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女巫一定得死(五)

[读书]女巫一定得死(五)

作者: 绿竹猗猗轻留痕 | 来源:发表于2023-07-23 20:35 被阅读0次

关于消失,儿童最先感受到的消失是母亲的缺失。一旦他看不到自己的母亲,就会感觉到不安。其实母亲就在不远处,但是因为他受到自身的感观局限性,依然会觉得母亲消失了。这样的感觉在儿童两岁左右的时候依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幼童而言它的自我存在感很低。

对他们来说,“自身存在的模式是:母亲就等于我。没有母亲就等于没有我,为母亲短暂的消失会引发儿童的焦虑。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学会躲猫猫的游戏,以母亲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代替真正的母亲形象。正是这种游戏,让孩子有能力应对人际关系中的变化。

母亲之于孩子,是无可替代的存在。记得妈说过:娘在,家在。有娘在一天,自己依然是孩子,娘走了,就真正的长大了。

我感觉母亲消失所带给人的焦虑,不仅仅存在于童年时代,也存在于成人之后。爸爸一向情感不外露,奶奶去世后,似乎没有什么表示和变化。

妈说爸情感欠缺,其实只有我知道,不是的。姥姥生日照全家福时,我想我奶奶,我怕爸爸难过,偷偷瞥向爸,却看到他眼眶里流出的泪,却看到他假装迷了眼擦干泪的笑。我心疼,却也笑着躲到一边偷偷掉泪。爸爸只是把情感藏的很深,他外表有多平静,内心就有多痛苦。

如果父母离异或者一方去世,孩子总会找到一件移情物品。

但是一样物品会让儿童产生情感转移的功能,跟物品本身的特征并不一定有关联。反而可能是因为这件物品对孩童有情感上的重要性。
移情的物品范围应该扩大到无形的物品,任何事物只要能引发与恒久母性的象征性关联,都有助于激发他所谓的移情联系。

从这点意义上来说,当“母亲”这一形象消失时,人们一定会找到某一个事物,某一个人,某一处地方移情。当然这时所说的母亲,范围也很广:曾经带给我们安全感、快乐记忆的人事等等。也就是所谓的:睹物思人。

读到这里,我理解了爸爸他们兄弟姐妹总要聚会的原因,父母不在,兄弟姐妹的温情是他们的移情物品。

我也理解了每当遍地卖桃子时,总会触及我心中的柔情,那是因为遍地桃子下来的时候,奶奶的生日也就到了,桃子,是我的移情。

相关文章

  • 2021-04-01

    《女巫一定得死》帮我们解读童话 《女巫一定得死》,是一本帮助我们解读童话的书,给我们道出了童话故事的意义。这本是从...

  • 2021-03-25

    读《女巫一定得死》的思考 女巫为什么一定得死?这是我读此书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本书给我们的答案是: 因为童话就是为了...

  • 38号楠子——《女巫一定得死》导图(故事版)

    放假前最后一天,完成了本月的读书计划,本月读完了《精进》、《改变提问改变人生》、《这样读书就够了》和《女巫一定得死...

  • 2021-03-21

    读《女巫一定得死》理解东西方文化的不同。 同...

  • 正义必胜——读《女巫一定得死》有感

    《女巫一定得死》这本书原是南明网师《童书共读》课程的必读书。 以前曾隔三差五地翻阅,但一直没能读完。所以,虽然感觉...

  • 《女巫一定得死》读书笔记2

    1、女巫的寓意: 凡是对主角造成致命威胁的都是女巫。 女巫都代表所有孩子努力抗拒的某种天性。 女巫不仅是一个角色,...

  • 巜女巫一定得死》读书笔记

    1、“童话故事最初的吸引力可能在于它能取悦孩子,但它的魅力持久不衰,是因为他能帮孩子处理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内心冲...

  • 《女巫一定得死》读书笔记3

    将近一个星期,终于读完了《女巫一定得死》这本书。现将5至12章内容整理如下: 5、嫉妒 《灰姑...

  • 《女巫一定得死》第二章

    2021年3月11日 阅读《女巫一定得死》第二章。 从心理观念来看,快乐结局象征自我正面的力量获胜女巫被除掉,它代...

  • 《女巫一定得死》:叙事与成长

    这本书是2013年参加新教育网络师范时候想读的书。童话故事的展开模式很有意思:跨越、遭遇、征服和庆典。 这是从心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女巫一定得死(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fq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