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糖豆学院 · 疯狂读书营书评区读书让生活美好读书
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043-1:《创新的扩散》(上)

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043-1:《创新的扩散》(上)

作者: 北京杜豆豆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08:16 被阅读25次

    文/杜豆豆

    在IT圈里待久了,走哪儿都总听见一个词儿“创新”。

    心里常常疑惑,到底什么是创新呢?

    搞个新发明?出个新成果?研究个新课题?开发个新产品?反正,只要是这世上没有的,你又捣鼓出一个,就是创新。

    至于这个创新能不能用,倒反而是无关紧要了。就像童话的经典结尾一样,反正我历尽艰辛把新东西给造出来的,至于这个新玩意儿是不是“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那就不是我的事情了。

    由此,我发现一个问题,创新本身是不够的,创新的落实才是最关键的。

    到底能不能用?多少人在用?用得效果如何?这些,才是创新真正的价值体现。

    如今,在几乎“全民创新”的时代里,该如何让创新实现价值,值得我们好好探讨。

    《创新的扩散》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解读创新在不同阶段扩散的规律和策略的。同时,创新扩散理论做为传播学领域有关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理论之一,也是由本书作者埃弗雷特·罗杰斯(E.M.Rogers)提出的。

    埃弗雷特·罗杰斯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传播学学者之一,美国传播学院经验学派的代表人物,全球知名的创新和传播学教授,也是世界颇有影响的媒介研究者和发展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他40年专注创新扩散领域,是公认的第一权威,《创新的扩散》一书奠定了罗杰斯作为创新扩散开创者的地位。

    所谓创新扩散理论,也就是通过媒介让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在本书中,作者使用了大量有针对性的详尽案例,帮我们理解了创新在传播过程中的诸多规律。在这些规律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还可以学习到许多该理论的重要概念和操作实务。

    如果你是研究创新的,这本书一定是你的必读书,放在枕边的“圣经”。

    接下来,我就来分6个重点为你讲讲本书的重点核心内容。

    1、扩散理论

    扩散理论最早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有3个重要来源:

    第一个是法国的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的“模仿定律”,他观察到按照时间顺序,创新扩散会呈现“S”曲线。

    第二个是德国的格奥尔·齐美尔,齐美尔最感兴趣的话题是“陌生人”,用非常独到的眼光来观察个体和体系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是德国、奥地利和英国的扩散学者们。他们的主要贡献是引起其他社会学家对扩散的重视。

    为了清楚地了解扩散研究的历史,我们将追踪九大主要的扩散研究传统,包括:

    人类学研究传统。他们擅长与受试者打成一片,以便于从受试者的角度看问题,并获知受试者是如何看待创新推广机构和推广人员的。

    早期人类学。他们喜欢使用定量的方法。

    农业社会学。这是研究报告最多的研究传统,同时也为创新扩散提供了基本的研究范式。

    师范学院的扩散研究。比如国际幼儿园在全世界的扩散,就是很好的例子。

    公共卫生及医疗社会学。比如,医生或保健人士所采用的创新药物。

    传播学。比如,重大性的新闻是通过人际关系网络渠道传播的。

    营销学。比如,通过手机进行新商品的扩散。

    地理学。强调空间是影响扩散的因素之一。

    一般社会学。主要关注新理念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口口相传的过程。

    那么,扩散研究类型都有哪些呢?

    包括八类:创新的早期认知、同一社会体系不同创新的采用率、创新精神、意见领袖、扩散网络、不同社会体系创新的采用率、沟通渠道的使用和创新的结果。

    什么是扩散?创新在特定的时间段内,通过特定的渠道,在特定的社群中传播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传播。

    什么是传播?参与者为了相互理解而发布和分享信息的过程。

    创新扩散是怎么回事?创新的扩散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某些创新推广缓慢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创新需要过程,接受、采纳,亦或拒绝都需要一段时间。这个过程需要满足:某创新在某时间段内通过特定的沟通渠道在某社会体系成员里传播。

    所以创新扩散的四大要素包括,创新、沟通渠道、时间和社会体系。

    2、 创新扩散第一要素:创新

    当一个观点、方法或物体被某个人或团体认为是“新的”的时候,它就是一项创新。

    创新-发展过程包括:需求/问题、研究(基础及应用)、发展、商业化、扩散和采用、结果。

    其大致过程如下:(一)意识到问题及需求。(二)基础及应用研究。(三)发展。(四)商业化。(五)扩散和采用。(六)结果。需要指出的是,这6个阶段是按线性顺序发生的,但在现实中,经常有的阶段没有出现,时间顺序并不准确的情况也会发生。

    技术的发展和扩散有没有为社会经济带来平等这个问题,答案来自社会经济地位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将如何影响它的每一个阶段。

    例如,关于西红柿收摘的研究就可以说明。加州是美国的第一农业大州,西红柿是加州最主要的农产品。西红柿采摘机的发明初衷是担心劳工短缺。后来,这项创新产品出现后,对人力、种植地点、消费者行为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创新-发展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开始向潜在用户扩散创新,如何评价一项创新的功效、安全及其他因素。比如,基础研究成果发展到相关应用的周期非常漫长,常有20年之久,像农业的杂交玉米就是个典型例子。

    采用率是指社会体系成员接受创新的相对速度,通常是以某段时间内(如一年)接受创新的总人数来衡量。比如,新款护肤用品在试卖阶段销售很好,10个试用者中有一个购买,采用率就是10%,因此可以推断在正式销售阶段会畅销。

    相对优势是指创新相比被其取代的现有观念或技术优越的程度。由以下方面来衡量:经济因素、社会因素、预防性创新、激励效应、强制接受。比如,汽车安全带就是一项预防性创新。如果能够完全被接受,每年可以解救9000多条生命。

    兼容性是指创新和目前的价值体系、过去的经验以及潜在采用者的需求相一致的程度。创新的兼容性要考虑以下因素是否兼容:和社会价值与信仰体系兼容、和过去引入的观念兼容、和个人需求兼容、技术群、创新的命名、创新的定位和接受度研究、乡土知识系统。比如,今天的印度民众仍然强烈反对用左手进食,如果你试图说服十亿印度人改用左手用餐,就是没有考虑和社会价值体系的不兼容。美国一家肥皂生产商将商标注册为“Cue”的产品销售到法语语系国家,而在法语中Cue有下流、淫秽的含义,就是命名的不兼容问题。

    复杂性是指理解和使用某项创新的相对难度。例如,在美国,最早家用电脑在推广过程中,普通用户会因为其复杂性而心烦意乱。

    可试性是指创新可以在有限的基础上被试验的程度。例如,有些创新产品有试用装,会吸引一批早期采用者,其采用率也相应会提高。

    可观察性是指创新成果能被其他人看到的程度。比如计算机的发明,可观察性就很好。

    根据创新采用者的时间不同,会出现相应的创新-扩散曲线,即随着人数的不断累计,会出现“S”形曲线。

    刚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接受创新,“S”形曲线走势缓慢;之后很多人接受创新,曲线走势急速往上攀升;再接下来,剩下的人零星地接受创新,曲线走势又变缓慢。这个“S”形曲线是呈正态分布的。

    以创新性为基础的采用者可以分为5个种类:创新先驱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大众、后期大众和落后者。

    创新先驱者具有冒险精神,是新思想纳入系统时的“把关人”;早期采用者是备受尊敬的,常常是别人的效仿对象。早期大众是深思熟虑的,在扩散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后期大众是谨慎多疑的,他们是跟随者。落后者是传统保守的,很多人是与社会网络系统隔离的遁世者。

    不同的采用者类别在社会经济地位、个性及价值观、沟通行为及方式这些方面存在着差异。

    早期采用者比后期采用者所处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要高。也就是说,社会地位通常和创新性成正比。早期采用者具有更强的移情能力、更少的教条主义和更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并且具有更高的智商,在教育、职业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热情和抱负。早期采用者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人际关系网中有更高连接性,眼界更开阔,意见领袖的人数更多。

    (未完待续)

    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您觉的文章有用,别忘了在文末点赞哦。

    作者简介:

    杜豆豆,IT从业20余年,爱好广泛,本科时修英语、计算机,研究生修美学、心理学。早年创过业,后就职多家全球知名IT外企,现工作于某研究院。性格淡泊宁静,书痴一枚,闲时码码字。兼任多家平台签约作者。愿倾尽一生之力,读经典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过有深度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生必读的万卷好书043-1:《创新的扩散》(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kkp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