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专题月刊筛选池心理心理专题推荐集
粉鹿晗,迷游戏,网络社交:父母难以理解的00后

粉鹿晗,迷游戏,网络社交:父母难以理解的00后

作者: 八段锦 | 来源:发表于2017-10-10 09:16 被阅读2333次

    人生何处不心理,待我为你八一八

    昨天12点,鹿晗宣布和关晓彤在一起,导致微博瘫痪,热度超过了最近任何一个公开恋情的明星。晚上八点多我看微博的时候,点赞量已经达到415万。

    有“鹿晗粉丝跳楼”的信息发出,虽然辟谣消息马上就发布了,不过看这种情况,这条谣言还真显得有点可信呢。

    朋友圈里,有人发了一条“谁能告诉我鹿晗到底好在哪里”,其实我也挺好奇的。小男人的同学,00后们,从小学就开始粉鹿晗,男生女生都有。

    作为父母,如果完全理解不了他们为什么会那么狂热地成为某个人的粉丝,那你理解起这些00后恐怕也会很吃力。

    01   了解他们,真的很难

    前几天,小男人的朋友圈里突然冒出一条信息。

    “我是这个xxx(小男人同学的名字)的妈妈,我孩子忘下微信了,我进了他的微信发了这条朋友圈。我看他经常玩微信有时候还会边玩边笑。我孩子思想比较单纯,怕网上有些骗子骗了他。为了他好,能评论告诉阿姨他平时都看些什么?对象是谁吗?”

    小男人的第一反应是谁在恶作剧,而我看了却有点心酸。

    那个孩子上小学时是个非常省心的学霸,和父母关系也很好;上了初中以后突然沉迷网络,沟通开始变少。

    如果不是孩子不肯和父母多说,而父母又实在担心的话,何至于出此下策?

    说下策,是我相信这个妈妈绝不可能通过这种方法得到想了解的信息;我知道这点是因为我也曾经这么干过,虽然方式略有不同。

    那段时间小男人总是抱怨白天很困,我怀疑他晚上躲在被窝里玩游戏,忍不住偷偷向小男人同学的妈妈打探。

    同学的回答极其“官方”。他把小男人先夸了一顿,说断没有此事;然后让他的妈妈转告请我放心,说他们会彼此监督、好好学习的。

    听到这个回答以后,我彻底死了从他同学处打探情况的心。

    毕竟他们才是彼此理解、不会轻易出卖哥们的朋友,而我们这些爸妈们,尽管还一厢情愿地以为自己很开明,其实不过是他们共同防备的“敌人”和背后嘲笑的对象吧?

    只要孩子用敏锐的雷达探测出你的期待和好恶,察觉出你还固执地拥有一些试图改造他们的“天真”想法,他们很快就能学会只说让你放心的话,把真相掩藏得滴水不露。

    打听不到,那就自己去偷看朋友圈?

    这个方法可能更糟,圈里充斥着各种无聊的或者诡异的信息,你看了绝对会更心塞。

    比如晒游戏界面的,吐槽作业太多的,或者是这种风格的:

    “石头剪子布,我输了,你指定人我去表白;我赢了,我指定人你去表白,敢玩的转”。

    还有更大胆的,“不会舌吻怎么办”。

    你要是当真,就真输了。

    这是一群随着网络长大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特别的表达方式,他们的语境我们完全进入不了;

    他们习惯于网络社交和通过社交软件吸引关注,每一个可能都是戏精,撒娇卖萌求关爱;他们对网络的热衷让我们烦恼;

    他们对我们感兴趣的事情毫无兴趣,而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更是一头雾水;

    他们对爱情的渴望出现得比我们早、表现得比我们大胆;你眼里的乖小孩,说不定已经有过好几个女朋友,而且不止拉过手了呢~

    而对偶像投入那么多关注,是这代人突出的文化现象,背后藏着的可能是很复杂的心理需求,寻求认同、话语权、表现欲、情感宣泄、自我替代等等。

    我们这么热心地想要保护和教育00后们,而事实却是,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他们。

    02   教育的起点,是尊重孩子的个性

    从2006年开始,北师大纪录片中心花了十年时间,跟踪记录了一所幼儿园里十多位00后的孩子,央视最近播出了这部纪录片《00后》。

    导演张同道想要拍这部片子,是因为发生在儿子身上的两件小事。

    儿子四岁的时候,张同道洗完手后让儿子洗,没想到儿子一伸手,就大叫:“水这么烫!”

    张同道说,“我没觉得烫啊!”

    “那是爸爸你认为不烫,我觉得很烫。”儿子的回答让张同道愣了下。

    还有一次,他带儿子去北戴河玩,上车时,儿子抱了一个鞋盒子。

    “出去玩拿个鞋盒干嘛,放回去。”

    张同道刚说完这句话,就发现儿子马上就要哭出来了。再问才知道,这个鞋盒是儿子在幼儿园做的一个科学小发明。他随口一句话,就深深打击了儿子的成就感。

    这两件事让张同道意识到,作为爸爸的他,对孩子的认知还远远不够。

    “假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那么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是教育的起点。”

    在这部纪录片里,你不仅可以看到孩子在各种教育模式下的成长轨迹,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很多家长和成人对这些00后的理解和接纳还差得很远。

    有位“管不了”孩子的妈妈说了句很有意思的话,“你让妈妈先更年期,你再青春期。”

    你指望父母理解你,可父母还希望你理解他们呢!

    有个叫“一一”的女孩,显得和其他人都“格格不入”,总是一个人玩;不过幸运的是,她的父母本身就是安静型,并没有觉得她异常,也没有过多干涉。

    但是周围的大人,都不能接受她这种状态。

    来拍片的人,换着法子不停地问她:“你为什么喜欢一个人玩啊?”,“你想和我们中的谁一起玩啊?”

    园长说,你将来肯定需要一个朋友,你将来肯定要结婚的,那时候你怎么和别人在一起呢?

    平心而论,这个“芭学园”的园长看起来还是很有耐心的,她至少认可了孩子一个人也能“自得其乐”;但是出于对孩子未来适应社会的担心,她还是忍不住用结婚来说服三岁的孩子和朋友一起玩。

    难道三岁的孩子能搞懂结婚的问题吗?

    这样的问题更多表达的是成人自己的愿望和价值观,常常隐含着对孩子行为的不认可,并且很容易引起对方的戒备。

    从一一一次比一次更坚定的回答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关注更加强化了大家都不喜欢她一个人玩的感觉,引起她的反抗。

    开始她还笑着说只是喜欢一个人玩,耐心解释为什么不想和别人玩,后来就变成防御性的“这是我的选择”,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坚决和严肃。

    《窗边的小豆豆》里真正的巴学园校长,在小豆豆独自把粪坑掏得底朝天的时候,既没有问:“你为什么要一个人玩这种游戏?”,也没有说,“这样多臭啊!”

    他只是默默地看了一会,然后嘱咐了一句,“挖好之后要恢复原样哦!”然后就背着手离开了。

    因为太不合规矩而被其它幼儿园都赶出来的小豆豆,最终能健康长大,还保持了独特的个性,和这个校长曾经给予的无条件支持,不能说没有一点关系。

    这种真正不干涉和信任的态度,正是我们最稀缺的。

    习惯性评判孩子的行为,给出我们认为最好的建议,其实就是不相信他有能力按自己的选择生活。

    一一的妈妈终归还是在园长的建议下努力带她融入群体,升入初中的她品学兼优,也学会了交朋友。

    但是有谁知道,她究竟是变得更强还是变得更普通?

    如果不干预的话,那个很有主见的小女孩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13岁的一一说了一句话,我很佩服小时候的勇气,如果是现在,没有朋友我会很不适应。

    也许出于好心的干预,不一定会带来最适合孩子的结果。

    03   孩子早都变了,老师和家长还在痴迷不悟

    陈默老师曾经说过,中国的孩子早都变了,而老师和家长还在痴迷不悟,希望用老观念管教他们。

    其实真想了解他们也不难,只需要先明白两件事。

    第一件事,00后和00后的父母们根本就是两个物种。

    作为父母的这一代,可能有幸刚摆脱了物质困境,但还没有彻底脱离根深蒂固的匮乏感和吃苦式教育的影响,是偏沉重型的人类;

    但00后,甚至再往前一点的90后们,他们拥有天然轻松的快乐和幽默感,有丰富的知识面和开阔的眼界,也有更高的话语权要求,渴望自由、平等、爱我所爱、自我选择的人生。

    未来社会里,我们这一代欠缺的创造力和活力就依赖于他们这些“轻”人类。

    和我们的“重”比起来,他们的“轻”反而是优势,而不是我们常常以为的,“他们毫无深度,只会享乐”。

    教育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你所有的经验可能都不适用,需要更长远的眼光、更多的认知和包容心。

    你要想明白的第二件事,就是从发展的眼光看,父母从来都代表落后的一方。

    他们才代表人类进步的方向,本可以生活得比我们快乐得多,但如果父母一辈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压制孩子,给他们本来轻灵的翅膀加上沉重的砝码,结果就是让他们比我们更早承受压力,进入精神痛苦的状态。

    对于不熟悉或者不确定的事物,最好的办法其实是保持敬畏;在了解之前,不要轻举妄动。

    也许,我们都应该向非洲丛林里的猎豹学习。

    在大多数时间里,猎豹好像都只是懒洋洋地待在那里一动不动,但其实它们一直睁着眼睛、竖起耳朵不断留意,静观其变,然后攒足了力气在关键时候命中目标。

    唯一不同的是,猎豹是要追杀猎物;而我们,只是希望我们的孩子过得更好而已。

    珍惜咱出手的机会,管住喜欢唠叨的嘴和伸得过长的手;学会安静地等待,但同时也睁开双眼去看,竖起耳朵去听,开阔视野努力去理解,打开心灵深深体会这些和我们完全不同的物种。

    这样,至少他会珍惜你的意见,把你当父母甚至是朋友来看,而不是当敌人对待。

    与各位00后的父母们共勉。

    ·End·

    作者 | 八段锦,简书心理2017上半年推荐作者,教育心理学硕士。

    出版两本心理专著,从建筑师到专栏作者+讲师,一直在努力让心理科普真实、有效、明白,所有人都能轻松学懂心理,自我成长,最喜欢的主题就是“了解自己”和“美好关系”。

    原创不易,您的评论和点赞对我都很重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粉鹿晗,迷游戏,网络社交:父母难以理解的00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qam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