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书店》太有名了,有名到我害怕名不符实,害怕不能收获多少感动,但我还是看了,最终明白为何它这么受欢迎。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本说“书”的书,更是一个关于生死、关于爱情,关于生活的故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生死
故事以死亡作为开始,前图书销售代表哈维去世后,接替他的是阿米莉娅,但哈维告诉她,小岛书店老板费克里非常难搞,自从他的妻子去世后,书店的经营甚至每况愈下,不要妄想能成功向他推荐什么书。女销售代表没有被吓到,如约来到小岛书店。费克里不擅言辞,无法向完全陌生的阿米莉娅解释自己刚刚丧偶的糟糕心境,而哈维的去世则加重了他阴郁的心情,他粗暴地接待了她。很久之后,当他们成为恋人,费克里才向她解释那日自己的心情。面对死亡,谁也无法无动于衷,顷刻痊愈。
作为生意上的伙伴,费克里和销售代表哈维并无过多的接触,但通过书籍,每年的几次见面已经足以让费克里把哈维看作亲密的朋友。
“在过去的五六年里,他跟那个人共度了好多时光,他们只讨论过书,然而在他的一生中,还有什么比书更亲近?”
死亡让从前的一切变得清晰起来。那为数不多的见面,那关于书籍的不同见解,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都以为那是随风而逝的闲谈,即使真的发生争执了吧,也不过换来一次畅快淋漓的精神交流。谁曾想,有一天,你会凭借这个来回忆和缅怀呢?活的越久,你就会越发现,我们的亲人,不止是血缘维系的那些人,更是那些与我们有共同爱好的、为同一件事着迷的人。从前听师长说起伯牙子期的典故,感叹之余也会深表怀疑,一个人何以能与另一个毫不相关的人产生如此强大的共鸣?不仅如此,当其中一个离开人世后,剩下的一个竟然终生不复鼓琴。从前我最多也只是以为这是伯牙对音乐和艺术的尊重,后来我发现,这一定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俞伯牙的琴只配弹给钟子期听,子期亡后,伯牙若再鼓,如何对得起死去的人,以及那见证过他们心灵相通的高山和流水。
死亡让一切变得没有意义,但是新生会让人充满感激。新生承继死亡而来,压倒了死亡带来的悲痛,让人知道值得活下去的理由。中年丧偶的书店老板有一天打开自家的大门,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赫然出现在眼前的是一个两岁多的小孩。
“你到底是谁?”
“玛雅。”
“你几岁?”
“你的妈咪呢?”
玛雅哭了。从此费克里成了她的父亲。从未有过孩子的他开始学着怎样抱孩子,谷歌搜索两岁的孩子应该吃什么,生病了应该怎么办,最重要的是,他还教她看书——各种书,教她写小说,他很为自己培养了一个像他一样的书呆子而骄傲。多年后,他知道玛雅的到来是一桩阴谋后的附加品,但那时他完全没有抱怨,因为,如果不是玛雅,他也许还不会活那么久,更别说会再结婚。
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爱情
爱情对于书店老板费克里来说极为简单,普林斯顿大学毕业的他回到妻子生活的小岛,开了一家书店,他们要在这里白头偕老,这样的一生就很圆满。妻子意外去世后,费克里非常伤心,谁还会理会他这样一个蜗居在小岛上的中年男人呢?这个男人没有房产,没有钱,甚至不会开车,只知道看书。但是爱情总会来,如果你不去找她,她也许会自己走过来。女销售代表阿米莉娅非常符合费克里的品味:不修边幅,对书有热情。起初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初次见面甚至对她恶言相向,直到她走后才回过神来,才发现她的好。但他也只是期待明年的销售季,期盼早一点再看到她。书店老板的动情如此迟缓,大概是在书里看过太多关于爱情的场景,仿佛自己都亲身经历过了,真到事到临头,反而比别人慢了一拍。
阿米莉娅三十多岁了,在妈妈的催促下,相亲多次,屡败屡战。总觉得遇到的男人都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呢?无非是作为爱书人的她,看了太多书,觉得所交往的男人都走不进她的精神世界,无法与之进行交流。但是阿米莉娅也有自知之明,她知道如果自己再这么挑下去就要孤独终老了,她决定妥协,都订婚了,但在最后关头还是未能守约,只因为她一再想到那个小小的书店,那个呆滞的老板。他虽然呆呆的,但终于也笨拙地求婚了。
“我们结婚吧。”他说,带着几乎是痛苦的表情,“我知道我被困在这个岛上,我穷,是个单身父亲,做生意的收入越来越少。”
“我只能说……我只能说我们会找到解决办法的,我发誓。当我读一本书的时候,我想让你也同时读。我想知道阿米莉娅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我想让你成为我的。我可以向你保证有书,有交流,还有我的全心全意,艾米。”
她答应了:“我始终都在寻找。不过是两趟火车。一趟船的距离。”
你看,这样一个笨拙的男人,这样一个眼里只有书的类似于“女汉子”的女人,竟然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了彼此,书是他们的良媒,也是一生的挚友。
图片来源于网络关于生活
费克里的死亡终结了《岛上书店》这本书,也终结了小岛书店,因为他离世后,书店也就关门大吉。旁人感伤道:“一个时代的结束”,但这只是旁观者的担忧,真正的当事人早已洞若观火。病床上,已经无力说话的费克里艰难说道:
“我们不是我们所收集的、得到的、所读的东西,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是爱,我们所爱的事物,我们所爱的人。所有这些,我认为真的会存活下去。”
读了一辈子书的书店老板,临终所说的却是,书不重要,得到的东西不重要,爱才是最重要的。很难说终生读书的人和大字不识的人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如果他们都懂得爱的真谛,他们都是平等的。西方的基督教、东方的佛教为什么都要布道、宣讲教义?为何《圣经》里都是先知们的故事,为何禅宗法典里都是一个个寓言,而非艰涩的教条,那是因为圣贤们知道有那么多不认识字的人看不懂规矩严密的逻辑体系,但是他们却可以从故事中感受到生命的本质,感受如何去爱人和爱自己。
所以,《岛上书店》说的是书,“书”贯穿了整个故事,甚而穿插了一个罗曼蒂克爱情史,和温情的收养故事,更串联了岛上大大小小的人物。但是,最终它在说生活。生活——我们究竟要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度过一生?我们要选择怎样的方式去和别人交流,我们又应该怎样去向别人表达我们的爱。无疑,费克里用的是书,那么你呢?在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里,年轻的安东尼独自一人去海外留学,日子过的紧巴巴,表面忙碌却没有什么成就感,他看着别人为了梦想而努力,常常黯然神伤:到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还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呢!直到他真的遇到了非做不可的事——烹饪,他才开心起来,每一天每一刻都变得崭新了。安东尼反思,也许每个人自始至终都在寻找自己与世界连接的方式吧。是的,就是这样。没有人真的能安于寂寞,并永远享受孤独。每个人都不会是一座孤岛,都要在自己的小岛上探出一只手,来与整块大陆相连接。而书是费克里与世界连接的方式,通过书他与妻子妮可厮守半生,与哈维成为精神上的至交,并找到相守后半生的伴侣,书也是他与女儿玛雅的重要交流话题。书维系了费克里的一生,至死方休。
所以,《岛上书店》无疑是在告诉我们,找到适合你的方式,来与世界和平相处,让它成为你心灵的安居处,苏轼云“此心安处是吾乡”,在现代社会,这不仅仅是在指地理上的安居之所,更在指向精神上的家园——究竟,什么才是你的精神家园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