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老家读初中时,从镇上的新华书店购买了人生第一部书----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著作《大唐游侠传》,分上中下三册,主要是以唐玄宗时期江湖侠客段珪璋与大唐进士史逸如两个家庭变故为线索,记叙了他们在社会动荡时期波诡云谲的人生际遇。因为这部作品是以“安史之乱”的历史事实为背景,其中唐玄宗、杨贵妃、郭子仪、安禄山、张巡、南霁云等人物都有其历史原型,虽然部分故事情节纯属虚构,但行文自然朴素,读起来让人感到真实又亲切,所以印象特别的深刻,经历这么多年依然记忆清晰。
后来在市里上中专学校时,就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新书,新华书店的书架逐渐改成开放式,无需再通过店员给找书,可以自由自在的挑选书,当然大多时候是看多买少,毕竟在当时通常情况都是囊中羞涩的。而且很多书是可以到学校的图书馆借来看的,只是每次最多只能借两本,归还以后才能再借新书。虽然学的是兽医专业,却有很多喜欢文学的同志者在,大约有那么六七个同学吧,经常凑在一起背诵古诗如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等,还有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的诸多诗词,尤其是陆游、唐婉的《钗头凤》更是能够信手拈来,包括席慕蓉、汪国真的现代诗作品我们也曾为之痴迷过。
那时正是“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的阶段,书读的固然一知半解,却经常“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理想。暑假时跟同窗好友一起去泰山领略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俯瞰天下的美景;感受过大海“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波澜壮阔。去泰山时还有个小插曲,原先的想法是骑自行车的,但两个人只借到了一辆车,骑车自由行计划作罢。开学前夕我们都要约好提前见面,一起品读文章,交流心得体会,现在想来确实有些幼稚,那时一起相互印证、求知若渴的情景历历如在目前,却只能“此情可待成追忆”了。
走向社会以后,手上有了一点可供支配的收入,慢慢地积少成多、辛辛苦苦地收藏了一些书。因为收藏的书来之不易,就倍加珍惜,轻易不肯外借,如果实在抹不开面子,外借时需要借书人写个借据,注明借书时间、书名、归还时间等。如果到期不归还的话,一定去追着要的,可想当时对书之痴情程度何如。如果有从朋友那借到书,也会通宵达旦的读完,完美诠释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硬道理。还有过好几个人共同出资买书的情况,具体投资比例由出资人共同商定,出资最多者拥有书的产权,但要等别人都读完后方可。官办的图书馆是否对社会公众开放,我没有借过也不清楚,通常借书的话就是到一些社会开办的阅览室,收费也不高,可以交押金带回家读,但里面好书少之又少,因为频繁地借阅,书的质量也很差,阅读体验很不好。
随着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异彩纷呈的碎片化知识纷然而至,书柜里束之高阁的书日渐增多,读书的效率大不如前,一本书要读几个月成为平常事。社会压力山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书橱里面的书多了借书的人反而少了,能够静下心读读书,都成为一种奢求。
碎片化阅读大量的挤占了传统阅读的时间,表面看起来阅读的时间是在上升,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系统的知识,很难让人产生深思,形成自己的思想判断,而是不断的被新的碎片知识所淹没,我不知道这对于我们是喜亦或忧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