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淄赶烤

作者: LHL林海雪原 | 来源:发表于2023-05-07 20:56 被阅读0次

五一假期里,山东一个不很知名的城市被网民推上了热搜。不是因为风景秀丽的景点,也不是因为什么突发事件,更不是因为类似唐山打人事件而闻名,而是因为随处可见的再普通不过的烧烤。人们趋之若鹜,几天时间,便站在房顶上吹喇叭——名声远扬。这个城市的名字叫淄博。

我心里很纳闷,淄博,一个地级市,与众多的明星城市相比,没有与之以较高下的名胜古迹,为何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烧烤,就能让人如此神往?中国之大,美丽景点数不胜数,文物古迹不计其数,让人心旷神怡的桂林山水,让人留连忘返的江南水乡,让人肃然起敬的名山大川,哪一处不给游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人们为什么会舍弃这些,而争先恐后地前往淄博,去品尝那再普通不过的随处可见的烧烤?

为什么去淄博吃烧烤?马上有网友给出了答案,因为在淄博吃烧烤,不缺斤短两,放心食品良心价,不用担心挨宰当冤大头,还有淄博人的热心肠。被人尊重,头一回有了在外被人当人的舒心感觉。

然而有网友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耗时几天,开车行驶几百甚至上千里地,花费几百元或上千元,就为去淄博吃一顿普通的烧烤?是不是有点儿得不偿失。在家门口花百十元吃一頓有滋有味的烧烤不香吗?何必舍近求远去做那孩子比娘还大的亏本买卖。

有网友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立马提出了反驳:难道你真以为这么多人赶赴淄博就是为了吃顿烧烤一饱口福吗?你若这样认为,那就大错特错了。

人们去淄博,名义上是为了吃烧烤,实际上是为了体验那份久违的温暖、诚信和朴素。是为了去感受那份信任和尊重;是为了去享受那种心情舒畅和快乐的甜蜜滋味。

到了淄博,少了几分焦噪,多了几分心安;少了几分恐慌,多了几分踏实。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生怕污染了心中的那份圣洁。所以说,淄博只所以能吸引游客,不单单是烧烤,而是国人异常看重的一种品质——诚信。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淄博现象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惹来人们的观赏和发自內心的喜爱,不由自主地要发出欢呼,好让尚未知晓的人们也能一睹为快。让心存善良的国人知晓,世上依然有美好。

写到这里,不由想起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是一个虚构的世外桃源,里面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都是作者的美好幻想,是凭空杜撰的。而淄博现象就好像一个现实版的《桃花源记》,自由平等、童叟无欺,民风淳朴,欢乐祥和,互相尊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是虚幻的《桃花源记》不能比的。

五月六日,国家发改委发文表扬了淄博现象。主要有三点,第一诚信,第二信用,第三放心。诚信精神在这片土地上“蔚然成风”,公平公正,不失温情,是淄博的招牌,也是真正的人间烟火。

也许缁博现象会如昙花一现那样短暂,但它至少绽放了一次,让冷漠的人们欣赏了一次美丽而壮观的人间烟水,让孤寂的心有了一次被温暖包围的机会。我坚信,淄博现象会像‘红日天天升起一样,会永远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其他的城市在感受它的热量之后,也必将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的社会将因此更加和谐幸福,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国人的衷心祝福。

赴淄赶烤,淄有水却冒出了火苗,烤有火在淄是真真切切地火了起来。愿这人间烟火越烧越旺。

竹签烤肉香气飘,

引来吃客竞折腰。

敢问此串有何殊,

只因情在其间绕。

62,50

相关文章

  • 窑鸡王

    体弱意志坚, 大义赴刑窑。 虐烤何足惧! 出炉名声响。

  • 齐郡

    齐郡在什么地方? 在山东临淄,临淄原名营丘,因东临淄河,被齐献公更名为临淄。 临淄历史悠久,太古太昊伏羲氏兴起在齐...

  • 淄夜

    悲伤在这个没有防备的夜 往事一幕一幕缓缓的出现 人这一生有多少过客 有几人想留在我身边 孤独的滋味 让我害怕去体会...

  • 临淄

  • 征途

    偌大天地谁人求, 赶将烈马赴乾州。 笑看东风吹似火, 横刀飞甲也风流。

  • 营口行

    远赴营,赶项目 景未逛,味未尝 突觉倦,鲅鱼游 尺寸走,金散尽

  • 【琼林漫步】59淄渑

    【原文】 淄渑之滋味可辨,泾渭之清浊当分。 【注释】 淄渑:指淄水和渑水,都流经山东。传说春秋时齐桓公的宠臣易牙,...

  • 2018-06-24

    赶至东床剪若途, 来年秋早杏先熟。 不知谁人话煮酒, 却把心肠赴春游。

  • 赶!赶!赶!

    今天的时间就是在赶赶赶中度过的,赶时间打通时,赶时间出业绩,赶时间下班,赶时间吃饭,赶时间看房子,赶时间学习,总之...

  • 赶,赶,赶

    最近什么都处于一个快节奏的状态。 起床匆匆,吃饭匆匆,睡觉匆匆,上课讲课匆匆,连上厕所也匆匆…… 太多的事一下子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赴淄赶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ork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