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读书中国传统文化
晨读《中庸》第26章(三)

晨读《中庸》第26章(三)

作者: c8fd2c476ea9 | 来源:发表于2019-04-09 10:27 被阅读10次

①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②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③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④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⑤《诗》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释译:

①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这里用文学手法来说明物理世界天地的作用。我们观察天地,这个天是由那么多的星光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它是无穷无尽的,日月星辰都靠它维系,世界万物都靠他覆盖。

②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今天这个地,是由一撮一撮泥土聚积而成,当把大地一点一点堆积成后,他就非常广厚,可以承载华山五岳也不觉得重;容纳众多江河湖海也不会泄露。世间万物都由大地来承载。

③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再看今天的山,是有拳头大的石块聚积起来的,等它高大无比之时,草木在上面生长;禽兽在上面居住;宝藏在上面储藏。

④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再说今天这水,是有一勺一勺聚集而来,等到它深不可测时,蛟龙鱼鳖都靠它生存,珍珠珊瑚都靠它繁殖。

⑤《诗》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诗经》中所说的文王的修养已到达内圣外王之道,所以他承受了天命,那么高远而伟大啊!他就是天之所以为天的原因吧。“于乎不显”,没有办法明显的表达出来。文王的德业到达了炉火纯青之境,这便是“文王”谥号的由来。精纯到极点,无可挑剔。

这一段讲修养学问用功的方法。

相关文章

  • 晨读《中庸》三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莫:是不可以,没有。隐:秘密、隐秘。 道,不是隐秘的,是随处、到处可见的...

  • 晨读《中庸》第26章(三)

    ①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②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

  • 晨读《中庸》第20章(三)

    ①“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 晨读《中庸》第18章

    【子曰,①“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②“武王缵zhan3太王、王季、文王之绪...

  • 晨读《中庸》第19章

    【①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②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

  • 晨读《中庸》第15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 晨读《中庸》第16章

    【①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②“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

  • 晨读《中庸》第17章

    【子曰,①“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xiang3)之,子孙保之。”②“故大德,必得...

  • 晨读《中庸》第27章

    ①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②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 晨读《中庸》第21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释译: “诚”:我们在上文已经说过了,专一专精达到了极点,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晨读《中庸》第26章(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gnv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