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活想法文墨江湖
大学毕业后,女孩都成了晚婚族

大学毕业后,女孩都成了晚婚族

作者: 十颗心 | 来源:发表于2017-02-17 11:56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01

朋友圈里一度疯传婚姻法上说23岁就算晚婚,我和我的单身同学们深感膝盖上中了一枪。后来去查相关资料,其实婚姻法并没有晚婚的规定。只是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男年满二十五周岁、女年满二十三周岁的初婚视为晚婚。

明明此项是卫计委的鼓励政策,但看到晚婚二字,依然感到触目惊心。

潜意识的想法是:我颜值/身材/家境/性格又不差,不过是毕业已经二十多,竟然就被划分到晚婚族了?

晚婚=嫁娶困难的观念深入人心,一方面剩斗士难以降低择偶要求而委屈求全,另一方面也高估了符合要求的异性相中自己的概率。

如今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叫做:嫁给爱情。因为明白自己不是倾国倾城闭月羞花之色,找国际帅哥国民老公并不现实,而电台报道中各类家庭主妇与老公越走越远的故事也让我们心灵警觉,意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立经济。既然皮囊与面包都可将就,那便给我爱情。

殊不知,看似对爱情妥协,实则给婚姻套上了紧箍咒。(我那么好那么迁就你,你怎么可以这样对我)这种双向标准一旦拔高,那么稍有不顺心,就可用“不合适”搪塞,以此快速堕落成一种自身条件筹码已无用的失落感。

心理学家曾说:基于某一方必须有所改变才能幸福的婚姻,注定不幸。

02

我们很多人一本正经地上课、做兼职。而逛淘宝、K歌、追剧,和闺蜜们出去搓一顿再发两张自拍,谈不咸不淡的男朋友,则构成大学生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也有人说,比起上课,单单认真上课获取资源极其有限,课余才应该是最重要的,因为大学是个游乐场、整容院、人才摇篮。

最轻松不如谈个恋爱。

人是很单纯的人,恋爱也是很纯粹的恋爱。我们往往觉得这个男人还不错(高富帅/成绩好/对我好)就头昏脑热在一起,但对于自己身为女朋友要付出什么责任却概念模糊,或者说懂装不懂。

所以才会考虑谈多久亲嘴合适,谈多久上床恰当。想太多是杀手,只能更加证明我们对爱的不确定。

很多女性营销号鼓吹“爱你的人不会心急火燎”、“爱你的人会尊重你”等等,美其名曰指点迷津,其实有一定蛊惑作用。

不做爱算什么谈恋爱?

女孩的娇羞与传统及其矛盾:一方面害怕太早上床会让人觉得轻浮(一般是老一辈的灌输),另一方面克制冲动的同时还在不停地佐证:男生的某种行为并不诚心如意,仍需考察。“做爱”这种顺理成章的事情在此刻看来如同商品法码。

只不过在做爱前,很多人都没有学会爱。

03

有很多妈妈会抱怨女孩:你这种既上不了厅堂,又下不了厨房的人以后结婚了怎么办?不仅言语深深嫌弃,更有一种恨嫁即视感。

传统观念都以此作为优秀女人的标准,甚至作为婚姻中的加分项。

但窃以为,婚姻不是做学问与做饭,而是做人与做爱,这无可取代。

我司心理咨询的婚姻专家常在电话里对人说:“你们要学会沟通、宽容、理解,还有多些前戏和耐心”云云。从来没听说“你要读研读博,把饭做的好吃点”此类。

这个年代,用抓住胃来抓住男人的心未必夸大了的食物在婚姻中的地位,以及小看男人寻找终生伴侣的标准。吃饭固然重要,但不会烧菜基本在结婚前就已经知晓,烧好吃与否的菜这种用个保姆就能解决的问题也无须大动干戈摆在离婚层面。

女孩所修炼出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只是自身魅力加分由此带来的面子工程,对婚姻的保鲜并没什么实质作用。因为它同你身上的诸多优点一样,只是参考标准,不是决定性因素,而沾沾自喜则更是肤浅。

因为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这种做人道理很明显把学历与厨艺甩开一条街,更别提做爱对于夫妻关系的重要程度。看看中国夫妻离婚原因就知道了:排行第一的70%都是性生活不和谐。

难以启齿不代表可舍之末,夸夸其谈反倒喧宾夺主。

04

我并非因此否定高学历和能做一手好菜的价值,若是以古代大家闺秀的标准衡量如今,恐怕武亦姝之流才配此担当,米其林餐厅能得此殊荣。

然而有几个?

很现实的问题是:预计10年后,3000万适龄男性将找不到对象。

不仅因为性别失调,优质女孩的独身生活越来越丰富。而结婚的另一层面,反而因为有了家庭责任感使原先生活质量下降,若是伴侣再挑三拣四、诸多要求,岂非给自己添堵?

普遍意义下,大学文凭与家常小菜就够了。追求的“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如果是爱好则另当别论,若是看成婚姻必备项,痛苦又无意义。不如去发掘自己更有潜力的地方,成为更愿意成为的自己。

活得精致不讨好自己,去讨好男人有什么用?

他们依然会在聊得来中找一个最好看的。

05

为了得到男神注视而修炼自己和一门心思只想完善自己得到成长意义迥异,前者的痛苦产生于假想中施加给自己的压力,以为这样会改善关系,那么一旦受到挫折会更加自卑,等于承受了双份的痛苦;后者是自身的动力,创造的则是一种真诚与进取的态度,对镜映照下,欣赏自己,同自己和解。

而幸福的关系是,彼此接受如今模样,并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滋养对方的阴影。

在我们不断揣测与惴惴的内心下,高举“晚婚”旗帜这种说法表达了没有时间(学业/工作很重要)或者没有机缘(互相看不上)但仍想求爱的自嘲。

只不过爱情哪分早晚,婚姻哪分早晚,无非是生理机能要求的黄金孕育时机,婚姻则成了一纸保证。更多的已把爱情、婚姻、繁衍强行混为一谈,在消费主义面前,我们才无奈说出了“败给现实”。

晚婚是大城市高学历女性的必然产物。

步入婚姻后,把柴米油盐看的越高,它自然压你压的更重,这种压力将会随时成为导火索,成为你发泄与怀疑爱的借口。其实就是不爱,因为在意付出,在意回报,在意双方的不平等,爱和幸福都是无私。

而幸福没有界定、浪漫又舒服,默契的关系发生在自然而然的进行时。

当有一天异质化的思想从我们脑中清除出去,才会明白,更会庆幸,女孩晚婚既不可怕也不遗憾,而是尊重爱与尊重自我,里面有灌注灵魂的支撑,正是我们平凡又高贵的坦然与赤诚——

名为痴心不改。

——end——

相关文章

  • 大学毕业后,女孩都成了晚婚族

    01 朋友圈里一度疯传婚姻法上说23岁就算晚婚,我和我的单身同学们深感膝盖上中了一枪。后来去查相关资料,其实婚姻法...

  • 大学毕业后,成了妓女

    当你正在看这篇文时,这个小屁孩的还在我肚皮上趴着,刚几天就更重了。 趁着偷闲,我拿出了手机写下了这篇文章。也就是说...

  • 唯有婚姻不能将就

    文/脸胖星人 忽然发现,25岁以上的年纪竟然开始属于晚婚一族的范畴。 我的朋友中大部分的女孩子都是...

  • 最后一次看海

    女孩和男孩,相恋于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女孩家里都挺喜欢男孩,双方家长说好,大学毕业后就找到了工作就结婚。...

  • 祝你做个优雅的老阿姨

    之前看过一样标题的文章,感慨万千,是啊90后也进入晚婚晚育族了,80后早已三子辈,我这最老的90后还单身着也...

  • 我读了一年“大五”,但毕业起薪比室友高了1500

    大学毕业以后,同学们都各奔东西,读研的读研,工作的工作,出国的出国。 我成了一名“校漂族”。 学校宿舍不能住了,我...

  • 《晚婚》有感

    “我从来不想独身,却又预感晚婚”,一首晚婚似乎唱出了这个时代年轻人面临的真实境地。 大学毕业,23、4岁的年龄,不...

  • 儿女不婚、不育的根源,其实是父母,原生家庭会影响香火传承

    01 有一种趋势,已经逐渐普及开来了——早婚早育,变成了晚婚晚育。而晚婚晚育,变成了不婚不育。 这种“不婚不育”的...

  • 晚婚,是每个女孩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晚婚》中有一句歌词“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灵魂。” 许多人晚婚是因为还没有遇到那个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可是若是想要...

  • 为什么我们都成了低头族?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 低头族,是指我们这些无论何时何地都作“低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学毕业后,女孩都成了晚婚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nkwttx.html