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大学一个月后,和舍友混熟了之后,干过一个揭她们伤疤的事,问过她们的高考分数。室友有新疆人,东北人,天津人,青海人,山东人。分数最高的呢那指定是山东人,我的高考分数基本上算是我们专业里的最高分。当然,这也是一年后才知道的。
和室友聊天,青海舍友开玩笑说“我们青海为啥分数低呢,是因为长期处于高海拔,大脑长时间处于缺氧状态!!!”我们都哈哈大笑,继而山东考生说了“那岂不是每一个省都需要给山东河南和江苏一个解释!”
有次和同学聊起高考那些事,同学问我“你的分数本来可以上个普通二本,来到这个民办学校,会不会……”我知道同学的意思,是问我是不是感到亏了,我当时说的是:“真没这么觉得,因为高考分数再高,来到这也没考过第一啊 ,虽然大学分数不是好学生的唯一标准,可他是一种学习能力的见证。”同学的一句话让我惊醒“你觉得这种老师给复习范围,学生缩印,考试可以互传试卷的考试可以证明能力吗?”感觉当头一棒,是呀,这种考试证明的不是记忆力,就是作弊能力,要不然就是拼和老师的关系。当然不否定个别努力成分的存在。我因为学号的关系,大学考试都是在第一排,不了解后边的情况,没想到考试还那么的“黑暗”。说来也奇怪,初中会考,高中会考都是在第一排,高考还算比较好的,在第三排。每当有同学在抱怨别人抄上,自己没有抄上的时候,我脑子里想的全是“啊,原来这种考试还能抄上啊!”
大学里确实存在这些问题,聪明一点的老师上课不会进行提问,因为老师知道那是自取其辱,根本没有学生会理你。顶多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听到“我叫个学生回答一下”后会抬头瞅你一眼,假装在听课;心理素质强的学生,如果在一个教室上四小节连堂,那他就可以一上午不用抬头,甚至不知道中途换过老师;这好像还是对于出勤率比较看中,时不时点名的老师,还有一些同学抱有侥幸心理,直接赤裸裸的逃课。
而那些老教授呢,一般经历过恢复高考时期,学习的机会看的很珍贵,他们看不惯上课玩手机的我们。我们有一个专业课老师,是一个老教授,退休之后返聘回来的,每每问到啥问题没人理他,他就会非常生气,说怒发冲冠也不为过,他的口头禅就是山东话版的“你们真的不行”、“你们来到这个学校不亏,不要以为自己吃亏了”、“你说你不学习,毕业了去哪,人家谁会要你!!!”
看过一篇文章,叫《因为你是大学生,所以你啥都不是》,真的是这样,不要以为自己现在只是个学生,所以花父母的辛苦血汗钱天经地义,寻找各种各样的节日,不管国内国外,给花父母的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
前几天被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就是大学生替课代课问题。感觉是啥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管学校有什么防止代课替课的政策,总有一些可以让人钻的空子。其实代课问题在那个大学都很严重,甚至还有专门的代写作业的群,只要有利可图,不管是找人刷网络课还是找人写形势与政策的论文和毕业的论文,总是可以找得到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4340097/ca2276c92e6565b7.png)
这个问题的出现,绝不仅仅是单方面的原因,其实双方都是自愿的,各取所需。那要防止呢,就要从根源做起。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重点是诚信的教育;其次要给一些学生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或鼓励学生做一些家教等可以提高自己能力的兼职;老师方面呢应提高教学能力,努力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兴趣。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感谢看到现在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