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个很火的广告视频“西红柿炒鸡蛋”。
一个留美中国学生,下午四点有同学来家里聚会,他自诩要做美味的中式料理。其中一道是西红柿炒鸡蛋。但是他既不会切西红柿,也不会打蛋,于是想到给妈妈发微信求助。
妈妈先是发了个语音,但他听不明白,不耐烦地挂了电话。后来妈妈给他发了个完整的烹饪视频。他照着视频里的示范,成功地做出了色香味俱佳的西红柿炒蛋。
在接受众人赞美时,有同学问他: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是多少?当他回答“12小时!”的那一刻,突然意识到,爸爸妈妈是在凌晨4点起床给他录的视频。
很多人看了视频,都被广告里的温情感动。可是我想说的是,这个不懂事的留学生和这对不辞辛苦连夜录制视频的父母,所演绎的亲子关系令人悲哀,因为缺乏界限感。
什么是界限感?
心理学意义上,界限感是指在人际关系中,懂得自己与其他人或物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厘清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受侵犯,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
简单地说,界限感就是在人际关系中掌握适当的分寸,你有你的空间,我有我的自由,各得其乐。
1
一个人缺乏界限感,常常把自己的事托附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的界限,也常常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界限。
中国人的亲子教育常常是界限模糊的。不少人都已经成年,还是和父母吃住在一起。有的人即使结婚生子了,成立了自己的新生家庭,还是会很依赖父母。
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亲子关系会给家庭带来怎样的结果呢?
孩子一有事不是先自己想办法解决,而是求助父母;父母面对孩子的要求不是先鼓励他自己完成,而是有求必应。结果,孩子一辈子离不开父母,而父母没有自己的人生。
父母付出越多,对孩子的偿还期望就越高,在漫长的等待中心理很容易不平衡;同时容易自认为有功,认为侵入和掌控孩子的私人领域是理所当然。比如,偷看孩子的日记,私拆孩子的信件。这些做法,不但无法换来孩子的回报,反而会招致孩子的不满。
更多的父母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恨不得替孩子赤膊上阵,生怕孩子磕磕碰碰。孩子小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本应该自己爬起来,父母却看着心疼,立刻过去扶起。等孩子长大了,明明有能力独自上学,父母却背着孩子的书包,早晚接送。孩子的界限感在父母的过度疼爱中,一点点丧失。
不要小看了界限感,它会影响到孩子将来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发展。比如,谈恋爱时,因为没有界限感,会让他每天和恋人斤斤计较,谁爱谁更多一点,彼此折磨。参加工作了,和同事的相处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本不应该自己承担的,却不会拒绝;本应该自己承担的却常常把责任推给他人。成家之后,面对新生家庭衍生出来的更多人际关系,也是焦头烂额,无法应对。
2
中国式家庭往往缺少“分离感”:孩子虽然成年,但是父母依然会以监护人自居,以爱为名控制着孩子。
有的父母无法从和孩子的共生关系中得体地退出,无法把自己的孩子看做是和自己完全不同的独立个体,不管孩子多大,始终认为孩子依然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无法分清你是你,他是他。
这些父母为了“爱孩子”,为孩子安排人生的每一步,也不管这是否是孩子自己想要的。
微博上曾有个段子,精准地描述了这种父母的“用心良苦”:
5岁:我给你报了少年宫;7岁:我给你报了奥数班;15岁:我给你报了重点中学;18岁:我给你报了高考突击班;23岁:孩子,我给你报了公务员;32岁:孩子,我给你报了“非诚勿扰”……
孩子从小到大的生长轨迹,都是父母来规划的,即使孩子长大成人。这些看似对孩子的爱,其实是把孩子看成自己的附属品,希望能够永远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小卢是80后独生子,从小被父母宠到大。父母只要他学习好,啥都不要他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到了小学还是母亲帮忙系鞋带。
小卢结婚有了孩子后,父母为了方便照看儿子和孙子,特地在小卢同一个小区租了房子。父亲负责带孙子,接送孩子上下幼儿园;母亲承包家务,一日三餐,打扫卫生,洗衣服。
小夫妇俩下班回到家,就往沙发上一躺,不是看电视打游戏,就是一人握着一部手机……
公婆忙前忙后,他们熟视无睹,就好像孩子不是他们生的。老两口一开始还挺乐呵地照顾孙子,可是孙子到了4岁多,越来越顽皮,他们渐渐觉得体力不支,也开始抱怨。然而,想想这样可以帮儿子省力,就忍了下来。
后来,公婆终于身体吃不消了,回老家了。小卢夫妻俩乱了手脚,整天为生活琐事吵架。老婆干脆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夫妻俩打起了冷战,婚姻岌岌可危。
老俩口心理其实也非常矛盾,既希望孩子独立,又担心孩子翅膀硬了,不需要自己了,深深的失落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孩子抛弃了。于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起居生活,可是这样做不是爱,而是“害”,因为他们替代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一个总是依附于父母生长的人,永远都无法学会独立面对社会,更无法自己独立生活,终于变成“巨婴”。
像小卢父母这样的中国式家长“含辛茹苦”,归根到底是他们把自己的价值感都放在孩子身上,看不到除此之外,自己也有存在的价值。
汇丰银行曾发布过一份全球教育报告:超过82%的中国家长已经做好为孩子的成功作出“牺牲”的准备,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国父母几乎完全丧失了个人时间。
这些父母希望通过对孩子的控制来实现自己的占有欲,通过对孩子的依赖来获得自身的安全感,通过对孩子的呵护来寻找价值感。
3
为什么成年以后还离不开父母?
一方面因为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害怕独自面对现实生活的艰辛。从小有父母的宠溺,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各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对离开父母后的未知和不确定充满恐惧。
一方面怕自己离开父母,会让父母伤心。有的人还会屈于这种压力,在不知不觉中,以各种方式使自己停留在需要被父母照顾的状态中,来缓解父母被抛弃的焦虑。
可是,孩子长大了,就应该和父母分离。这种心理断奶在青春期就应该完成了,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有些成年人的青春期延时了。
我们常说的“啃老族”就是仍未断奶的成年人。明明有工作能力却赋闲在家,毫无节制地花着父母辛苦攒下来的积蓄。
心理断奶有两层含义:
一是在生活中脱离父母、消除情感上的依赖性。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不用把父母的价值背在自己身上,我们都应该有各自精彩的人生。
二是断奶后面对现实,真正接受社会“绝对不公平”的合理性,实现生活、经济、感情上的独立。
那么,我们该如何厘清关系自我成长?
1、保持关系中的界限感。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曾说过:“好的家庭,一定有界限感。”
高品质的亲子关系,教会孩子逐渐放弃幼稚盲目的爱,学会像成人那样去爱。尊重父母,不必为他们的冲突负责,从家庭的牵连中释放自己,不再重复那些有害的事情,那么他们就能实现父母对自己生存的期待和希望。
每个家庭都需要在特定的时候,举行一个温和而坚定的“独立仪式”,比如孩子搬离父母家、父母取消子女在家里的房间等。
2、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活着的意义就是要活出自己的感觉,而不是被别人决定怎么活。
我们可以听父母的意见,但一定要自己做决定。事后不管结果好与不好,责任都要自己承担,千万不要对父母说“都怪你们当初没劝我”。这种话只要说一次,你就会退步成为父母的附属。
龙应台在《目送》里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不必追”三个字道出了亲子之爱的真谛。
其实孩子和父母很多时候都是不平等的。 小时候是孩子仰视父母 ,靠父母的照顾才能成长。 长大后,是父母仰视孩子, 靠孩子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父母与孩子亲密是为了最终的别离。在别离之后,另一种亲密即将发生,那就是拥有自我的父母和不断长大的孩子。
父母这个身份是有期限的,当孩子要独立的时候 ,就是父母毕业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