叶?
而我准备在今天晚上和先生一起,再叫上孩子们,给家里做一次大清扫。一边大扫除一边告诉孩子们我的村庄里的那些热闹的鞭炮声,那些袅袅上升的炊烟,那张姥爷贴在墙上的灶爷爷灶奶奶的贴画,那碗姥姥擀出来的好吃的面叶——童年时光里那些祭灶的往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