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同事小玲问我:“干工作怎样才能干到相对完美的状态?”
我略加思考之后跟她说:“我从两个方面回答你这个问题。”
“第一,世间没有完美的事情,如果能够把一件事情干到完美的程度,那是不科学的。因为人无完人,总是有缺陷和纰漏。如果一个人能把事情干到完美的程度,那就意味着后面没有改进的空间,那这个人未免太狂妄自大了。”
“第二,完美永远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很多事情我们不一定能把它干到完美的程度,但是只要我们用心了,能让它达到圆满的结果。所谓圆满,就是不仅我做到了,我还帮助别人达成了目标。成就了自己,成全了别人。”
我继续回答到:“成就自己是实现自己能力的提升,成全别人是打开格局之后的豁达。这个世界的资源永远不会倾斜于单向的一边,要学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舍出去得回来的道理。”
小玲若有所思:“但是我所见到身边的人,好像生怕别人抢了功,自己得不到上级的认可。于是刻意地抬高自己的价值,否定别人的努力。”
“这个世界是一个关联的共同体,所有伟大的事业都是群体创造出来的成果。任何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拥有异于常人的力量,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枝独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就能创造出1+1大于2的效果。所有的困难,在个人面前有可能无解,但是在众人的智慧面前能够迅速解决。”我耐心地解释。
“那是不是意味着一个人要有这样的胸怀,即使自己能够创造伟大的事业,也要把机会让给别人?”小玲似懂非懂。
“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在历史的机遇面前,我有清晰的判断,这个资源放在别人身上能够创造出丰功伟绩,我就要果断地舍出去。如果没有十分的把握判断对方强于自己,而自己意识到自己将要完成一些事情,改变现有的局面。那就亲身实践,努力的去完成它。一个人有成就自己的能力,才有把握去成全别人。”我细致地进行了分析。
“评价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不仅要看他干成了多少事,成就了多少业绩。还要看他帮助别人干成了多少事。做人要像一个吸铁石一样,如果碰到被排斥的时候,要迅速转换位置,将同极排斥改为异极相吸。一个人的力量再强大也是有数的,只有一群人凝聚在一起,才能蓄积更加巨大的能量,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我继续引导。
“那我明白了,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集体的一分子。我首先想到能够发力的点,就要奋勇当先,努力达成目标。同时还要不遗余力地将资源分享或承让给大家。只有每个人都主动地去发力,同时又给身边的人创造条件,就一定能做到势如破竹,排山倒海的雄劲。”小玲似乎悟到了某种道理,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轻松。
这是一场有意义的谈话,能够让一个人从迷雾重重的深山里走出来,方向明晰地赶往目的地。同时这个人还会影响更多的人。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最终整片森林将充满活力与生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27912169/03f0a1b70a0e0dd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