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波解读汉乐府《长歌行》

作者: 流星雨儿下 | 来源:发表于2017-05-04 18:50 被阅读2116次

    今天我们要讲一首,在这种风格传播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首诗,也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一首诗,这就是汉乐府的《长歌行》,诗云: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我相信大家熟的不能再熟了。当然可能有朋友会问,大家已经那么熟了,就不用拖着长调去吟诵了。读得可以快一点嘛,语调为什么要那么悠长呢?是因为这首诗的题目叫《长歌行》, 很多人也许会有所误解,叫做《长歌行》,就意味着内容有点儿多。言辞丰富,就以为是长歌,那么篇章短小,就是短歌。不是!你看曹操的《短歌行》,内容比这首《长歌行》字数多多了。

    什么叫做《长歌行》?什么叫做《短歌行》?你像曹操的《短歌行》吟诵起来,应该是这样,而《长歌行》吟诵起来,应该是这样(老师吟诵如此忘情,可惜文字不能记,憾事矣)。听过蒙古长调吧,那其实就是一种《长歌行》。像沈德潜在《古诗源》里,明确说过,“短歌微吟不能长”,说短歌指的是什么呢?“言声有长短矣”。而像“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这种《长歌行》,它的声调就是长调。所以短歌、长歌是指的声调的长短。那么这样一来,问题就来了。《青青园中葵》不是讲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吗?讲的人生苦短嘛,为什么不用《短歌行》,却用《长歌行呢》?我们先把这个问题暂且放下,先具体看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第一句其实很讲究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写到太阳,写到园中葵。不要就以为这个葵就是向日葵,其实这个葵是一种蔬菜。在古代非常重要,叫做葵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曾明确说道,葵菜古人种为常食。种植葵菜为重要的蔬菜,所以《诗经》里明确地说道,“七月享葵”嘛,七月不仅流火,而且是享用葵菜的好季节。当然春天的时候也有葵菜。

    青青的园中葵,早晨的时候它凝结的那个露珠,那个晶莹剔透的样子,就是“朝露待日晞”,菜叶上的露珠。这里值得推敲的是“晞”这个字。“朝露待日晞”从训诂的角度上来讲,“晞”最早的意思是被太阳晒干的,所以《说文解字》里面就讲,“晞者,日干矣”,但是它后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引申义,就是在阳光的照耀下,很明亮的意思。所以因为《诗经·蒹葭》里“白露未晞”,就是露水没有被晒干的时候,那是晒干的意思。很多人就认为,“朝露待日晞”就是,朝露在等待阳光把它晒干。但其实你看《诗经》里同样说,“东方未明,东方未晞”,这个“晞”就是明亮的意思。那“朝露待日晞”这到底是,等待阳光出来把露水晒干,还是等待阳光出来,在阳光下使得露水通透明亮的那种感觉呢?这是个细致的差别,以前我看很多的诗歌鉴赏,都没有注意到。

    我个人研究训诂学,我推敲半天, 我觉得这个地方不能理解为,朝露在等待阳光把它晒干,而是在等阳光出来的时候,露水在早晨的光亮下轻盈剔透。为什么?因为露水,在古人,尤其是在汉代,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汉魏时期朝露的重要作用,我们只要提一首,李贺著名的《金铜仙人辞汉歌》,大家就知道了。最有名的一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他后面接了一句叫,“ 携盘独出月荒凉,渭城已远波声小”,这个“携盘独出”携的什么盘?就是著名的金铜仙人承露盘。他写的是魏明帝让人把,长安建章宫前的那个铜铸的金铜仙人像,把他那个像搬走,金铜仙人像它重大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他捧着一个盛露盘。为什么朝廷要建一个金铜仙人,手捧承露盘呢?因为古人特别重视祥瑞,而甘露,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祥瑞之一。你看古人就认为,“露色浓为甘露,王者施德惠,则甘露降其草木”。所以甘露降,就是皇帝施仁政,德泽万民的征兆了。所以我们知道有一出著名的戏叫《甘露寺》吧。

    为什么甘露是最重要的祥瑞呢?这又因为,古人认为甘露是滋养生命,最好的一种东西。你看汉代郭宪的《洞冥记》就记载,说东方朔,曾经得“玄黄清露”,特别漂亮的甘露,“绳之离器以受帝”,就是送给汉武帝。汉武帝不仅自己使用甘露,而且遍赐群臣,“得露尝者,老者皆少,疾病皆愈”。但凡吃过这个甘露的,都是老者变得越来越年轻了,有病的人病愈了。就是服用甘露可以去病延年呀!所以既可以长生,又可以标榜德政,汉武帝就在长安建造了金铜仙人承露像,手捧承露盘以接上天赐予的甘露。所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呀,这说的是什么?说的生命最好的那种状态。你看青青的菜叶上,本身就充满了生机活力,然后早上的甘露,在马上就要出来的阳光下,我们知道这个露水在阳光的照耀下会七彩纷呈。彩虹是怎么出现的?其实就是,雨水在阳光的作用下出现的。这是比喻生命最美好的状态。

    所以紧接着说,“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如果都被晒干了,还谈什么“万物生光辉”呀!所以从“青青园中葵”菜叶上面的甘露,在阳光照射下的,那种生命的唯美状态,推而广之,就是“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翻译过来就是,温暖的春天的阳光,向万物散布着生命的恩泽。所以万物呢,就充满生机和光泽,头上来这两联,其实说的是生命的唯美状态。青春好年华嘛,什么时间,什么年龄,是生命的唯美状态呀?当然是青春,当然是青少年的时候,就如朝露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出七彩的光芒,玲珑剔透。

    好了,再对青春年少极尽赞美之后,突然来了转折了,“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衰弱的衰,这个韵脚字在这里按照规律,还是要读cuī,由“阳春布德泽”说到“常恐秋节至”,这是时序的变化,这是时间的必然规律。转眼春去秋来,昔日熠熠生辉的叶子会变得怎么样啊?会变得焦黄,会变得枯萎。“华者花也”,我们知道,这个光华的“华”,它本身就通开花的“花”。所以我们称华夏民族,她有两个源头:一个就是“华者花也”,说明我们是最早的审美民族;另外一个,我们知道炎黄的,他们的母族来自于华胥氏,所以我们称华夏。

    由春入秋,万物荣枯,不光植物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从青春的生机勃发,到渐渐地成长,到老死,这是一个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所以诗人说“常恐秋节至”,这个“恐”字,就体现出对那个青春,稍纵即逝的那种珍惜,其实也有对自然法则的那种无能为力。所以为什么要“致青春”,对吧?因为那个题目是“致终将逝去的青春”啊。因为青春凋谢,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好了,从自然界的事物,“园中葵”、园中葵上的“朝露”,想到生命。再从生命的轮回该想到什么呢?该想到天地、自然和宇宙了。所以接下来,突然境界阔大,说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回头来看,“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那是什么,那是眼前的一个,凝聚的小小的具象。但是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这个眼界一下不得了了。选取的意象,极尽的空间,所谓百川归海,浩浩殇殇啊。这种景象当然是扩大的,可是作者真的说的是空间上扩大的现象吗?真正要说的是什么?要说的是“何时复西归”呀。你看到成百上千的河流东流入海,它什么时候能回头向西流啊?所以你看上去它说的是空间,其实它说的是时间啊。因为时间最如流水,这句很关键。这句貌似说空间,但其实说的是时间,只有这一点搞通了你才能彻底明白,这首诗深刻的内涵,这首诗深刻的内涵,就最后一句?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句话不需要翻译。因为太直白又太深刻,真正近乎于道的总结归纳,是不需要雕饰、修饰的,就像这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样。所以年轻人,要珍惜时光啊,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那么一生之计呢?当然在于青春啊!所以惜时、努力,才是这首诗催人奋起的,给人警策的最关键之处。所以从这个主题倒推回去,我们就知道,既然它主要谈的是惜时和努力,它是对青春的赞歌,它其实着眼点是在时间上的。所以从“朝露待日晞”,到“万物生光辉”、再到“焜黄华叶衰”,再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其实都说的是时间的流逝,最后才提出“少壮”和“老大”的对比嘛,这种说理就是水到渠成。所以这首诗有两个重要的地方,除了它的主题之外,一个就是它体现了,中国文化强烈的时间观念。

    说老实话,西方文化偏重于对空间的感知。而东方文化,尤其是华夏文化,偏重于对时间的感知。所以你看像古希腊神话,上来就有一个主神,十二大神,奥林匹克圣山,然后对天地海洋啊山川的一种管理,这是一个空间布局,典型的社会性结构。而中国神话早期都是碎片化的,天地起源,然后各个神的系统,并不是一个典型的社会结构,而是体现出天地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人面对自然的一种思索。

    这就像男人和女人啊,男人是一种空间的动物。你看,这个开车就可以看出来了,虽然现在有很多女司机啊,但是我发现很多女司机,当然也有特别出类拔萃的,但大多数,不靠导航是找不到路的。而这个男司机呀,往往走过一两遍路,他不用看地图,他都记得清清楚楚的。所以你给一个男同志描述,他要问你路,到什么地方,前面哪条街向右拐,然后怎么怎么样,一说就清楚了。但是你要跟一个问路的女同志,说到哪个路口向左拐,向前五十米,再向右拐,她完全就糊涂了。你不如告诉她,在那个附近有所红房子,找到那个红房子,就找到那个地方了。这种最形象了,那她才清楚。但是女性的时间敏感度就比男性强多了。你看所有做丈夫的,最怕老婆问他,“当年结婚纪念日的时候,你给我说啥来着”?几年前结婚纪念日,你说的什么,你肯定都记不住了,但是老婆大人是记得非常清楚的。多少年前的说过的什么,细节她记得很清楚,但男同志呢,很快就会忘记了。不是他不忠诚,是因为他不是时间的动物,他是空间的动物。

    所以你看中国文化的这种特点啊,其实是具有韧性的。我们文化虽然讲究阴阳平衡,但是你看中国人对月亮的热爱,甚至超过对太阳的。文人一举杯就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是深情的。而那个夏桀,昏君夏桀,失去民心的时候,老百姓就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这老百姓在骂昏君啊,太阳何时完蛋,我们愿跟你同归于尽,这是通过骂太阳在骂昏君,但是,中国文化里不会有这样骂月亮的。所以中国文化体现出一种,非常坚韧的持续发展能力。就是在时间上的持续性,非常强,所以华夏文明为什么一直延续至今?其他文明体在某个时段可能扩张啊,在空间上很有张力,很有力量,但是持续性,很少有一种文明体能像华夏文明,具有这么强的韧性,持续性的生命力。所以你看中国古代的这个商业儒商啊,他们都不求做大做强在空间上发展,求的都是做久做长。

    所以这首《长歌行》它为什么叫《长歌行》?我们开始时留个伏笔。长歌长调,体现了中国人通过时间上,这个调子地拉长,在时间上的敏锐感知,以及深情和悠远,所以我个人特别喜欢蒙古长调,它一唱起来,如时间如流水啊。那个流水中就孕育着你的深情、情感。那么这首 《长歌行》第二个值得注意的地方,这是我们一开始说到的他的里程碑意义了。宋诗说理,其实这首诗在说一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但是你看它,通过自然界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到“万物生光辉”,再到“常恐秋节至,昆黄花叶衰”,再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说的都是什么,以自然现象,比喻生命成长的道理。

    所以中国人,我刚才讲了,你看时间的感知,使得他很形象,在表现上、表述上,很生动,很深情,所以他说道理也不是干巴巴地照本宣科,更不是道貌岸然地说一些大道理。很多人误解,还以为儒家喜欢说大道理,其实不然。儒家是追求大道,但是要表现那个道理的时候,叫格物致知。喜欢从物进去,这是什么?这就是诗经以来的比兴手法。从事物、从具象来展现,想说的那个道理。朱熹总结说比兴是什么呢?“比者,以此物比彼物者。听者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词者”。通俗的说,“比”就是譬喻嘛,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那么借物说理呢,这是比的手法。当然有人会问了,比就是以此物比彼物,比喻而矣吗?怎么最后说大道理呢?刘勰的《文心雕龙》说了,“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起情者,依微以拟议。起情,故兴体以立;附理,故比例以生。”这什么意思呢?以此物比他物也好,到最后都要附到那个事物内在的道理。这就是后来理学所说的“格物致知”,从那个物上找到自然的规律,找到那个大道,大道中的理,也就是道理。

    所以从诗经的赋比兴,到汉乐府长歌行,到朱熹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样我们就知道,其实中国的诗歌不仅是擅长抒情,也擅长说理的,而且说得非常巧妙,说得深入人心。所以做父母的,做老师的,以后不要板着面孔,跟孩子、跟学生说什么大道理。从身边事,身边物说起,从“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说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样的道理,才可以深入人心,才可以启迪心灵,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e5d73fd144e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e52f5439760b:唐以前,葵作为一种蔬菜,广为诗人歌咏,之后出现的就相对少了,可能蔬菜种类更丰富了
      • 子玉央:哈哈,小丽老师的吟诵是不是挺好听的?我觉得听得多了还蛮适应他的风格啦!就是篇幅有点长。突然想起来像大话西游里面开始那个啰嗦的唐僧,啥时候能言简意赅我就转真爱粉嘿嘿
        流星雨儿下: @子玉央 你别说,他这次吟咏长歌行和短歌行,还真是挺有味道,看来还是有点功夫滴。😄
      • b867fb3d4a62:格物致知,寓教于乐。

      本文标题:郦波解读汉乐府《长歌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ald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