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上有种人,把假的说成真的,可称之为骗子。
世上还有种人,把假的说成真的,并且大家在知道真相之后,依然热爱它。这种人可称之为仙。
北宋时期,就有这么个仙,叫坡仙,原名苏轼。
苏轼去参加高考,为了论证观点,他在作文中胡诌了上古贤君尧的一段对话。
主考官梅圣俞觉得他文章写得极好,可想不起典故出处,私下里询问苏轼。
苏轼坦承:“编的。”
主考官梅圣俞一脸黑人问号:“还有这种操作?”
苏轼不慌不忙,缓缓道来:“以尧的圣德,说这样的话,也是意料中事。”
杜撰典故,还理直气壮,关键是主考官听了解释后,心悦诚服!
后来,苏轼被贬黄州,他对着一块红色的巨石咏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及前、后《赤壁赋》。
而苏轼游的赤壁,其实并非古战场赤壁。
地球人都知道真相,但这丝毫不减人们对苏轼的敬意。人们蜂拥前往膜拜苏轼笔下的赤壁,并谓之“文赤壁”,与古战场“武赤壁”相区分。
一个人能把假的说成真的,并使众人信服,这就好比拥有了点石成金的能力。
有此能力,称之为仙,不为过吧!
2、
苏轼的父亲叫苏洵,也就是《三字经》中“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的苏老泉(苏洵号“老泉”)。
恰是苏洵幡然醒悟、发奋读书的这一年,苏轼呱呱坠地。
为啥取名“轼”呢?“轼”是车扶手。苏洵之所以取这么个名字,就是希望苏轼辅佐君王,治国平天下。无心插柳的是,苏轼拼音sushi,恰好和英文单词“寿司”一样。也难怪,苏轼后来成了一枚不折不扣的吃货,哦不,美食家。
等到苏轼的弟弟出生,苏洵给他取名“辙”。“辙”是车轮驶过的痕迹,车走得顺,和车辙无关;车翻了,也与车辙无关。无论是祸是福,都与车辙无关(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苏洵之所以起这么个名字,就是希望苏辙平安顺顺。
苏轼兄弟打小跟着父亲苏洵学习,苏辙后来回忆:“惟我与兄,出处昔同。幼学无师,先君是从。游戏图书,寤(wù)寐其中。”、“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苏轼兄弟能够成为文豪,与拥有一个学富五车、循循善诱的父亲,是分不开的。
苏轼从小就展露出神童般的聪明才智。某天,老师刘巨吟咏了一句诗: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在一旁的苏轼听到后,便说:“先生的诗好是好,但‘雪片逐风斜’改成‘雪片落蒹葭’,更有韵味。”
刘巨听了后,也觉得苏轼那样改,更有意境,愧叹:“我当不了你的老师啊。”
一个小孩,能让大儒自愧不如。天才,舍苏东坡其谁!
苏轼不仅有才,还有气质。有时,苏轼独自一人,翩然前往山林,“逍遥泉石之上”,采撷林中花草、涧中果实,啜饮山中清泉。路人碰到苏轼,还以为是神仙哥哥下凡。(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
3、
十载寒窗,苏轼兄弟学有所成,苏洵带着他俩进京应考。主考官是欧阳修,也就是写《卖油翁》、《醉翁亭记》那位。
宋代科举,是极其严格的,实行“弥封”、“誊录”。
“弥封”相当于密封装订线;为了防止考官认出自己学生的字迹,所有答卷,一律由专门人员重新誊抄一遍,这简直比今天的网上阅卷还严格!(网上阅卷,尚且能认出字迹,虽然批阅到自己学生试卷的概率极小。)
话说欧阳修批阅到一份考卷作文,读之若行云流水,想给第一名。转念一想,八成是亦学生亦友的曾巩的文章。为了不招黑,欧阳修把这份考卷挪到了第二。
直到拆开密封线后,欧阳修才发现,那篇文章是苏轼的。估计苏轼在心里默唱: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顺带提一句,这届上榜进士,除了苏轼、苏辙、曾巩,还有张载和程颢。
张载,就是写“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位;
程颢,未来的大学问家,弟弟程颐就是成语“程门立雪”那位。
总之,这届科举人才辈出,史称“龙虎榜”。
4、
文人相轻,在欧苏这儿不存在的。欧阳修觉得苏轼才华胜过自己,没有妒忌,而是大力提携。
欧阳修在给朋友的书信中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这便是成语“出人头地”的由来。
欧阳修还对子女说:“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著我也!”意思是,苏轼的文章写得太好了,再过个几年,估计世人都去读他的文章,不再念叨我了。
欧阳修身为文坛大家、士林领袖,由他为苏轼背书,苏轼文名鹊起,很快成为新生代文坛大家。
上至天子,下至士民,纷纷给苏轼的文章点赞。
据说宋仁宗读到苏轼兄弟的文章以后,心潮澎湃,在朋友圈发了条说说:朕为子孙谋得了两位贤相!
士大夫以不能熟读并背诵苏轼文章为耻。(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苏轼的文章,不仅国内盛传,甚至风行海外。
“谁题佳句到幽都,逢著胡儿问大苏。”有个张舜民的大臣,出使辽国。辽国人见到张舜民,第一件事是问苏轼的新作。
苏辙也有过类似体验。某年,苏辙担任外交大臣,访问辽国。在异国的书店中,苏辙竟发现了大量的盗版苏轼文集。辽国人知道他是苏轼的弟弟以后,争相询问起苏轼的近况。于是,苏辙半开玩笑地写诗道:莫把文章动蛮貊,恐妨谈笑卧江湖。意思是,老哥名动天下,将来要想归隐江湖,恐非易事!
5、
名气大了以后,很多人慕名而来。于是,苏轼开班授课,学生中最杰出是「苏门F4」——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黄庭坚,是大书法家。语文课文《核舟记》里“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其中“鲁直”就是黄庭坚。
秦观,是以爱情词著称的天王巨星,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道尽了异地恋的心声。
晁补之被誉为“当代王维”。
张耒因为体格庞大,被称为“肥仙”。能被视为“仙”的,必有其过人之处。
除此4位之外,苏轼还有不少得意门生,比如李格非,也就是李清照他爹。
照这样发展下去,苏轼将会成为文坛、政坛的双栖巨星。
然而,一场变法如山雨欲来,他这颗政坛新星因此成了政坛流星。
当他把从政的精力投入文学时,又将成为文坛最亮的星。
6、
公元1069年,王安石的仕途如坐火箭上升,一跃成为参知政事(副宰相)。
王安石一上任,就施行变法。彼时,在位的早已不是宋仁宗,而是二十出头、血气方刚的宋神宗。宋神宗积极支持变法,是变法派最大的后台。
司马光、苏轼等反对变法的旧派,纷纷遭受打压。苏轼在京城呆不下去,请求外调做官。宋神宗毕竟爱才,大笔一挥,把苏轼调到杭州做官。虽然被贬,但是到人间天堂走一遭,不算太亏。
林语堂说:“杭州几乎变成了苏东坡的第二故乡。”然而,政敌不愿看到苏轼过得太舒坦,这意味着,杭州不会是苏轼的终点站。
政敌时不时要敲打他,好让他在辗转的艰辛中磨平棱角,学会服从。
殊不知,这反倒丰富了他的阅历,刺激了他的创作灵感。
在密州,他“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个“不破西夏终不还”的射雕英雄,跃然纸上;
他“把酒问青天”,写出了《水调歌头•月亮代表我的心》。后人评价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后人中还有位叫王菲的女神,一字不改,直接拿来唱,火遍了大江南北。
在徐州,苏轼战斗在抗洪第一线。他说:“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意思是,有我在此,洪魔休想进城。
他亲自参与抗洪,N过家门而不入。北宋时期,禁军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受太守管控。但是,当禁军看到太守卷起裤管加油干,感到不好意思,遂加入了抗洪的队伍。
在湖州,苏轼的一道《湖州谢上表》,给他带来了麻烦。政敌玩起了文字狱,说这封奏表中“有讥切时事之言”。
于是,苏轼被押至京城,关在御史台。透过监狱的铁窗,苏轼能看到栖息在柏树上的乌鸦。御史台因此得名“乌台”,而这桩文字狱也因此得名“乌台诗案”。
苏轼坐困乌台,“不异鸡鸭之在庖厨”,人为刀俎,他为鱼肉。他甚至以为自己死期将至,已经给弟弟苏辙留了遗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今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
其实,牵挂他的不止弟弟苏辙,还有许多人。
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的百姓,长跪佛前,为他祈祷平安。
曹太后是苏轼的迷妹,眼见偶像身陷囹圄(líng yǔ),急了:“仁宗当年读到苏轼兄弟的文章时,说自己为子孙谋得两位贤相。而今你要杀苏轼,成何体统?”
王安石是苏轼的政敌,但那毕竟是政见不合。王安石坚信苏轼的人品,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者乎?”意思是,苏轼德才兼备,陛下要是杀他,就算不上明君圣主啦!这几乎是为了苏轼,跟皇帝叫板。
多方劝说下,宋神宗心软了。其实一直以来,宋神宗很欣赏苏轼的文采。宋神宗用膳,经常是边吃,边读苏轼的文章。读到精彩之处,停箸忘食。每读完一篇,必拍着大腿,连声赞叹:“奇才!奇才!”
终于,宋神宗决定赦免苏轼,把他贬到了黄州。
7、
在黄州,苏轼开启了吃货模式。
他写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为口忙”一语双关,既说自己因言获罪,又说自己是个吃货。
他发明了东坡羹,类似于今天的盖浇饭。
他还发明了东坡肉,并写了首《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yǎn)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此外,苏轼还有《东坡酒经》、《老饕赋》等传世。倘若结集出版宋朝版《舌尖上的中国》,必定高居图书畅销榜Top1。
不仅满足胃,还要满足心。什么是苏轼心之所向呢?当然是创作。
在黄州,苏轼的创作灵感井喷。
初到黄州,苏轼心绪难平,他满怀喋喋不休、时不我与的哀愁,写下了: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首词获得文坛一致好评,大宋豆瓣网评分9.9。
星移斗转,苏轼渐渐平静下来,他写了: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常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hú)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次日,这首词传唱开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此句愁煞了黄州知州徐大受——苏轼要是跑了,自己难辞其咎!徐大受冲到苏轼家中,却发现苏轼正卧榻鼾睡。虚惊一场!
再往后,苏轼的心境越来越开阔,变得越来越淡定。即便被淋成落汤鸡,也不忘煲鸡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末句“也无风雨也无晴”,意思是:失意也好,得意也罢,对待人生沉浮,我自泰然处之。
煲完鸡汤,他跑到赤壁,一口气贡献了3首神作。分别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前、后《赤壁赋》。
某年寒食节,他铺开宣纸,饱蘸浓墨,随手一写,就写出了入围“行书三绝”的《寒食帖》。另外两帖,分别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和王羲之的《兰亭序》。
8、
时来运转,宋神宗驾崩,宋哲宗即位。宋哲宗年幼,主政的是高太后。
厌恶新法的高太后立刻起用司马光、苏轼等旧派大臣。司马光上台后,打算废除全部新法,苏轼建议司马光保留部分已证明行之有效的新法。
司马光外号“司马牛”,牛脾气上来了,不撞南墙不回头。所以,司马光没有采纳苏轼的建议,将新法一股脑儿废除,史称“元祐更化”。
苏轼觉得委屈,申请外调。于是,时隔十多年后,苏轼重返杭州。
到杭州时,西湖今非昔比,成了一汪布满水草、淤泥的死水。苏轼带大家挖出水草、淤泥,挖出的淤泥也有妙用,苏轼拿来筑造一道“南北径三十里”、横跨西湖的长堤。后来演变为名胜「苏堤春晓」。
如何防止水草再度野蛮生长呢?苏轼想出了两全其美的方法。他将湖面租给附近农民种植菱角,种植菱角之前,必须清除水草。于是,水草清除啦,农民有菱角吃啦,苏轼则获得了一笔租金。
苏轼用这笔钱在西湖中央水域立起三座石塔,形似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石塔之间围成一片三角水域,苏轼规定农民不得在该水域内种植菱角。后来也演变为名胜「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也是1元人民币纸币背面图。美景有了,岂能无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笔下的西湖,美得让人窒息!
9、
公元1093年,高太后走了,宋哲宗亲政。
宋哲宗重新起用变法派人士,而旧派大臣再度被打压,苏轼被贬到了惠州。
被贬惠州,他吃起了炭烤羊脊骨。先将羊脊骨煮熟,趁热捞出。羊脊骨热腾腾的,水分迅速就挥发了。再浸入酒中,捞出后,撒薄盐,烤到微焦,再用竹签剔出骨头缝间的肉来吃。
不光吃羊脊骨,苏轼还“日啖荔枝三百颗”。
吃饱喝足,就睡大觉,一觉睡到日上三竿。他写道: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政治上的失意,苏轼再也不放心上。
他在岭南吃饱睡足,竟然萌生了常住此地的念头。“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政敌一看,哟呵,苏轼这小子,日子过得还挺惬意,每天睡到自然醒,还“不辞长作岭南人”!想常住惠州,门儿没有!
于是,苏轼被贬到了儋州,也就是海南岛。
海南,是当时最边远的蛮荒之地,被视为“天涯海角”。一般来说,流放至此,估计一辈子回不去中原了。
而且海南“海氛瘴雾,吞吐吸呼。蝮蛇魑魅,出怒入娱”,“非人所居,药饵皆无有”。瘴气弥漫,蝮蛇横行,压根不是人待的地方。万一病了,岛上也没有药材。
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填饱肚皮是件难事。
苏轼有诗曰: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熏鼠烧蝙蝠,归闻蜜螂尝呕吐,稍近蛤蟆缘习俗。
薯芋、熏鼠、蝙蝠、蜜螂、蛤蟆,虽然这些重口味食物难以下咽,但苏轼都尝了个遍。
所幸他发现了一样好东西:生蚝,苏轼对它爱爱爱不完。吃得兴起,竟担心朝中士大夫知道有这种美味以后,来与自己抢食。(东坡在海南,食蚝而美,贻书叔党曰:无令中朝士大夫知,恐争谋南徙,以分此味。)
吃饱喝足以后,就躺在海滩上,舒舒服服地享受日光浴。为此,他设计了一种遮阳帽,称之为“东坡帽”。
万万没想到,苏轼一下子火成了时尚icon。当地人竞相效仿他,戴起这种帽子,希望沾几分坡仙的仙气,有几分苏轼的神韵。
苏轼表示呵呵:哥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为了显示与众不同,苏轼又用椰子壳,做了顶独一无二的帽子。
在海南,生活实苦。乐天派苏轼却把海南当成了诗与远方,活得很酷。
10、
宋徽宗继位以后,苏轼被召回,得以北返。在驶回大陆的渡船上,他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来到九死一生的海南,我无怨无悔。我很庆幸,今生没有错过风光奇绝的海南。
苏轼哼着“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踏上了归途。当他到达常州时,常州万人空巷。当时,苏轼乘着画舫沿河而下,两岸观者如堵。人们睁大眼睛,只为一睹男神的风采。
公元1101年,苏轼病逝于常州。临终前,他说:“惟吾子由,自再贬及归,不及一见而诀,此痛难堪!”见不到弟弟最后一面,平生最大憾事啊!
后来,苏辙写道:“世无斯人,谁与游?”
微斯人,吾谁与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