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的年,越过越没劲儿。现在的春晚,越看越无聊。
确实如此,以前打灯笼、放鞭炮,一群孩子跑闹嬉戏现在竟也成了“奢侈”,全都变成了回忆。
那到底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对过年的态度变了还是真的是年变了?
儿时过年不像现在。流量明星充斥着各个频道。微博,微信里的文字也是随手复制粘贴,代表着一个人的“真诚祝福”。
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科技发达。那还是一个没有手机的时代。
那时我们会给朋友们挨个打电话问候,会到处挨家挨户的去串门。或者直接就在街道上几家子一起支起桌子或铺上凉席直接打牌聊天,旁边是几个还不懂世事的小孩相互追逐,跑累了就闹着买糖葫芦吃,大人们也会带着一起去买烟花放着玩。印象里五颜六色的烟花升空,伴随着一串串银铃般地笑声,一个个脸上洋溢着很纯粹的笑容,那笑容叫做幸福。
小时候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每年都会早早地去哥哥家拜年,每次他都会懒床,于是早起很不爽的我就会想方设法把他乱醒,当然有起床气的哥哥起来后的第一件事大概就是把我先凶一顿再揍一顿,这时我都会躲在爷爷奶奶身后控诉这个凶巴巴的“坏人”。我哥说我总是恶人先告状,然后我们又是一场怼架。不过都是闹着玩着最后嗑着瓜子吃着糖,这场“硝烟”便也就结束了。
儿时的年是红色的。儿时的年味是甜的。
红色的新衣、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对联、红色的鞭炮。
甜的糖、甜的馍馍、甜的红包、甜的笑容、甜的团圆。
以前过年大概就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坐在床上看方形电视机里播出的春节联欢晚会。
以前的年会大概就是叫卖声和来来往往的人群以及各种好吃的好玩的。
儿时记忆中的年是温暖的。那时,一家子在一起就是团圆就是年。
小的时候觉得一切都那么简单,过年的时候只要吃上一个刺猬状的馍,就感觉是十分开心。
小时候觉得守岁嘛,也就是看一个春晚功夫。然后过了晚上,压岁钱就会到。
小时候觉得过年特别开心,没有了上不完的课和写不完的作业特别轻松自在。
后来慢慢长大,却突然发现,不再怎么喜欢过年了。
当刚有手机发时候还知道用手机编辑好给朋友的祝愿发一条条短信或者在QQ说说上写一些自己对去年的感受或对下一年自己的期望。
而现今,只要从网上搜一条祝福信息按一键发送多个好友便像完成任务似的不再理睬,专心打起了游戏。
方便的时代确实方便了,却让人与人之间多了堵无形的墙。
小时候总觉得,过年之后,明年会比今年更好。现在却觉得。年过之后,似乎一年比一年更糟心,再也没了盼头。
越长大越发彷徨,越长大越发无力。
小时候觉得过年能吃上一串冰糖葫芦就能开心好些天,现在冰糖葫芦吃的再多,也抑制不住一些酸苦。
小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怕,现在大了才明白原来当时你不怕的资本不过是家人为你撑起了一把伞。
所以才有“少年不识愁滋味”这句话吧。
大概人不是不喜欢过年而是不喜欢因为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败感和失败感让家人对自己感到失望和看不起吧。
其实真的一家人在一起过年是不需要有那么多顾虑的。家人不是敌人,他们是你坚强的后盾。适时的沟通让他们知道你的想法,这样才不会跟家人之间产生芥蒂。
那儿时的年味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在我的认知里,大概就是很纯粹的一种东西。不参加任何杂质的快乐,不参加任何杂质的幸福,没有过多的心事,没有过重的压力。只是代表了团圆, 代表是一家子团聚。
儿时的年味存档于记忆深处,这是每个人的独一无二的回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