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反思初语课札
以《孔乙己》为例学肖培东老师的深文浅教

以《孔乙己》为例学肖培东老师的深文浅教

作者: 天下果盒1234 | 来源:发表于2019-03-05 17:54 被阅读121次

接到学校的听课通知时我正在领着孩子们读《孔乙己》,而且已经分析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所以,只能讲这一课的第二课时了。

所幸我手边正在读肖培东老师的《我想浅浅地教语文》,更巧合的是这本书里收录了肖老师讲《孔乙己》的课例。我是最擅长比葫芦画瓢的,于是就决定这节课要学习肖老师“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的教学理念。

(一)罗列感受,有所取舍

孔乙己这一课是名家经典,如果去细挖的话,值得讲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我先把我从文章中读出来的值得告诉学生的感受罗列一下:1.孔乙己的人物形象。                        2.开头三段的社会环境描写。                        3.周围“看客”的形象,引申到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写的“弃医从文”的原因。4.“丁举人”,“何家”。                                        5.小伙计对孔乙己的态度。                            6.掌柜记忆中的孔乙己。                                7.贯穿全文的笑。                                            8.从“踱”字看当时社会上的阶级之分。9.“又”“捞”在表现看客形象中的作用。

这样看来,如果要把这些点全详细地分析的话,再上两节课也不够用。所以,要适当的舍弃一些。

(二)制定目标,有的放矢

经过一番整理,我决定把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1.理解文中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2.体会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并更好的理解文章主题。”

把本文的教学重点放在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揭露以及对冷漠麻木的社会的批判。

目标订好之后,我开始筛选这节课中要讲的内容。决定舍弃对“看客”形象的深剖,周围人的“笑”不深讲。

(三)初定流程,补充细节

初步定下了这节课的流程:

1.导入新课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记住了一个怎样的孔乙己?

3.跳读课文,找出能让你体会到这个社会的“病态”的句子和细节,并试着赏析这些句子写出了社会的什么特点?

4.这样的社会只毒害了孔乙己一个人吗?

酒馆里的其他人又记住了孔乙己的什么?

“他们不知道孔乙己的名字,却记住了孔乙己的伤疤,偷东西,吊着打,连个秀才都没捞到。他们所记住的都是孔乙己的痛处,记住的原因切是因为这些事能给他们带来快乐。”

掌柜的还记得孔乙己的什么?

我这个小伙计记得孔乙己的什么?

因为伴随着他的是“笑”,这是怎样的笑?

5.对于他们来说,孔乙己只是一个笑料,一个谈资,他们真的记住孔乙己了吗?

读文章第九段

6.这一群人是怎样的人?他们背后是怎样的社会?

鲁迅先生说:“孔乙己是一个遭社会凉薄的苦人。”

7.在这样的社会中,孔乙己的下场可想而知。

齐读最后一段。

8.教师小结

推荐阅读《药》

希望大家不做凉薄之人。

(四)正式上课,师生同心

今天上午第三节我在九二班讲了这节课,孩子们虽然刚参加完体训,一个个面红耳赤,汗流浃背。但上课时热情依旧饱满,让人感动。只是我刚开始时有些紧张,不过在学生的带动下渐入佳境。

(五)课后反思,期待成长

优点:

1.通过几个句子分析看客们记住了孔乙己的什么,很顺畅的得出看客们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个结论,学生很有触动。

2.这节课将教学目标瘦身,只侧重于分析社会形象,勉强算得“深文浅教”。

3.这节课时间安排刚刚好,最后一句说完,下课铃响,有点小得意。

不足之处:

1.第三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文字领悟社会特点时分析得不够深刻,显示出师生词汇量匮乏的缺点。

2.在让学生喊出看客的话时,所用时间偏多,有重复之嫌。

3.后半节课学生齐答多,指名作答少。

4.对掌柜的只记得孔乙己欠十九个钱这一点一带而过。

5.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这节课的许多构思我都参照了肖培东老师的课例,不算原创。

看来我离“游刃有余地上课”这个目标还有一段距离呀。

相关文章

  • 以《孔乙己》为例学肖培东老师的深文浅教

    接到学校的听课通知时我正在领着孩子们读《孔乙己》,而且已经分析了孔乙己的人物形象。所以,只能讲这一课的第二课时了。...

  • 让课堂语言有品质些

    今天读肖培东老师的《孔乙己》课例,不仅惊叹于他教学设计的匠心独运,更沉迷在肖老师精炼的语言中,课堂适当的追问,让学...

  • 《孔乙己》教学课例

    读过肖培东老师《孔乙己》课例后,总觉得跳不出他的设计思路,“记”与“忘记”是那样的灵动、出彩,无数次纠结后...

  • 深入方能浅出——《纪念白求恩》评课

    肖培东老师说:“浅浅地教语文,不是教浅浅的语文。深入的,是我的理解;浅出的,成你的感悟。”可见,要想浅出...

  • 肖培东课例《孔乙己》品读

    浅浅小语:灵感如猫的细步,只在你安静的心里蹑过。-肖培东 课堂再现: 《孔乙己》 执教...

  • 跟着《社戏》学写景

    最近,读特级教师肖培东老师的课例《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深深地震撼于肖老师巧妙的切入,有效的引导,精彩的诵读指导,...

  • 向名家学备课

    向名家(肖培东)学备课之自读课《美丽的颜色》 这两天一直再思考自读课该怎么上好?一直研读肖培东老师的课例,大家身上...

  • 化教为学,让学习真实发生

    ——观摩肖培东老师《苏州园林》课例有感 涵泳文字间,人在画中游。今天听了肖培东老师的《苏州园林》,感叹说明文教学也...

  • 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

    我认真研读了肖培东老师的《我就想浅浅的教语文》,受益颇深。肖老师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因为学...

  • 读书随笔

    看到肖培东的《我就想浅浅地学语文》,内心不仅大欢喜。用“浅浅地”修饰“学语文”不说深,只言浅,可见作者的谦虚内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孔乙己》为例学肖培东老师的深文浅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io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