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菩提问:“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无所得耶?”佛曰:“如是如是。”

今天继续聊点玄的,还是从几个故事开始,故事一:唐代的一位禅师,叫俱胝和尚。有一天,他要出来参学,夜里虚空中一个声音告诉他:“你不要出去,有肉身菩萨亲自来给你说法。”。
第二天天龙和尚来看他,他就问天龙什么是佛法,天龙和尚是大禅师,手一指,俱胝就大彻大悟了。
以后他说法,什么是佛法?手指一比,你懂得也是这个,不懂得也是这个,第二句话也不说;很多人因他这么一指也悟道了。
有一天俱胝和尚出门去了,正巧有一个居士上门求佛法,是俱胝和尚的徒弟接待的。小徒弟说:“我师父的那个佛法,其实我也会,不如我来教你吧。”说完,小徒弟也用手一指,那个居士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道谢之后转身离去。
小徒弟很高兴,原来师父的佛法就是这个样子。等到俱胝和尚回来,小徒弟向他报告,说了经过。
师父哦了一声就进去了,然后又出来了,对小徒弟说,你再说一遍怎么接引人的?
那小和尚就把手一指说,这个。
师父等他指头一伸出来,一刀把他指头砍断,流血不止。小和尚疼的大叫不止,随即也真正悟道了。
故事二:禅宗一位大师,就是我们熟知的布袋和尚。别人问他佛法时,他把布袋往一放,就在那人前面一站,什么都不说。他要是看那人懂,就笑笑,那人要是不懂,他把布袋一背又走了。
据说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化身,他永远背个布袋。实际上他说得很清楚,人家问他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一放,叉手一站,这就是佛法。
他看看你不懂,布袋又背起来走,你放不下就提起来走,都一样,佛法就是那么简单,他没有说一句话,这就是佛法了。
如果这两个故事没看懂,再说一个易懂的,故事三: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这么一段,六大门派围剿光明顶之后,赵敏带着大批高手攻上武当上,阿大方东白要和张无忌比试剑法。于是张三丰就现场教学,传了他一套太极剑法。
传授的过程很有意思,张三丰先是耍了一套之后,问张无忌学的怎样。张无忌说忘记了一小半。张三丰笑了笑有耍了一套,这次耍的和上一次耍的竟然完全不一样,结束后又问张无忌:“记住了没有?”
张无忌说:“已经忘记了一大半。”
第三次之后,张无忌说还有三招没忘记,让后自己缓缓地踱了一个圈子,深思半响,之后才忘得干干净净。
张无忌就以这套新学的剑法打败了赫赫有名的八臂神剑方长老。
最后说故事四: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上正准备说法,这时大梵天王来到灵山,向释迦牟尼献上一朵金色波罗蜜花。然后坐在最后的座位上,聆听释迦牟尼说法。
释迦牟尼面对人间天上诸神一言不发,只是举起这朵金色波罗蜜花给大家看。大家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相传就在那拈花示众和微笑之间,已经把所有的佛法都道尽了,把生活的智慧和艺术说得淋漓尽致了。但是在法会上的大众,都面面相觑,不知道佛陀说的是什么。
这时,座中有一位叫大迦叶的弟子,却对佛陀报以会心的微笑,就这样发生了禅宗的第一次传灯。他们师徒之间完全会心,心传密付了。
释迦牟尼便对大迦叶说:“我有正法深藏眼里,以心传心。你们应摆脱世俗认识的一切假象,显示诸法常驻不变的真相,通过修习佛法而获得成佛的途径,了悟本源自性是绝对的最高境界,不要拘泥于语言文字,可不在佛教之内,亦可超出佛教之外。我以此传授给摩诃迦叶。”这其中提示出这样一条禅教大法,那便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在一拈花一微笑间,便传递了这一切,也包容了一切它绽放着心灵的和谐、完美与圆融。它使我们在发现生命的意义的同时也看到了真正的自己。
我本眼明,因师故瞎。故事讲完了,不知道您是否从中有所收获?最后以《金刚经》中的第二十二品偈颂做为结尾:“多年行脚觅归途,入室知为道路愚。检点旧时新衣钵,了无一物可提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