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为今用,先贤智慧再领悟。重温思想巨匠李耳的经典,体会领悟大道和立身处事境界的不同,解读的版本有差异,希翼抛砖引玉,呼唤现代版的《道德经》,企盼共沐思想巨匠的智慧光芒。
续上篇,每篇转换三个定律,思路方法路径开篇文章已经表述,不赘述。
一、解字
百度上的象形字典查找出这三篇任选的5个字解释。 字源解说: 病,本义,动词:健康不佳而卧床休养。名词:机能失衡的健康状况。 形容词:无生机的,无活力的,有问题的。 文言版《説文解字》:病,疾加也。从疒,丙聲。
厌,本义,动词:肉食性动物吃饱后对多余的猎物失去兴趣。因过度享受而反感、腻烦。文言版《説文解字》:厭,笮也。从厂,猒聲。一曰合也。
爱, 本义,动词:疼惜呵护对方,为之奔波辛劳。 喜欢,习惯。名词:让人投入和眷恋的情欲。文言版《説文解字》:愛,行皃。从夊。
杀,本义,动词:逮住动物,屠宰剥皮。 致对方于死地,拼打,战斗。 打压,消减 (口语)。 形容词:狠毒的,残酷的(口语)。文言版《説文解字》:殺,戮也。从殳杀聲。凡殺之屬皆从殺。
恢,本义,动词:激励已丧失的斗志。:使回到原来水平。 形容词:有气势的,雄壮的。文言版《説文解字》:恢,大也。从心,灰聲。
限于篇幅,其余的字不一一枚举。
二、转换
(一)《李耳定律》之正视缺点定律 ,原文《道德经》第七十一章,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本章讲的是如何对待自身不足的原则,直指人性弱点,虚荣心问题;人的精进就是在发现缺点,修正缺点,巩固和学习优点的过程,起名《李耳定律》之正视缺点定律 。
《李耳定律》之正视缺点定律 --承认自身经验知识缺陷浅陋,是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遮遮掩掩巧言令色地交流知识经验,是自身不足内患啊。得道的人鲜有自身不足的内患,正因为他正视自身的不足内患。郑重其事地强调只有坚持正视自身的不足内患,这样才能达到自身没有不足内患的境界。
(二)《李耳定律》之尚民安居定律 ,原文《道德经》第七十二章,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本章讲的是统治的底线原则,必须满足民众安居乐业的要求,否则,江山不稳,千万别自以为是扰民害民,最终毁大家害自己。起名《李耳定律》之尚民安居定律。
《李耳定律》之尚民安居定律--民众坦然面对鬼邪的惊恐、妖言谣言,法制规则的警示作用就落到实处。不要儿戏轻视民众的安居乐业生活,不要破灭民众生存发展的希望。特别是坚持不要破灭民众的希望,这样社会才能有前途希望。这正是为什么得道的人自己亲身体会经验悟出道理却坚持不突出自我,自我利益放在民众之后;自己用心疼惜呵护,为民众奔波辛劳却坚持不强求民众敬拜自己。总而言之,要不计个人得失,不计名利而坚持追求真理,为人民服务。
(三)《李耳定律》之善有善报定律 ,原文《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勇於敢则杀,勇於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本章讲的是人不可能左右一切,不可能控制结果回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起名《李耳定律》之善有善报定律 。
《李耳定律》之善有善报定律 --力大胆大,敢做敢担,无所畏惧徒手持械迎击野兽坚决搏杀,还是坚决放弃迎击避实就虚。就这两种情况而言,也许获得利益也许获得祸患。规律禁止的厌恶的事物,谁能告述大家他们是怎样消亡的?上苍一以贯之的规律,不是高压强行执行的,而是顺应规律才能担当大任取得胜利,不用高声喊喝就可以息息相通的共鸣,自觉地彼此配合,彼此影响,不是强求而是主动追随,舒缓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规律范畴不间断发挥主宰作用,清除阻塞畅行无阻,而不会出现逃脱规律主宰的情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